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混合物材料回收不再“各自为战”,国家标准为PO再生塑料划定新坐标
《塑料 再生塑料 第4部分:聚烯烃混合物材料》国家标准的制定,正是顺应我国聚乙烯(PE)、聚丙烯(PP)混合塑料回收现状,填补相关标准空白,系统规范再生聚烯烃混合物的命名、技术要求与检测方法,为推动再生塑料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依据与制度保障。
《标准名称:塑料 再生塑料 第4部分:聚烯烃混合物材料》(标准计划号:20241693-T-606) 《标准名称:塑料 再生塑料 第12部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标准计划号:20241694-T-606) 《标准名称:塑料 再生塑料 第13部分:聚苯醚(PPE)材料》(标准计划号:20241698-T-606)

标准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聚烯烃(PO)混合物再生塑料的分类与命名、要求,描述了PO再生塑料的试验方法,规定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文件不适用于来自医疗废物、农药包装等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聚烯烃(PO)混合物再生塑料。
术语和定义
GB/T 40006.1—2021、GB/T 2035、GB/T 30102和GB/T 4509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分类与命名
聚烯烃混合物再生塑料的命名和分类按GB/T40006.1—2021的规定进行。聚烯烃混合物再生塑料的特征性能为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密度,其字符代号规定见GB/T39360.1—2020的3.5.2和3.5.3。聚烯烃混合物再生塑料的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比例可在GB/T40006.1—2021中4.1命名字符组5附加信息中给出,其字母代码应符合GB/T39690.1—2020的3.2规定。
要求
4.2.1红外
4.4 限用物质含量
聚烯烃混合物再生塑料的性状及性能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试验方法
聚烯烃混合物再生塑料宜采用注塑试样。注塑制备试样见GB/T2546.2-2022中4.3的规定。
当聚烯烃混合物再生塑料的MFR(190℃、2.16kg)小于1.0g/10min或有要求时,可采用压塑方法制备试样。压塑试片的制备见GB/T1845.2-2021中4.4的规定。
按GB/T40006.1—2021中附录B规定的红外光谱法进行主体材料定性。
聚烯烃混合物再生塑料薄膜压制的温度210℃,推荐压膜厚度为20μm~40μm。
5.10 灰分
5.11 密度和密度偏差
密度试样取自注塑试样或模塑试样,按GB/T1033.1测试,仲裁方法为浸渍法。
5.12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变异系数

5.12.2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变异系数
按公式(2)计算MFR变异系数C.VMFR:
5.13 拉伸强度
注塑试样为按6.3.1制备的A1型试样。
压塑试样为按6.3.2制备的A2型试样。
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6.4规定进行。
5.14 弯曲弹性模量
注塑试样为按5.3.1制备的B1型80mm×10mm×4mm长条试样。
压塑试样为按5.3.2制备的B3型80mm×10mm×4mm长条试样。
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5.4规定进行。
5.15 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
注塑试样为按5.3.1规定制备的B1型80mm×10mm×4mm长条试样。
压塑试样为按5.3.2规定制备的B3型80mm×10mm×4mm长条试样。
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按5.4规定进行。
5.16 氧化诱导时间(OIT)
检验规则
聚烯烃混合物再生塑料产品的检验可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6.1.2检验项目
6.1.2.1出厂检验项目
聚烯烃混合物再生塑料出厂检验至少应包括:
a)颗粒外观;
b)灰分;
c)密度;
d)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e)拉伸强度;
6.1.2.2型式检验项目
f)其他需要进行型式检验的情况。
聚烯烃混合物再生塑料由同一生产线上、相同原料、相同工艺所生产的同一牌号的产品组批,生产厂也可按一定生产周期或储存料仓为一批对产品进行组批。
产品以批为单位进行检验和验收。
注1:批可以有申报批、生产批、检验批等。
包装后产品的取样应按GB/T2547规定进行。
标识和标志
包装、运输及贮存
聚烯烃混合物再生塑料可用重包装袋、聚丙烯复合编织袋或其他包装形式。包装材料应保证在运输、码放、贮存时不污染和漏料。
每袋产品净含量可为25kg或其他。
聚烯烃混合物再生塑料为非危险品。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不应使用铁钩等锐利工具,不应抛掷。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干燥,并备有厢棚或苫布。运输时不应与沙土、碎金属、煤炭及玻璃等混装,不应与有毒及腐蚀性或易燃物混装;不应暴晒或雨淋。
聚烯烃混合物再生塑料应贮存在通风、干燥、清洁并保持有良好消防设施的仓库内。贮存时,应远离热源,并防止阳光直接照射,不应在露天堆放。
聚烯烃混合物再生塑料的其他性能聚烯烃混合物再生塑料的其他性能见表A.1。
表A.1 聚烯烃混合物再生塑料的其他性能
再生塑料系列国家标准进展
序号 |
标准计划编号 |
标准名称 |
预审查时间 |
1 |
2023-0901T-HG |
塑料 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通用要求 |
2025 年4月 |
2 |
20241703-T-606 |
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
|
3 |
20241696-T-606 |
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第2部分: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 |
