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骤降66%,现金流激增近五倍,暗藏何种变局?中再资环2024年报解读
EDITOR
编者按
中再资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再资环”)中再资环最新年报出炉,一冷一热两组数据引发广泛关注:净利润暴跌66.05%,而经营现金流却飙升近五倍。利润下滑与现金激增的强烈反差,透露出公司运营逻辑的深刻变化。这背后,是阶段性困局,还是酝酿中的战略转机?政策变动、行业洗牌与公司应变路径。
李 编 博士
2024年,对于中再资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再资环”)而言,是“压力与变革并存”的一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66.05%,仅为2,247万元,但同期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却飙升至3.4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48.80%。这种业绩与现金流的强烈背离,在A股市场中颇为罕见。

— 1 —
根据年报披露,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0.24亿元,同比增长8.75%。然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骤降至2,247万元,同比下滑66.05%;扣非净利润则同比暴跌80.21%,仅为1,116万元。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废电处理补贴政策的重大调整。自2024年1月1日起,原有的处理基金补贴机制停止,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机制,回款周期拉长、标准不一,导致企业账面可确认的补贴收入大幅减少。年报显示,公司核算的废电处理专项资金较去年减少约1.08亿元。这直接打击了利润端表现,也对公司现金流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金流暴涨448.80%,资金调配更趋灵活
尽管净利润下滑严重,但中再资环的现金流表现却令人瞩目。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9亿元,同比暴增448.80%。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显著增加:一方面是废电拆解量同比增长19.6%,达2,590万台(套),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则是下游终端客户结构优化,回款能力增强。 销售模式优化:公司推广长单销售和终端直供,在竞价平台之外提供稳定、灵活的出货路径。
此外,公司完成定向增发,募集资金8.82亿元,为后续扩产、技改、并购等提供充沛资金支持。

费用结构变动显著:销售降、管理升、研发猛增
年报数据显示,销售费用大幅下降59.34%,至1,720万元,体现出公司在市场渠道拓展和费用控制上的成果。
相对地,管理费用上升至1.49亿元,同比增长15.76%,主要由人工成本提升所致。而最值得关注的是研发费用达2,012万元,同比增长346.61%,显示出公司正积极推进核心拆解技术升级及碳足迹研究认证。
公司在年内推动6家拆解工厂设备升级,并对5家工厂完成资质结构调整。其废电年资质处理总量也由3,188万台(套)提升至3,578万台(套),为未来业务放量奠定基础。
政策驱动行业洗牌,公司迎难而上
“政策”是中再资环2024年面对的最大“变量”。随着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政策退出,行业正式进入“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时代。
中央财政设立的75亿元专项资金中,公司11家拆解厂合计获得额度16.85亿元,占全国总额的22.47%,行业地位不容小觑。
但同时,申报标准提升:2025年起,西部企业需年处理60万台以上废电,东中部则要求80万台。未来小作坊式处理企业将被淘汰,龙头企业如中再资环则具备规模与合规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风险与挑战并存:政策调整与成本控制仍为焦点
尽管政策倾斜利好头部企业,但新的补贴机制带来的不确定性仍是一大挑战。例如“以奖代补”的返款周期、金额及可控性皆不同于旧机制。此外,拆解业务本身对现金流依赖较高,一旦补贴发放延迟,企业资金周转将受压。同时,回收端价格波动、原材料成本高企也加剧了盈利能力的不稳定。
未来,公司若能通过强化终端客户直供、推进深加工(如铝铜再生)以及布局“土壤修复”等环保新业务,将更好应对这些不确定性。
隐忧与希望并存,2025是关键转折点
中再资环在2024年遭遇净利重挫,却展现出强大的现金调配与网络建设能力。政策转轨虽带来阵痛,但同时也为龙头企业带来整合行业的历史性机遇。在补贴机制尚未稳定前,公司需提升自身“造血”能力,通过降本增效、拓展下游、加强研发等方式固本培元。
2025年,或将是决定资源循环行业未来五年格局的关键转折点。
(资料来源:中再资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2024 年年度报告)

日版/周报/月刊,即刻订阅
✅ 周报:周日/周一发布,梳理一周大事,洞察趋势
2025年1月刊
2025年2月刊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推荐文章
-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金秋十月,由废塑料新观察组织的第14次欧洲塑料回收再生行业考察团已顺利抵达欧洲,开启为期11天的深度交流与实地探访之旅。从德国柏林的初遇,到汉堡、奥斯纳布吕克的企业探访,再到 K 展的行业交流,这支来自国内塑料回收、再生资源、环保设备等领域的企业代表组成的队伍,正以实地走访的方式,解锁欧洲在塑料循环领域的技术经验与产业布局。1探访欧洲循环经济典范企业在第十四次欧洲塑料回收再生行业考察团的行程中,深入探访欧洲本土循环经济标杆企业是核心环节。考察团已足迹遍布德国多座城市,并延伸至瑞士列支敦士登、意大利米兰,与多家在塑料回收再生领域技术领先、模式成熟的企业深度交流,近距离观察欧洲循环经济的产业实践与技术创新。 本次欧洲考察先后走访了9家各具特色的企业: RDB作为欧洲最大的塑料回收贸易商之一,展现了其覆盖全球的规模化供应网络;TM Recycling在各类废旧塑料的分类、分选与预处理方面具备专业能力;RSO凭借其每年出口超12万吨再生原料的实力,在产品细分与市场适配方面表现突出;Carboliq创...
-
当“双碳”战略成为全球共识,再生塑料却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泥潭:原生料冒充、证书造假、信任崩塌……严重扰乱了行业秩序,损害了绿色产业的公信力。如何科学、高效地鉴别再生塑料,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2025年9月,知里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再生塑料应用经理 房宜敏,在ChinaReplas2025第32届中国国际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以《再生塑料鉴别技术应用分享》为主题发表演讲,系统介绍了一套融合分析化学与人工智能的鉴别体系,为解决行业乱局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路径。房宜敏(知里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再生塑料应用经理)— 1 —技术破局:从“难以分辨”到“精准识别”传统方法难以区分外观高度相似的原生与再生塑料,而知里科技通过 “分析化学 + 机器学习” 的跨学科融合,构建了一套高效、准确的鉴别系统:1、跨学科融合:分析化学 × 机器学习将 DSC、Raman、UV-vis、HS-GC-MS、HPLC 等 20 余种高端仪器数据,导入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等 AI 模型,建立行业最大“再生塑料指纹库”。2、三大优化,让假料无处遁形溶剂优...
-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惠城环保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作为行业内聚焦固废资源化与绿色循环的重要实践,自启动以来便持续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近期,惠城环保围绕该核心项目动作频频,不仅通过重磅战略合作强化技术与工程支撑,更在生产稳定、客户对接及扩产布局上取得明确进展,进一步回应了业界对项目发展的期待。— 1 —携手中石化广州院,战略合作开启新篇章 2025 年 10 月 15 日,惠城环保与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石化广州院”)在青岛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揭阳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步参与签约仪式,三方就固废、废液、废气绿色治理、废塑料绿色循环技术及 MMA 技术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环保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落地。 三方合影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作为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为能源化工行业集技术专利商与工程总承包商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等多项权威认证。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在技术研发、工程转化、产业应用方面的各自优势,构建协同创新链条。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