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报名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根据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5年4月中国五大类塑料机械(注塑机、挤出机、吹塑机、真空模塑机及其他热成型机、其他模塑或成型机)进出口累计贸易总额59.15千万美元,同比增长33.58%。1-4月份进出口203.88千万美元,同比增长12.2%。— 1 —中国塑机进口数据统计及解析 1、中国进口塑机情况概述4月份进口21.27千万美元,同比增长46.66%。1-4月进口60.11千万美元,同比下降3.36%。图表1 塑机每月进口金额对比及同比增长率统计表 (单位:千万美元) 2、中国进口各类塑机产品分析图表2 2025年4月塑机五大类产品进口情况 (单位:千万美元) 图表2显示,今年4月,注射机、挤出机、其他模塑或成型机器、真空模塑机及其他热成型机器进口同比增长。其中挤出机进口同比增长91.1%;注射机进口同比增长36.55%;吹塑机进口同比下降69.48%。3、中国进口塑机来源国别/地区分析图表3 4月塑机进口前十大国家及地区 (单位:千万美元) 今年4月,从日本进口9.2...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报名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连日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以下简称“中国资环集团”)动作不断: 4月22日,在江苏南京成立中国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4月23日,在江苏无锡成立中国资环绿色纤维公司;4月25日,华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更名为中国资环集团绿色投资有限公司;4月27日,在浙江杭州揭牌成立中国资环有色金属投资公司…… — 1 —为何新成立一家央企? 重组整合再生资源等相关资产和业务2024年10月18日,中国资环集团在天津正式挂牌成立,企业主责为资源循环利用。一家新央企是如何成立的?信息显示,中国资环集团注册资本100亿元,由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宝武、中国石化、华润集团、中国铝业、中国五矿等5家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中,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宝武、中国石化、华润集团各占股20%,中国铝业、中国五矿各占10%。观察中国资环集团的股东,除国务院国资委外,企业都有庞大的固废处置需求,原本也有相关的再生资源业务。中国资环...
-
作为占全球塑料消费 30% 以上的注塑行业,转折点已至——✅ 技术突围改写产业逻辑:最新PCR材料再生技术使再生料强度、纯度媲美原生塑料;注塑工艺突破推动注塑行业从 "被迫替代" 转向 "性能优先"✅ 法规倒逼行业变革:欧盟法规强制要求含有PCR材料,中国政策即将加码“强制使用”,汽车家电首当其冲✅ 千万市场引爆:全球品牌巨头已率先启动PCR材料策略,绿色壁垒正重塑行业竞争格局然而——♻️ 如何突破高杂质回收料提纯瓶颈?♻️ 怎样破解精密注塑件中的PCR稳定性困局?♻️ 谁能抢占再生材料认证标准的国际话语权?IM-Replas2025PCR(消费后再生塑料)注塑论坛,汇聚全球智慧,破解技术、标准、市场三大壁垒。这不是环保选择题,而是注塑企业赢取下一个十年的必答题 —— 在政策红线与市场蓝海交织的 2025,唯有突破 "成本 - 性能 - 合规" 三角难题,才能从白色污染链条中突围,成为循环经济新引擎。IM-Replas2025 PCR(消费后再生塑料)注塑论坛 时间:2025年9月4日 地点:浙江·宁波·宁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主题:PCR 注塑的创新...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 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近年来,“可降解塑料”被广泛宣传为解决塑料污染危机的“环保替代品”。然而,近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吴丰昌院士团队和四川大学王琪院士团队在Science杂志发表Letter论文,对这一乐观预期提出质疑,指出所谓“可降解”背后潜藏的生态风险远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些潜在危害,亟需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应对。尽管当前全球塑料条约的草案认为可降解塑料可能有助于终结塑料污染(1),但这一看法连同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正在推动可降解塑料产业迅速扩张。2024年全球可降解塑料产量已达247万吨,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573万吨(2)。然而,这种“绿色替代品”的广泛推广,可能带来一系列尚未被充分认知的生态风险,亟需引起重视。在自然环境中风化的可降解塑料会释放出大量种类繁杂的寡聚物(oligomers),即由多个单体组成的复杂化学混合物(3)。这些寡聚物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相似的理化特性(4),可能对生态系统构成长期危害。相较于大的塑料颗...