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骤降66%,现金流激增近五倍,暗藏何种变局?中再资环2024年报解读
EDITOR
编者按
中再资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再资环”)中再资环最新年报出炉,一冷一热两组数据引发广泛关注:净利润暴跌66.05%,而经营现金流却飙升近五倍。利润下滑与现金激增的强烈反差,透露出公司运营逻辑的深刻变化。这背后,是阶段性困局,还是酝酿中的战略转机?政策变动、行业洗牌与公司应变路径。
李 编 博士
2024年,对于中再资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再资环”)而言,是“压力与变革并存”的一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66.05%,仅为2,247万元,但同期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却飙升至3.4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48.80%。这种业绩与现金流的强烈背离,在A股市场中颇为罕见。

— 1 —
根据年报披露,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0.24亿元,同比增长8.75%。然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骤降至2,247万元,同比下滑66.05%;扣非净利润则同比暴跌80.21%,仅为1,116万元。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废电处理补贴政策的重大调整。自2024年1月1日起,原有的处理基金补贴机制停止,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机制,回款周期拉长、标准不一,导致企业账面可确认的补贴收入大幅减少。年报显示,公司核算的废电处理专项资金较去年减少约1.08亿元。这直接打击了利润端表现,也对公司现金流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金流暴涨448.80%,资金调配更趋灵活
尽管净利润下滑严重,但中再资环的现金流表现却令人瞩目。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9亿元,同比暴增448.80%。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显著增加:一方面是废电拆解量同比增长19.6%,达2,590万台(套),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则是下游终端客户结构优化,回款能力增强。 销售模式优化:公司推广长单销售和终端直供,在竞价平台之外提供稳定、灵活的出货路径。
此外,公司完成定向增发,募集资金8.82亿元,为后续扩产、技改、并购等提供充沛资金支持。

费用结构变动显著:销售降、管理升、研发猛增
年报数据显示,销售费用大幅下降59.34%,至1,720万元,体现出公司在市场渠道拓展和费用控制上的成果。
相对地,管理费用上升至1.49亿元,同比增长15.76%,主要由人工成本提升所致。而最值得关注的是研发费用达2,012万元,同比增长346.61%,显示出公司正积极推进核心拆解技术升级及碳足迹研究认证。
公司在年内推动6家拆解工厂设备升级,并对5家工厂完成资质结构调整。其废电年资质处理总量也由3,188万台(套)提升至3,578万台(套),为未来业务放量奠定基础。
政策驱动行业洗牌,公司迎难而上
“政策”是中再资环2024年面对的最大“变量”。随着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政策退出,行业正式进入“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时代。
中央财政设立的75亿元专项资金中,公司11家拆解厂合计获得额度16.85亿元,占全国总额的22.47%,行业地位不容小觑。
但同时,申报标准提升:2025年起,西部企业需年处理60万台以上废电,东中部则要求80万台。未来小作坊式处理企业将被淘汰,龙头企业如中再资环则具备规模与合规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风险与挑战并存:政策调整与成本控制仍为焦点
尽管政策倾斜利好头部企业,但新的补贴机制带来的不确定性仍是一大挑战。例如“以奖代补”的返款周期、金额及可控性皆不同于旧机制。此外,拆解业务本身对现金流依赖较高,一旦补贴发放延迟,企业资金周转将受压。同时,回收端价格波动、原材料成本高企也加剧了盈利能力的不稳定。
未来,公司若能通过强化终端客户直供、推进深加工(如铝铜再生)以及布局“土壤修复”等环保新业务,将更好应对这些不确定性。
隐忧与希望并存,2025是关键转折点
中再资环在2024年遭遇净利重挫,却展现出强大的现金调配与网络建设能力。政策转轨虽带来阵痛,但同时也为龙头企业带来整合行业的历史性机遇。在补贴机制尚未稳定前,公司需提升自身“造血”能力,通过降本增效、拓展下游、加强研发等方式固本培元。
2025年,或将是决定资源循环行业未来五年格局的关键转折点。
(资料来源:中再资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2024 年年度报告)

日版/周报/月刊,即刻订阅
✅ 周报:周日/周一发布,梳理一周大事,洞察趋势
2025年1月刊
2025年2月刊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推荐文章
-
冯 斌个人简介广东牵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冯斌 博士 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1983年生。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研究院,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工信部高级项目经理,入选广东省100位博士博士后创新人物。广东省科技专家库成员;广州创新专家库成员;参与国家重大专项,主持多项国际合作项目、省、市科技项目,起草多项省标准规范、行业标准规范,几十件国家发明专利。现专注于工厂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研究应用。 ChinaReplas报告主题数字化是PCR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危中求机 化危为机 主要内容在时代变革与废塑料行业深度转型的背景下,广东牵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冯斌博士指出,数字化是 PCR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企业能否适应环境变化、抓住机遇的分水岭。未来五年,废塑料行业将围绕 “技术革命、模式创新、全球化布局” 三大主线变革,不主动求变者必将被淘汰。 企业破局的三条路径 1、技术突破与积累:包括生产设备升级、工艺优化、材料创新等; 2、生态重构:通过价值链延伸与经营多元化,构建产业协同网络; 3、模式创新:推动商...
-
2025年9月11-12日,2025消费品论坛(CGF)中国日在北京四季酒店隆重举办,同期同步举行2025GFSI中国大会、2025CGF中国绿色转型大会等多场专业活动。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CPRRA)作为CGF黄金设计原则落地中国的技术支持单位,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刘丛丛、副会长陈俊青受邀参会,分别通过主题报告、圆桌座谈及专家评审等形式,深度参与绿色包装领域议题讨论,为消费品行业绿色转型贡献专业力量。— 1 —刘丛丛分享塑料包装政策报告,解读国内可回收再生设计标准导向在CGF中国绿色转型大会上,CPRRA常务副秘书长刘丛丛发表了题为《塑料包装设计国内政策导向》的报告,结合行业共识与政策动态,向参会嘉宾系统解读国内塑料回收行业发展趋势与可回收再生设计标准方向。CPRRA常务副秘书长 刘丛丛她在报告中首先引述了CPRRA杜欢政会长对行业阶段的判断:当前中国塑料回收行业正处在“世代转换”的关键时期,亟需从单点思维全面转向系统思维,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塑料回收再生行业面临三项根本性新要求:可持续发...
-
Aimplas将其回收类认证扩展到汽车和电子应用中使用的塑料 西班牙塑料技术研究中心Aimplas(位于瓦伦西亚)近日宣布,其实验室已获得欧洲塑料回收审计体系RecyClass的最新认证,可用于评估汽车行业及电气电子行业中使用的塑料材料的可回收性。这是该机构在包装塑料认证基础上的又一次扩展,标志着其在推动多个关键行业向循环经济转型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 1 —认证范围扩展,涵盖更多高技术应用领域此前,Aimplas已经获得RecyClass在包装领域的评估资质。此次认证范围的拓展,意味着Aimplas可对更为复杂的汽车与电子电气应用中塑料的可回收性进行专业测试与技术验证。 Aimplas在声明中表示:“这些认证确认了企业所开发的技术创新是否兼容既有的塑料回收流程,确保其具备可持续性,有助于推动关键产业的循环化生产模式。”在循环经济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之际,这类认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2 —支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所用塑料材料通常具有高功能性与复杂结构,其回收性远不如包装类塑料明确。随着欧盟对产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