|
4 |
20241693-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 第4部分:聚烯烃混合物材料 |
2025 年5月 |
5 |
20232461-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 第10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材料 |
|
6 |
20241694-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 第12部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 |
2025 年6月 |
7 |
20241698-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 第13部分:聚苯醚(PPE)材料 |
|
8 |
20241700-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
2025 年5月 |
9 |
20241692-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第2部分:聚苯乙烯(PS)材料 |
|
10 |
20241695-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
2025 年5月 |
11 |
20241701-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 第2部分:聚丙烯(PP)材料 |
|
12 |
20240594-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 可追溯性和环境因素评估指南 |
2025 年5月 |
13 |
20232459-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色差的测定 |
2025 年6月 |
14 |
2023004757 |
用于不同塑料加工工艺的机械再循环聚丙烯(PP)再生塑料和聚乙烯(PE)再生塑料的测试和表征 |
2025年10月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推荐文章
-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10月11日,工信部引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5〕399号),面向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领域实际需求,聚焦高盐废水处理回用、干式烟气净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识别监测等难点问题,共设立28项任务榜单。根据《通知》,28项任务榜单涵盖“重点整机、成套装备”以及“关键部件、材料药剂、控制装置”两大类。任务实施期为2年,入围揭榜单位按照要求开展集中技术攻关工作,并进行应用验证。塑料回收再生行业涉及的任务榜单有两项,分别为:废旧纺织品回收循环再利用成套技术与装备;连续式低值废塑料热解装备。据悉,工信部将发布优秀成功应用案例,并统筹利用各类资源对揭榜入围、优胜单位予以支持。鼓励各地方结合实际情况,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资源配套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1 —推荐要求(一)被推荐单位应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可组成联合体申报。被推荐单位最多同时参与2项任务申报。(二)...
-
Berk Büyükbas个人简介ISCC可追溯性和监管链/温室气体高级系统经理 Berk Büyükbas,负责管理全球适用的ISCC PLUS认证方案。该方案涵盖食品、饲料、化学品、塑料、包装及纺织品等生物经济与循环经济领域。他致力于该标准的制定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尤其关注质量平衡。 ChinaReplas报告主题ISCC可持续发展塑料认证方式的变革和升级 报告精选ISCC(国际可持续性与碳认证)作为全球领先的多利益相关方认证体系,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可追溯、无毁林且气候友好的供应链。其旗下的ISCC PLUS认证方案,特别针对化学回收与循环经济领域,为塑料废弃物资源化提供了标准化与可信赖的路径。 认证体系的核心价值:可信与全面 ISCC PLUS 不仅覆盖广泛的原材料类别(包括生物基、生物循环、循环材料及可再生能源衍生材料),还适用于食品、纺织、建筑、塑料包装、汽车、能源等多个终端市场。其认证过程强调全链条可追溯性,并通过三种监管模型——物理分离模型、受控混合模型与质量平衡——确保供应链透明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ISC...
-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美东时间2025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从2025年11月1日起,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额外100%的关税。这一措施将叠加在现有关税基础上,使总关税水平达到130%或更高。同时,特朗普表示,美国将对“所有关键美国制造软件”(all critical US-made software)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禁止或限制这些软件向中国出口。— 1 —关税细节适用范围:额外加征100%关税适用于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包括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机械设备、纺织品、玩具和农产品等,几乎覆盖中美贸易总额的全部(2024年中美贸易额约5000亿美元)。这不是针对特定行业的选择性关税,而是全面覆盖。生效时间:2025年11月1日启动,但特朗普表示,如果中国在稀土出口上进一步升级(如完全禁运),关税可能提前至10月底实施。现有加征关税(10%对等关税和20%芬太尼关税)将与新关税叠加,使总加征税率超过130%。豁免与例外:特朗普未提及豁免,但美国商务部预计将为某些“战略必需品”提供临时豁免。企业可申请关税减免,但审批将更严格。生效时间:与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