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塑料、海洋垃圾和微塑料路线图丨土耳其国家行动计划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距ChinaReplas展会还有
12天
随着全球塑料产量在过去几十年间迅猛增长,从1950年的150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超过4亿吨,塑料垃圾问题也随之日益严峻。据OECD预测,到2060年,全球塑料生产将达到12.3亿吨,其中塑料垃圾将超过10亿吨。作为地中海沿岸的重要国家,土耳其不仅是塑料产品消费大国,也深受海洋垃圾污染的困扰。
为应对这一挑战,土耳其政府依据欧盟政策框架,正式发布了《一次性塑料、海洋垃圾与微塑料路线图》,该文件是土耳其向循环经济转型、提升回收利用率、减少海洋塑料污染的关键战略步骤之一。

— 1 —
塑料污染的现实:土耳其的行业背景
2022年,土耳其塑料制品产量达到1050万吨,其中包装材料占比最高,为441万吨。全国塑料消费中约有430万吨为最终消费品,直接由消费者使用。与此同时,平均每年处理的塑料垃圾量接近190万吨,其中37%来自包装、20%来自家庭、16%来自农业、其余则来自制造业和建筑业。
尽管塑料制品使用广泛,但仅有9%的塑料垃圾被有效回收,其余大多进入填埋、焚烧或流入环境中,造成严重污染。
— 2 —
路线图概览:三阶段战略实施路径
短期目标(2025–2027)
国家塑料战略和行动计划制定。
制定限制/禁止特定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法规,尤其是食品包装和饮料容器。
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要求企业承担包装等产品的回收和处理费用。
强制规定瓶盖与饮料瓶一体化设计,促进回收效率。
鼓励旅游业和HORECA行业(酒店、餐饮、咖啡)使用可重复使用和可再填充包装。
改善饮用水基础设施,减少瓶装水消费。
建立塑料生产与消费的数字数据监测系统。
开展全国性公众意识提升项目,联合NGO、行业与地方政府合作。
中期目标(2028–2032)
修订包装废弃物管理法规,与欧盟立法全面对接。
实现PET瓶分类收集率由77%提升至90%。
明确产品标签要求,标示含塑料成分及其环境影响。
对尚不涵盖在欧盟“一次性塑料指令”中的一次性产品进行限制与替代品推广,如塑料餐具、湿巾、烟草制品等。
重点行业监管加强:包括HORECA、旅游、零售、纺织、农业与交通运输。
长期目标(2033年以后)
推广循环商业模式:如产品重用、再填充系统。
支持生物降解、可堆肥材料测试平台建设。
鼓励创新设计与研发,发展可替代的一次性塑料材料及产品。
将一次性塑料替代品纳入绿色公共采购(GPP)政策体系。

— 3 —
海洋垃圾治理:从渔具到旅游的全面管理
海洋塑料垃圾在地中海地区尤为严重。据欧盟统计,约85%的海滩垃圾为塑料,其中50%是一次性塑料。土耳其路线图提出:
短期:全国范围推进“幽灵渔具”回收计划、开展“垃圾捕捞”项目、建立海洋垃圾监测数据库。
中期:建立国家级海洋垃圾行动计划,推动“领养海滩”等公民参与机制。
长期:开发新型可降解渔业设备,防止垃圾通过污水系统进入海洋。
— 4 —
微塑料污染防控:从法规对接到科研推进
微塑料污染治理成为本次路线图的亮点之一。土耳其计划:
短期:与欧盟REACH法规接轨,禁止含塑微珠的冲洗类化妆品、清洁用品、肥料等产品。
中期:建立标准化的监测实验室、实施塑料颗粒泄漏防控立法。
长期:推进城市污水、污泥中微塑料的法规监测,将其纳入水污染控制标准。
此外,路线图也将限制含微塑的护肤品、唇膏、指甲油等产品纳入长远目标,并推动在科研领域设立专项研究项目。

