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速公路成立首家资源循环公司,年处理万吨级交安塑料制品

— 1 —
首创全省高速公路
"回收-加工-销售"全产业链

旧护栏循环利用产品展示


旧塑料制品循环利用新交安产品展示


△点击上方展位图
现在预登记,享早鸟免门票
(门票原价50元)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分享
推荐文章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7月11日,惠城环保(300779)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机器设备安装调试、产线试运营等各项准备工作,并于近期试生产成功,装置运行平稳。裂解单元一角,图为废塑料裂解气体产品分离塔,稳定产出液化塑料裂解气和塑料裂解轻油。(来源:惠城环保)该项目试生产成功,可以产出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成功实现了从“废塑料→循环化工原料→循环高端材料”的绿色化工产业链条,同时可实现项目的复制推广。项目历程2023.6 20万吨/年废塑料资源化项目立项,计划投资额11.99亿元2025.1 该项目建成中交2025.4.8 该项目点火成功 2025.4.1 项目入选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 100万吨/年项目入选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 2025.4.16 增加投资3.0108亿元,总投资15.0008亿2025.5.20 项目召开投产誓师大会2025.7 成功试生产— 1 — 10年攻坚,从0到1的突破 惠城环保历经近十年,突破核心技...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在塑料包装行业努力实现可回收与智能化并行发展的当下,全球首批获得APR(美国塑料回收协会)“可回收设计认证”的智能标签技术正式问世,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开了全新通道。 RFID 技术在支持闭环回收系统的同时保持跟踪功能— 1 —RFID技术助力塑料包装转型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远距离识别和追踪物体的技术。相比传统条形码或二维码,RFID可同时读取多个标签,且不受视距限制,可嵌入标签甚至直接集成到包装中。近年来,RFID逐渐从交通物流拓展至零售、医药、防伪等多个领域,如今也迈入了塑料包装回收领域。 智能标签的广泛应用吸引了塑料行业协会(PLASTICS)的高度关注。其可持续发展高级副总裁指出,该协会在多个行业会议上积极展示RFID和数字水印技术的潜力,尤其是在食品包装领域,不仅可提升追踪溯源能力,还能防伪、防盗和优化库存管理。 此外,该协会还推动了“柔性薄膜回收联盟”项目,结合国家级回收...
-
2025# Chem-RePlas2025第三届废塑料化学循环论坛 #截至目前,全球塑料年产量已突破4亿吨,而其中绝大多数塑料制品在消费后,仍以焚烧(能量回收)或填埋等线性路径结束其生命周期。这不仅带来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造成了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和微塑料扩散等一系列可持续性难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资源与环境压力,社会各界对资源循环效率、碳排放强度与污染控制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传统的机械回收方式在处理混合污染塑料、复合材料、多层薄膜等复杂废塑料时表现出明显局限,回收率低、产品品质不稳定,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质化再生”需求。在此背景下,化学回收(Chemical Recycling)技术作为塑料资源化的补充路径备受关注。它通过热裂解、溶解、解聚等方式,从分子层面对废塑料进行“重构”,可将难以机械回收的塑料转化为高纯度单体、燃料油或化工原料。相比机械回收,化学回收在处理异质性原料方面更具灵活性,具备更强的物理性能恢复能力和产品级别提升空间。近年来,随着催化剂优化、能耗控制、工艺放大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化学回收正在逐步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