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报名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海洋废弃渔网可以做什么?在嘉兴,作为主要海洋作业废弃塑料的废弃渔网,经过回收、加工处理到再利用,“改头换面”成了可溯源的服装。 近日,记者在位于嘉兴秀洲区的浙江英瑞特再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见到了旧渔网“变身”后的产品——包括卫衣、毛衣、T恤在内的多款时尚服装。用手机扫描了一件T恤上的二维码,还能看到该T恤含有70多克海洋废弃渔网成分。 — 1 —渔网→环保 T 恤,市场新机遇 渔网是渔民重要的捕捞工具,但渔网容易破损,对于渔民来说将破损渔网拉回来修补,不如新买一张来得划算。因此大量废旧渔网就被遗弃在大海里,对海洋生态系统形成长期污染,对海龟和珊瑚等海洋生物也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这件T恤外观上看与一般的服装相差无几,但成分除了70%棉、还有30%的InResST 尼龙,也就是70多克海洋废弃渔网转换过来的再生尼龙。”公司总经理沈毅表示,当前,不少国际一线服饰品牌都开始主打环保理念,由此带给企业巨大的市场机...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注册观众,8月底前免费参加 当我们漫步于海滩,望向无边无际的蔚蓝海面,或许难以想象这片美景背后正酝酿着一场生态浩劫。全球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平均每分钟就相当于一辆满载的垃圾车倾倒入海。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接近6000万吨,其中部分经河流进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极大威胁。 这些塑料从一次性购物袋、包装膜到废弃渔具,被海浪撕裂分解成微塑料(粒径小于5毫米),在水中无处不在。研究显示,我国渤海、东海等海域的微塑料浓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它们不仅污染水体,还进入鱼类、贝类体内,最终可能回到我们的餐桌上。中国海洋大学曾在东海鳗鲡体内检测到多种微塑料残留;另有研究在长江口中华鲟体内检测出含有尼龙微粒,表明微塑料已深入食物链底层,对濒危物种构成威胁。这场看不见的污染正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海洋生态的根基。 从最小的浮游生物到最大的鲸鱼,几乎所有海洋生物都不可避免地遭受塑料的威胁。误食塑料导致饥饿、消化系...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注册观众,8月底前免费参加 当我们漫步于海滩,望向无边无际的蔚蓝海面,或许难以想象这片美景背后正酝酿着一场生态浩劫。全球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平均每分钟就相当于一辆满载的垃圾车倾倒入海。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接近6000万吨,其中部分经河流进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极大威胁。 这些塑料从一次性购物袋、包装膜到废弃渔具,被海浪撕裂分解成微塑料(粒径小于5毫米),在水中无处不在。研究显示,我国渤海、东海等海域的微塑料浓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它们不仅污染水体,还进入鱼类、贝类体内,最终可能回到我们的餐桌上。中国海洋大学曾在东海鳗鲡体内检测到多种微塑料残留;另有研究在长江口中华鲟体内检测出含有尼龙微粒,表明微塑料已深入食物链底层,对濒危物种构成威胁。这场看不见的污染正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海洋生态的根基。 从最小的浮游生物到最大的鲸鱼,几乎所有海洋生物都不可避免地遭受塑料的威胁。误食塑料导致饥饿、消化系...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 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在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无处不在。从购物袋到快递包装,塑料为现代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却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塑料废弃物不断积累并在自然环境中长期滞留,其降解过程产生的微塑料正逐渐成为全球生态系统面临的隐形威胁。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山地未来研究中心(简称“昆明植物研究所山地中心”)的科研团队在微塑料污染的生态效应和治理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我们深入理解这一“隐形污染源”及其潜在应对路径提供了全新视角。 — 1 —微塑料“入侵”土壤,危害远超预期 微塑料一般指尺寸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最初人们多关注其在海洋系统中的污染问题。但研究表明,土壤才是全球最大的微塑料汇,据估计吸收了全球约52%的微塑料。 昆明植物研究所山地中心与英国班戈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合作进行的一项全球数据分析,基于400个实地观测点,揭示了不同类型、尺寸和含量的微塑料,正在显著降低土壤中的碳氮含量。此外,降水、温度等...
