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试生产!惠城环保20万吨废塑料资源化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项目入选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
100万吨/年项目入选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计划
10年攻坚,从0到1的突破
惠城环保历经近十年,突破核心技术,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收率、品质、价值等核心优势,完成了从实验室到20万吨/年产业化示范项目的跨越。
5大核心技术“质变”
全量废塑料分选技术、连续进料系统、多产烯烃催化剂、逆流反应器设计、高效杂质脱除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带来巨大优势:
省去精细分选投入,原料成本降低40%以上
反应速度快,产品转化率高达85%以上;
与同规模装置相比,投资成本低,产品为低碳烯烃,与热裂解油相比,价值更高
第三届废塑料化学循环论坛
主题:成熟的技术与成功的项目
已邀请惠城环保、惠州立拓等企业带来精彩分享

点击上方海报,报名化学循环论坛
论坛议题(拟):
1. 安全性与标准建设:建立化学再生塑料的污染物检测标准及食品安全评价体系
——拟邀道琼斯
——拟邀惠城环保/北京航天研究9所/科茂环境
——拟邀阿克森斯/精工科技/安徽安登利
——拟邀天祥/ISCC/华测检测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分享
推荐文章
-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2025年7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次性塑料指令》(SUPD)的实施决定草案,明确了“质量平衡法”作为回收成分核算的标准,并采用“燃料豁免”模型。该规则在8月19日完成公众咨询,预计将于2025年秋季正式通过。(欧盟拟推新规:PET瓶化学回收含量计算将采用质量平衡法) — 1 —欧盟质量平衡规则的提出与定位 该规则并非仅针对单一品类,欧盟明确其定位 —— 将成为未来包装、汽车、纺织等多行业回收成分核算的 “范本”,旨在为投资者、技术提供商及品牌方提供长期期待的政策信号,推动欧盟成为全球回收内容规则的标杆。 此次规则草案的核心是 “燃料豁免” 核算模式:在计算回收成分占比时,所有被加工为燃料的产出物或工艺损耗均不得计入回收内容目标;即便对于可同时作为燃料与非燃料产品的 “双用途产出物”,企业也需提供 “材料仍处于回收路径” 的可验证证据,否则无法获得回收额度认定。 值得注意的是,质量平衡核算并非化学回收专属,其在机械回收及多个行业中均有广泛应用。根据定义,在质量平衡核算体系中,经认证的可再...
-
随 杰个人简介卓创资讯 再生塑料分析师 随杰 ChinaReplas报告主题价值链重构再生塑料行业发展的危与机 报告精选当前再生塑料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政策驱动、供需重构与技术迭代共同塑造行业 “危” 与 “机”,整体呈现 “政策强引导、环保成核心、供需存矛盾、龙头迎机遇” 的格局。 政策层面,国内外形成协同推动态势。国内以 “双碳” 目标为核心,《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从回收、加工、应用全链条发力,推动行业从 “廉价资源获取” 转向 “社会责任承担”;欧盟通过 ELV 提案、碳边境关税,美国依托清洁能源计划,日本聚焦绿色投资,全球政策强化再生塑料环保属性。技术上,废塑料回收呈现 “物理 + 化学” 双路径,物理回收成本低但依赖高纯度原料,化学回收(如裂解已实现工业化)能处理复杂废料并实现高附加值利用,成为技术突破重点。 供需结构方面,全球产量持续增长(2024 年达 7133.05 万吨,近五年平均增速 7.42%),主要集中于亚洲、欧美,东南亚等区域供应收缩;但 2025 年行业面临 “量增价弱” ...
-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奥地利材料制造商Borealis AG 正在扩大其再生聚丙烯(rPP)产能,以适应公司所称的“全球工业周期的变化与不确定性”。 聚烯烃执行副总裁克雷格·阿诺德 (Craig Arnold) 表示,北欧化工将继续专注于技术驱动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商品生产 — 1 —技术升级:从rLDPE到高端rPP该项目由Borealis集团旗下的 保加利亚Integra Plastics AD 工厂实施,工厂正从生产再生低密度聚乙烯(rLDPE)转型为高品质的再生聚丙烯生产基地。核心设备采用Borealis自主研发的 Borcycle M机械回收技术,该技术可将消费后聚烯烃废料“升值”再造为高性能复合材料,既能满足高要求应用场景,又能显著降低碳足迹。 升级完成后,该基地的产能将超过目前 每年2万吨(约4400万磅) 的水平。Borealis方面表示,此举将帮助客户更好地应对即将生效的欧洲法规,包括 《包装及包装废弃物条例》(PPWR) 和 《报废车辆指令》(ELV Directive)。 — 2 —市场变局:从供需到自给自足Borealis聚烯烃执行副总裁 Craig Arnold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