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拒收”废塑料后,全球废塑料贸易“腰斩”

编者按
随着全球对塑料污染的关注不断加剧,塑料废物与废料的跨境贸易成为国际环保政策的重要议题之一。自中国禁止进口废塑料后,一系列国家和地区相继收紧进口管制。2021年,巴塞尔公约和经合组织决议(OECD)对塑料废物贸易附加了新的多边控制条款,自此形成了多层次的国际监管格局。
董 编
材料学专业 回收再生编辑;超千篇文章,用文字展现行业“魔力”。欢迎提供行业新闻和动态,讨论专业问题
近日,OECD发布报告Monitoring trade in plastic waste and scrap 2025(《塑料废物和废品贸易监测报告2025》),深入分析了2023年全球塑料废物贸易的最新态势。通过详实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揭示了塑料废物贸易的规模、流向、政策影响以及潜在的环境风险,特别是OECD国家在其中的角色与动态,旨在为全球塑料废物管理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全球贸易持续萎缩,区域化趋势增强
报告指出,2014年至2023年期间,全球塑料废物和废品贸易量近乎腰斩,这一变化与2018年中国实施“国门利剑”政策密切相关,该政策大幅收紧了废旧塑料进口限制,直接导致当年贸易量骤降。
2023年全球塑料废物贸易量较2022年下降3.4%,延续了长期下行趋势(图2.1)。中国曾是全球最大进口国,2017年进口量达940万吨,但2018年政策收紧后骤降至约100万吨。此后,东南亚国家成为主要替代目的地,但马来西亚、越南等国随后也出台进口限制,进一步压缩了全球贸易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内部贸易的重要性显著上升。
2014 - 2023年(上图)及2018 - 2023年(下图)按目的地类型报告的HS 3915(塑料废料、边角料及废品)年度出口量
2023年,欧洲OECD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占全球总量的近一半,北美地区的美国和加拿大双边贸易也占据重要份额(图2.3)。这一现象表明,区域贸易协定和共同监管框架对塑料废物流动的影响日益增强。
2023年按目的地类型报告的HS 3915(塑料废料、边角料及废品)年度出口量
OECD国家贸易顺差反弹,出口目的地引担忧
图3.1 OECD出口和进口的发展及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
各国报告的HS 3915(塑料废料、边角料及废品)年度出口数据
关键出口目的地:2023年,马来西亚(61万吨)、越南(27万吨)和印度尼西亚(27万吨)位列全球前五大进口国。日本是主要出口国,其90%的塑料废物流向非OECD国家,其中马来西亚占其出口量的33%(图3.4)。
经合组织成员国报告的HS 3915(塑料废料、边角料及废品)年度出口量
质量差异:OECD国家间贸易的塑料废物单位价值(美元/千克)高于对非OECD国家的出口(图3.7)。尽管2021–2022年全球树脂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使价值指标普遍提升,但这一内外差距暗示,向经合组织国家输送的废料平均质量或更高,而输往非经合组织国家的废料质量相对偏低。
图3.7 经合组织成员国每单位体积塑料废物和废品出口的贸易价值
2020 - 2023年经合组织成员国间贸易以及对非成员国出口的每公斤贸易价值(以美元计)
全球废塑料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破解困局需直面两大核心命题:技术升级与模式创新。即将启幕的K 2025展览会,正是破题的关键钥匙——
2025年,第14次欧洲塑料回收再生行业考察
识别二维码,扫码报名

周报/月刊,即刻订阅
✅ 周报:“废塑料新观察”每周日发布,“再生PET新视界”每周一发布,一周聚焦,深度剖析行业热点与趋势!
2025年1月刊
2025年2月刊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推荐文章
-
EDITOR编者按PPWR的实施标志着饮料行业迈向循环经济的重要一步。以可重复使用PET瓶、押金返还体系和“可重复使用设计”为核心的法规条款,将为减少塑料废弃物和提升可持续性提供强有力支持。尽管2030年仍显遥远,但再利用体系所带来的机遇已经开始显现。李 编 博士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 进入废塑料化学循环领域4年,专注PET、PE、UPR等化学回收在全球致力于塑料污染治理和循环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欧盟于近期正式发布了《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这一法规对饮料包装行业提出了明确的再利用与回收目标。特别是对于可重复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的重视,将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节点。 — 1 — 欧洲法规加速饮料包装变革 PPWR为欧洲饮料行业开启了一条全新的绿色路径。该法规不仅明确要求,到2030年饮料产品中10%必须采用可重复使用包装,到2040年这一比例目标提升至40%,而且通过立法手段,推动企业和零售商共同构建更高效的再利用系统。这其中,可重复使用的PET瓶成为制度设计和实践执行中的“核心角色”...
-
EDITOR编者按PPWR的实施标志着饮料行业迈向循环经济的重要一步。以可重复使用PET瓶、押金返还体系和“可重复使用设计”为核心的法规条款,将为减少塑料废弃物和提升可持续性提供强有力支持。尽管2030年仍显遥远,但再利用体系所带来的机遇已经开始显现。李 编 博士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 进入废塑料化学循环领域4年,专注PET、PE、UPR等化学回收在全球致力于塑料污染治理和循环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欧盟于近期正式发布了《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这一法规对饮料包装行业提出了明确的再利用与回收目标。特别是对于可重复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的重视,将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节点。 — 1 — 欧洲法规加速饮料包装变革 PPWR为欧洲饮料行业开启了一条全新的绿色路径。该法规不仅明确要求,到2030年饮料产品中10%必须采用可重复使用包装,到2040年这一比例目标提升至40%,而且通过立法手段,推动企业和零售商共同构建更高效的再利用系统。这其中,可重复使用的PET瓶成为制度设计和实践执行中的“核心角色”...
-
EDITOR编者按可口可乐此次对回收宣传的调整,折射出全球品牌在环保话语权下正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监管环境。消费者对“绿色”标签的信任正在被重新塑造,企业若想在环保议题上树立口碑,必须以诚实、透明为前提。此次事件也为其他跨国企业敲响警钟:环保宣传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必须对所有产品成分和回收路径如实披露。 李 编 博士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 进入废塑料化学循环领域4年,专注PET、PE、UPR等化学回收在塑料包装中添加再生材料(PCR)的努力,正在经历从“理想蓝图”到“现实落地”的艰难转变。尽管众多品牌已经公开承诺提高回收材料使用比例,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政策支持、产业链配套、技术创新和消费者认知等多个环节都面临不小的挑战。近期在马里兰州举办的塑料回收大会上,与会者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政策、包装创新与更有效的公众沟通,缓解行业难题。面对欧盟监管压力和“漂绿”质疑,全球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近日宣布将对其塑料瓶回收宣传做出重大调整。欧盟委员会于本周二表示,可口可乐将停止使用“100%回收塑料”这一说法,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