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高纯度再生塑料难题!宝洁与Lindner联合推出Flexloop技术


解决的核心问题:机械回收的瓶颈
长期以来,传统机械回收流程(粉碎→清洗→熔融造粒)虽具备效率优势,却存在难以突破的 “纯度天花板”。传统工艺无法彻底清除塑料内部残留的油墨、增塑剂、胶黏剂、香料及异味分子 —— 这导致再生料常出现 “气味重、颜色暗、性能不稳定” 等问题,最终只能降级用于垃圾袋、托盘等低端场景,无法满足高要求领域的需求。
其中,化妆品与个人护理包装对材料的要求尤为严苛:不仅需具备透明、无味、耐配方腐蚀的物理特性,还必须符合欧盟、美国 FDA 等机构的严格法规(如迁移物限量标准)。洁净度不达标、成分不稳定的再生料,根本无法进入这一包装体系。
Flexloop 的核心设计思路,是在传统机械回收流程中新增一个 “溶剂萃取模块”—— 通过特定溶剂渗入塑料内部,精准带走污染物(包括非有意添加物质 NIAS、异味、粘合剂、印刷油墨),同时不破坏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使再生塑料达到食品级和化妆品级的洁净标准。
介于机械与化学回收之间的创新
Flexloop本质上是一种机械回收的延伸,而非化学回收。它不破坏分子链,而是通过特定溶剂渗入塑料内部,将污染物“抽提”出来,同时保持高分子结构的完整性。
相比传统机械回收,Flexloop在洁净度和气味控制上有显著提升;相较于化学回收,它无需高压反应器,能耗更低,更易于集成到现有回收产线中,形成“模块化升级”。
品牌方与设备商的共赢
近年来,宝洁、资生堂、欧莱雅等全球美妆日化巨头纷纷承诺 “推动包装循环、减少塑料使用、提升再生材使用率”。但在实际操作中,“闭环包装”(包装用后回收→再加工→再用于同类包装)的落地始终受限于一个核心瓶颈:即便能收集到足量废塑料,也难以保证其洁净度与物性稳定,无法直接回用于高端包装。
Flexloop 的推出,恰好打破了这一 “洁净度门槛”。与彻底颠覆现有体系的 “从零到一” 方案不同,它更偏向对机械回收生态的 “增效改造”—— 其模块化设计可直接嵌入传统回收生产线,无需重建产线。这意味着回收厂无需承担巨额投资,只需新增一个清洗单元,就能产出高附加值的再生料;而品牌方则可通过与回收厂合作分摊成本,获得符合高端包装标准的再生材,形成 “品牌 - 回收端” 共赢的产业链模式。
宝洁在实验室阶段开发出该技术后,并未选择自行投入回收产业,而是通过技术授权的方式,交由Lindner进行设备开发与商业化推广。这种合作模式既发挥了宝洁在材料科学与清洁技术方面的研发优势,也借助Lindner在回收设备制造与市场推广方面的专业能力。

信息咨询,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新朋友请扫码,电话:18901309935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推荐文章
-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10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布重要通知,正式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1 —政策背景与目标 《办法》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条例制定,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安排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办法》强调,本专项投资应立足于推进“软建设”落地见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节能降碳和资源循环利用工作落到实处。 — 2 —塑料循环利用被纳入重点支持范围 在《办法》第八条“循环经济助力降碳项目”(三)中,明确列出以下与塑料循环利用直接相关的内容: (三)循环经济助力降碳项目。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等建设和改造。支持规模化规范回收站点和绿色分拣中心建设。支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和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退役设备再制造。支持以农林剩余物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支持可降解塑料、可循环快递包装产品生产应用推广。支持...
-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为推动再生塑料质量与合规透明化,RecyClass宣布正式推出“分选过程认证(Sorting Process Certification)”。这一新框架旨在满足食品接触级再生塑料对输入端的合规要求,与欧盟法规 (EU) No. 2022/1616保持一致。根据安排,自2026年初起,参与塑料回收前端准备的分选中心及下游废弃物贸易商将可申请该项认证。 RecyClass主席Paolo Glerean表示,通过将分选过程、回收过程及再生塑料可追溯三大认证进行整合,已构建出“从废弃物分选到新产品应用”的全链条可追溯体系,以增强整个塑料价值链对再生材料使用的信任。 — 1 —认证要点与新增模块 新认证聚焦分选环节的质量保障与可追溯性,强调从输入到输出的全过程记录与审核,提升再生料质量透明度。 方案核心之一为“Alpha模块(Module Alpha)”:针对具备潜在食品接触用途的塑料废弃物分选,提出附加审核标准,以确保其进入下游食品接触级回收流程的前置条件更为明确、可验证。 认证体系与既有的回收过程认证、再生塑料可追溯认证形成闭环,确保材料在不同环节间的连续追踪...
-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2025年7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次性塑料指令》(SUPD)的实施决定草案,明确了“质量平衡法”作为回收成分核算的标准,并采用“燃料豁免”模型。该规则在8月19日完成公众咨询,预计将于2025年秋季正式通过。(欧盟拟推新规:PET瓶化学回收含量计算将采用质量平衡法) — 1 —欧盟质量平衡规则的提出与定位 该规则并非仅针对单一品类,欧盟明确其定位 —— 将成为未来包装、汽车、纺织等多行业回收成分核算的 “范本”,旨在为投资者、技术提供商及品牌方提供长期期待的政策信号,推动欧盟成为全球回收内容规则的标杆。 此次规则草案的核心是 “燃料豁免” 核算模式:在计算回收成分占比时,所有被加工为燃料的产出物或工艺损耗均不得计入回收内容目标;即便对于可同时作为燃料与非燃料产品的 “双用途产出物”,企业也需提供 “材料仍处于回收路径” 的可验证证据,否则无法获得回收额度认定。 值得注意的是,质量平衡核算并非化学回收专属,其在机械回收及多个行业中均有广泛应用。根据定义,在质量平衡核算体系中,经认证的可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