— 5 —
社会共识与协作机制:路线图背后的支持力量
在路线图制定过程中,政府部门联合私营企业、学术界和公众广泛参与:
85%的机构代表支持“减少一次性塑料”的紧迫性;
80%以上公众支持限制或禁止塑料餐具;
超过74%公众认为生产商与服务企业应为塑料污染负责;
支持可替代材料使用的比例超过77%。
这种社会各界高度共识,为政策落地提供坚实基础。
— 6 —
结语:向绿色、循环、低碳社会迈进
《一次性塑料、海洋垃圾与微塑料路线图》是土耳其面对全球环境挑战、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里程碑。其以多层次、跨行业、全民参与的方式,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塑料污染应对战略。对于塑料回收与再利用产业而言,该路线图不仅是挑战,更是充满机遇的未来方向。
回收行业、材料创新企业与可持续包装制造商应密切关注并主动参与到这一政策变革之中,共同塑造绿色循环经济的土耳其范式。
— 7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的来临
2025年9月3日-5日,浙江·宁波国际会展中心,ChinaReplas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塑料循环展汇聚塑料回收、再生塑料、再生装备、闭环解决方案于一体。全面展示聚合物公司、品牌商、改性企业、塑料包装制品企业塑料可持续发展成果,为塑料回收再生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商贸平台,为回收再生企业、再生装备提供销售平台,为家电、汽车、包装、电动工具、建筑、纺织等领域甄选再生料优质供应商,为终端对接PCR材料合格供应商,为回收再生企业对接最新再生技术与装备。
ChinaReplas2025第8届中国国际塑料循环展已经正式接受专业观众报名,点击下方海报链接,进入小程序,提交报名信息。

现在预登记,享早鸟免门票
(门票原价50元)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推荐文章
-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2025年7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次性塑料指令》(SUPD)的实施决定草案,明确了“质量平衡法”作为回收成分核算的标准,并采用“燃料豁免”模型。该规则在8月19日完成公众咨询,预计将于2025年秋季正式通过。(欧盟拟推新规:PET瓶化学回收含量计算将采用质量平衡法) — 1 —欧盟质量平衡规则的提出与定位 该规则并非仅针对单一品类,欧盟明确其定位 —— 将成为未来包装、汽车、纺织等多行业回收成分核算的 “范本”,旨在为投资者、技术提供商及品牌方提供长期期待的政策信号,推动欧盟成为全球回收内容规则的标杆。 此次规则草案的核心是 “燃料豁免” 核算模式:在计算回收成分占比时,所有被加工为燃料的产出物或工艺损耗均不得计入回收内容目标;即便对于可同时作为燃料与非燃料产品的 “双用途产出物”,企业也需提供 “材料仍处于回收路径” 的可验证证据,否则无法获得回收额度认定。 值得注意的是,质量平衡核算并非化学回收专属,其在机械回收及多个行业中均有广泛应用。根据定义,在质量平衡核算体系中,经认证的可再...
-
随 杰个人简介卓创资讯 再生塑料分析师 随杰 ChinaReplas报告主题价值链重构再生塑料行业发展的危与机 报告精选当前再生塑料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政策驱动、供需重构与技术迭代共同塑造行业 “危” 与 “机”,整体呈现 “政策强引导、环保成核心、供需存矛盾、龙头迎机遇” 的格局。 政策层面,国内外形成协同推动态势。国内以 “双碳” 目标为核心,《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从回收、加工、应用全链条发力,推动行业从 “廉价资源获取” 转向 “社会责任承担”;欧盟通过 ELV 提案、碳边境关税,美国依托清洁能源计划,日本聚焦绿色投资,全球政策强化再生塑料环保属性。技术上,废塑料回收呈现 “物理 + 化学” 双路径,物理回收成本低但依赖高纯度原料,化学回收(如裂解已实现工业化)能处理复杂废料并实现高附加值利用,成为技术突破重点。 供需结构方面,全球产量持续增长(2024 年达 7133.05 万吨,近五年平均增速 7.42%),主要集中于亚洲、欧美,东南亚等区域供应收缩;但 2025 年行业面临 “量增价弱” ...
-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奥地利材料制造商Borealis AG 正在扩大其再生聚丙烯(rPP)产能,以适应公司所称的“全球工业周期的变化与不确定性”。 聚烯烃执行副总裁克雷格·阿诺德 (Craig Arnold) 表示,北欧化工将继续专注于技术驱动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商品生产 — 1 —技术升级:从rLDPE到高端rPP该项目由Borealis集团旗下的 保加利亚Integra Plastics AD 工厂实施,工厂正从生产再生低密度聚乙烯(rLDPE)转型为高品质的再生聚丙烯生产基地。核心设备采用Borealis自主研发的 Borcycle M机械回收技术,该技术可将消费后聚烯烃废料“升值”再造为高性能复合材料,既能满足高要求应用场景,又能显著降低碳足迹。 升级完成后,该基地的产能将超过目前 每年2万吨(约4400万磅) 的水平。Borealis方面表示,此举将帮助客户更好地应对即将生效的欧洲法规,包括 《包装及包装废弃物条例》(PPWR) 和 《报废车辆指令》(ELV Directive)。 — 2 —市场变局:从供需到自给自足Borealis聚烯烃执行副总裁 Craig Arnold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