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禧奥2000万美元PC再生项目签约落户张家港!一期年产5000吨

距ChinaReplas展会还有
11天
8月19日上午,盛禧奥聚碳酸酯可持续材料再生项目签约落户张家港保税区,项目总投资约2000万美元,一期规划年产能5000吨。
张家港市委书记韩卫、盛禧奥首席执行官弗兰克·鲍兹、盛禧奥全球高级副总裁汉·亨德里克斯、盛禧奥全球高级副总裁及亚太区总裁杨兵等出席活动。

盛禧奥的PC溶解回收技术
此次落地的 PC 溶解回收项目,将运用盛禧奥专有的溶解技术,这一技术堪称 “变废为宝” 的神奇钥匙。它能够从报废的汽车零件、消费电子产品等多种来源中,通过选择性溶剂精准提取 PC 聚合物,实现材料的高效回收与再利用。
相较于传统机械回收方法,盛禧奥的溶解技术拥有显著优势,它打破了回收材料的限制,能够处理混合或受污染的材料,极大地拓宽了可回收 PC 废料的范围,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且高效的解决方案。
PC回收处理方法
1. 物理回收:最常用的回收方式,主要针对可直接回收的材料。将预处理后的物料混合挤出造粒,适用于直接回收材料,但对纯度要求高,多次回收后,再生PC性能会下降。
2.分子修复回收:适用于聚碳酸酯生产废料、光盘回收 PC 等因分子量过低而失去直接回收价值的材料。在双螺杆排气式挤出机、搅拌釜等设备中,将回收的聚碳酸酯经干燥、熔融挤出或在特定反应器中处理后造粒,可提升分子量,修复材料性能。
3.化学降解回收:通过化学反应将聚碳酸酯(PC)分解为单体或低聚物,再重新合成 PC 的回收方式。该方法能让 PC 实现完全循环利用,获得近乎原生 PC 性能的产品。
比如日本 Victor 公司利用碳酸钠作为催化剂,在 200℃、2MPa 压力及氮气保护下,将 PC 在环己酮中加热 60 分钟,使约 78% 的 PC 分解为粗双酚 A,再经四步蒸馏提纯,双酚 A 纯度可达 99.9%;日本帝人化学公司则采用强碱催化剂,在 40 - 50℃常压下对 PC 进行降解,结合专有液相提纯工艺,不仅能制取纯度 99.9% 的双酚 A,回收率更超 95%,还节省了操作费用。
此外,碱催化酚解和超临界降解等技术,也能使 PC 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成苯酚、双酚 A 等产物。虽然化学降解回收能深度还原 PC 原料,但需使用大量化学试剂,工艺复杂、成本高,还存在一定环境风险,目前大规模推广仍面临挑战 。
再加工:通过注塑、挤出等方式,将再生 PC 制成各类塑料制品。

Compounding-WEEEReplas2025电子电器家电再生塑料改性论坛
改性技术的突破,已成功将PCR材料强势切入家电、电子电器、汽车部件等高端领域。当下,汽车、家电行业有望迎来首批再生材料强制使用政策,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告别“低端替代”,全力冲刺“原级/平级应用”的黄金赛道!
如何抢占政策先机,引爆家电电子电器领域的高品质、规模化原级循环? 关键在于打通“回收-改性-应用”全链条,强化回收、改性、品牌三方的协同作战!为加速这一进程,由废塑料新观察、宁波市塑料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 《Compounding-WEEReplas2025家电电子电器再生塑料改性论坛》 将于2025年9月4日下午在浙江·宁波国际会展中心重磅登场!

扫描上方二维码,注册观众,即可参会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推荐文章
-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2025年7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次性塑料指令》(SUPD)的实施决定草案,明确了“质量平衡法”作为回收成分核算的标准,并采用“燃料豁免”模型。该规则在8月19日完成公众咨询,预计将于2025年秋季正式通过。(欧盟拟推新规:PET瓶化学回收含量计算将采用质量平衡法) — 1 —欧盟质量平衡规则的提出与定位 该规则并非仅针对单一品类,欧盟明确其定位 —— 将成为未来包装、汽车、纺织等多行业回收成分核算的 “范本”,旨在为投资者、技术提供商及品牌方提供长期期待的政策信号,推动欧盟成为全球回收内容规则的标杆。 此次规则草案的核心是 “燃料豁免” 核算模式:在计算回收成分占比时,所有被加工为燃料的产出物或工艺损耗均不得计入回收内容目标;即便对于可同时作为燃料与非燃料产品的 “双用途产出物”,企业也需提供 “材料仍处于回收路径” 的可验证证据,否则无法获得回收额度认定。 值得注意的是,质量平衡核算并非化学回收专属,其在机械回收及多个行业中均有广泛应用。根据定义,在质量平衡核算体系中,经认证的可再...
-
随 杰个人简介卓创资讯 再生塑料分析师 随杰 ChinaReplas报告主题价值链重构再生塑料行业发展的危与机 报告精选当前再生塑料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政策驱动、供需重构与技术迭代共同塑造行业 “危” 与 “机”,整体呈现 “政策强引导、环保成核心、供需存矛盾、龙头迎机遇” 的格局。 政策层面,国内外形成协同推动态势。国内以 “双碳” 目标为核心,《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从回收、加工、应用全链条发力,推动行业从 “廉价资源获取” 转向 “社会责任承担”;欧盟通过 ELV 提案、碳边境关税,美国依托清洁能源计划,日本聚焦绿色投资,全球政策强化再生塑料环保属性。技术上,废塑料回收呈现 “物理 + 化学” 双路径,物理回收成本低但依赖高纯度原料,化学回收(如裂解已实现工业化)能处理复杂废料并实现高附加值利用,成为技术突破重点。 供需结构方面,全球产量持续增长(2024 年达 7133.05 万吨,近五年平均增速 7.42%),主要集中于亚洲、欧美,东南亚等区域供应收缩;但 2025 年行业面临 “量增价弱” ...
-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奥地利材料制造商Borealis AG 正在扩大其再生聚丙烯(rPP)产能,以适应公司所称的“全球工业周期的变化与不确定性”。 聚烯烃执行副总裁克雷格·阿诺德 (Craig Arnold) 表示,北欧化工将继续专注于技术驱动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商品生产 — 1 —技术升级:从rLDPE到高端rPP该项目由Borealis集团旗下的 保加利亚Integra Plastics AD 工厂实施,工厂正从生产再生低密度聚乙烯(rLDPE)转型为高品质的再生聚丙烯生产基地。核心设备采用Borealis自主研发的 Borcycle M机械回收技术,该技术可将消费后聚烯烃废料“升值”再造为高性能复合材料,既能满足高要求应用场景,又能显著降低碳足迹。 升级完成后,该基地的产能将超过目前 每年2万吨(约4400万磅) 的水平。Borealis方面表示,此举将帮助客户更好地应对即将生效的欧洲法规,包括 《包装及包装废弃物条例》(PPWR) 和 《报废车辆指令》(ELV Directive)。 — 2 —市场变局:从供需到自给自足Borealis聚烯烃执行副总裁 Craig Arnold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