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2 2025
    废塑料新观察
    目前废塑料的主流回收方式为物理法回收与化学法回收,而生物酶法因其回收高效率、高质量的特点成为产业内外高度关注的新兴回收方式。 在《废塑料新观察》2月刊中,源天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尤生萍、姜纲文、潘鹏程以《2024年全球废塑料酶解法回收进展》为题发表文章。 识别二维码,订阅月刊在众多塑料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塑料品种,年产量超过1亿吨;而聚酰胺(PA)塑料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产量最大、品种最多、用途最广的塑料,因此生物酶法回收PET和PA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1 — 酶法回收PET的进展 (一)酶法回收PET的技术研究进展 自然界不存在能够特异性降PET的天然微生物酶,研究人员尝试利用酯酶和脂肪酶来水解,但因其活性低,只能对PET表面进行修饰,无法降解PET内层,因此科研人员又尝试利用环境微生物降解PET,筛选合适的降解菌株并从中分离出具有降解活性的微生物酶。 各国在PET塑料降解酶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但目前多在实验室阶段,还存在产量低、应用成本高等缺点,距离实际工...
  • 05-09 2025
    废塑料新观察
    EDITOR编者按PPWR的实施标志着饮料行业迈向循环经济的重要一步。以可重复使用PET瓶、押金返还体系和“可重复使用设计”为核心的法规条款,将为减少塑料废弃物和提升可持续性提供强有力支持。尽管2030年仍显遥远,但再利用体系所带来的机遇已经开始显现。李 编  博士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 进入废塑料化学循环领域4年,专注PET、PE、UPR等化学回收在全球致力于塑料污染治理和循环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欧盟于近期正式发布了《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这一法规对饮料包装行业提出了明确的再利用与回收目标。特别是对于可重复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的重视,将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节点。 — 1 — 欧洲法规加速饮料包装变革 PPWR为欧洲饮料行业开启了一条全新的绿色路径。该法规不仅明确要求,到2030年饮料产品中10%必须采用可重复使用包装,到2040年这一比例目标提升至40%,而且通过立法手段,推动企业和零售商共同构建更高效的再利用系统。这其中,可重复使用的PET瓶成为制度设计和实践执行中的“核心角色”...
  • 05-09 2025
    废塑料新观察
    EDITOR编者按PPWR的实施标志着饮料行业迈向循环经济的重要一步。以可重复使用PET瓶、押金返还体系和“可重复使用设计”为核心的法规条款,将为减少塑料废弃物和提升可持续性提供强有力支持。尽管2030年仍显遥远,但再利用体系所带来的机遇已经开始显现。李 编  博士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 进入废塑料化学循环领域4年,专注PET、PE、UPR等化学回收在全球致力于塑料污染治理和循环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欧盟于近期正式发布了《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这一法规对饮料包装行业提出了明确的再利用与回收目标。特别是对于可重复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的重视,将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节点。 — 1 — 欧洲法规加速饮料包装变革 PPWR为欧洲饮料行业开启了一条全新的绿色路径。该法规不仅明确要求,到2030年饮料产品中10%必须采用可重复使用包装,到2040年这一比例目标提升至40%,而且通过立法手段,推动企业和零售商共同构建更高效的再利用系统。这其中,可重复使用的PET瓶成为制度设计和实践执行中的“核心角色”...
  • 05-09 2025
    废塑料新观察
    EDITOR编者按可口可乐此次对回收宣传的调整,折射出全球品牌在环保话语权下正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监管环境。消费者对“绿色”标签的信任正在被重新塑造,企业若想在环保议题上树立口碑,必须以诚实、透明为前提。此次事件也为其他跨国企业敲响警钟:环保宣传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必须对所有产品成分和回收路径如实披露。 李 编  博士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 进入废塑料化学循环领域4年,专注PET、PE、UPR等化学回收在塑料包装中添加再生材料(PCR)的努力,正在经历从“理想蓝图”到“现实落地”的艰难转变。尽管众多品牌已经公开承诺提高回收材料使用比例,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政策支持、产业链配套、技术创新和消费者认知等多个环节都面临不小的挑战。近期在马里兰州举办的塑料回收大会上,与会者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政策、包装创新与更有效的公众沟通,缓解行业难题。面对欧盟监管压力和“漂绿”质疑,全球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近日宣布将对其塑料瓶回收宣传做出重大调整。欧盟委员会于本周二表示,可口可乐将停止使用“100%回收塑料”这一说法,并...
  • 05-09 2025
    废塑料新观察
    EDITOR编者按可口可乐此次对回收宣传的调整,折射出全球品牌在环保话语权下正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监管环境。消费者对“绿色”标签的信任正在被重新塑造,企业若想在环保议题上树立口碑,必须以诚实、透明为前提。此次事件也为其他跨国企业敲响警钟:环保宣传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必须对所有产品成分和回收路径如实披露。 李 编  博士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 进入废塑料化学循环领域4年,专注PET、PE、UPR等化学回收在塑料包装中添加再生材料(PCR)的努力,正在经历从“理想蓝图”到“现实落地”的艰难转变。尽管众多品牌已经公开承诺提高回收材料使用比例,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政策支持、产业链配套、技术创新和消费者认知等多个环节都面临不小的挑战。近期在马里兰州举办的塑料回收大会上,与会者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政策、包装创新与更有效的公众沟通,缓解行业难题。面对欧盟监管压力和“漂绿”质疑,全球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近日宣布将对其塑料瓶回收宣传做出重大调整。欧盟委员会于本周二表示,可口可乐将停止使用“100%回收塑料”这一说法,并...
  • 05-09 2025
    废塑料新观察
    编者按随着全球对塑料污染的关注不断加剧,塑料废物与废料的跨境贸易成为国际环保政策的重要议题之一。自中国禁止进口废塑料后,一系列国家和地区相继收紧进口管制。2021年,巴塞尔公约和经合组织决议(OECD)对塑料废物贸易附加了新的多边控制条款,自此形成了多层次的国际监管格局。董  编 材料学专业 回收再生编辑;超千篇文章,用文字展现行业“魔力”。欢迎提供行业新闻和动态,讨论专业问题近日,OECD发布报告Monitoring trade in plastic waste and scrap 2025(《塑料废物和废品贸易监测报告2025》),深入分析了2023年全球塑料废物贸易的最新态势。通过详实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揭示了塑料废物贸易的规模、流向、政策影响以及潜在的环境风险,特别是OECD国家在其中的角色与动态,旨在为全球塑料废物管理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识别二维码,下载报告— 1 — 全球贸易持续萎缩,区域化趋势增强 报告指出,2014年至2023年期间,全球塑料废物和废品贸易量近乎腰斩,这一变化与2018年中国实施“国门利剑”政策密切相关,该政策大幅收紧了废旧塑...
  • 联系电话:010-62665052
  • 联系邮箱:huyang@gjjy55.wecom.work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