-
国内热点1、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征集意见,截止时间6月13日 2、温州市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提及“海洋塑料”变出口通行证 3、标准 | 原生再生鉴别:紫外可见分光法让PE料「验明正身」 4、把废塑料流,变成现金流 5、“以旧换新”建立渔网闭环 | 海洋塑料污染防治论坛,9月4日·宁波 6、爱博绿更新IPO招股书:募资额上调至5,460万美元,构建全球最大电子废弃物再生网络7、拟投资1.3亿,年产10万吨,韶关金鑫新材料再生改性项目环评通过8、再生材料引爆汽车市场,看这些企业如何发力9、湖北城东再生资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废旧塑料回收项目车间上黑榜10、彭平安院士呼吁:垃圾分类时要把塑料分离出来,以减少含溴二噁英的污染 11、中科炼化新型再生膜袋投用 12、大地海洋拟1.35亿元收购虎哥 13、万容科技中标北湖区废旧家电拆解升级项目国际热点14、2030目标临近,沃尔玛、雀巢等企业集体“撤退”——美国塑料公约遭遇信任危机 15、25%再生塑料目标变"排外令"?欧盟只认“本土废料”rPET 16、埃及、日本和联合国发起“减塑行动”倡议,减少一...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2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报名ChinaReplas大会 摘要: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用于全球能源转型的许多应用中,包括用于轻量化飞机和车辆以及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集装箱和气体储存容器。鉴于CFRP的高成本和能源密集型制造,需要回收完整的碳纤维和环氧树脂的回收策略,胺树脂组分。在这里,表明乙酸有效地解聚用于CFRP的脂肪族和芳香族环氧胺热固性材料为可回收的单体,产生原始的碳纤维。来自多种材料的解构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广泛适用性,从2小时的反应中提供清洁的纤维。最佳条件被放大到80.0 g的消费后的CFRP,并且由再循环两次的再循环碳纤维制造示范性复合材料,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其强度。工艺建模和技术经济分析,原料成本由风力涡轮机叶片废物产生所告知,表明这种方法是成本有效的,回收碳纤维的最低售价为每公斤1.50美元,而生命周期评估显示,工艺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原始碳纤维生产低约99%。总体而言,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工业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回收,因为它提供了清洁,机械可行的回收碳纤维...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注册观众,8月底前免费参加近日,欧盟委员会已向ICIS确认,目前只有使用欧盟境内的塑料废弃物生产的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才能计入一次性塑料指令(SUPD)所规定的25%再生含量目标。— 1 —SUPD再生含量目标收紧 欧盟境内R-PET成唯一合规来源 欧盟环境总司(DG-ENV)的一位发言人在给ICIS的电子邮件中表示,SUPD中规定的25%目标“只能通过使用投放于欧盟市场的塑料产品所产生的消费后塑料废弃物来实现”。这进一步明确了实施决定2023/2683中关于指令(EU)2019/904(即SUPD)的第4点,该点指出:“消费后塑料废弃物应被理解为投放于市场的塑料产品所产生的废弃物。”欧盟委员会的确认澄清了此前许多R-PET市场参与者已经假设——但未得到明确确认——的情况,即25%的目标只能通过使用欧盟境内的废弃物来实现。因此,这排除了使用欧盟以外市场投放的塑料废弃物或由其生产的材料的可能性。一次性塑料指令(SUPD)欧盟于2019年通过的一项...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 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 多家消费品巨头退出塑料公约,行业面临集体可持续转型的困局。随着2030年可持续包装目标的倒计时不断加快,美国塑料公约(US Plastics Pact,以下简称“USPP”)却在关键时刻遭遇重创——包括全球知名零售商和消费品企业在内的多家重量级成员,近期陆续退出该协议,引发业界对塑料循环回收路径与模式的广泛反思。 — 1 —“退群”潮:从2025到2030,目标升级企业却掉队 自2020年成立以来,USPP作为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全球塑料公约网络的一部分,吸引了包括沃尔玛、雀巢、玛氏、亿滋国际和欧莱雅美国等众多跨国企业参与,致力于推动到2025年实现塑料包装100%可重复使用、可回收或可堆肥,并平均达到30%的回收或生物基材料使用比例。 但截至2023年,仅50%的包装达到了“可回收/重复使用/可堆肥”的标准,平均回收材料使用量仍徘徊在11%左右。尽管USPP在去年发布了包含2030愿景的升级路线图,并计划于2026年启动相关工作,但就在这一关键节点,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