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据估突破5亿吨,其中3.99亿吨沦为废弃物(国际视点)

作者: 废塑料新观察
发布于: 2025-08-15 09:02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
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


距ChinaReplas展会还有


19



如果用保鲜膜来包裹整个地球,需要多少塑料?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据估突破5亿吨,其中3.99亿吨沦为废弃物。如果这些废弃塑料被压成1毫米厚的薄膜,可包裹地球表面两遍以上;如果用普通货运车厢运送这些废弃物,车厢连成一列可绕地球赤道17圈。
正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治理塑料污染新一轮谈判,旨在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塑料污染危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德森表示,全球塑料污染严重危及自然环境、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各方应立即采取行动,协力应对挑战。
— 1
塑料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当前,人类每年生产的塑料近一半是一次性使用,全球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有18%至20%最终进入海洋。据联合国估算,若不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到2040年每年进入海洋的塑料废弃物可能高达3700万吨。在多个电影节上获奖的纪录片《塑料海洋》中,拍摄者在一只海鸟的体内发现270多块塑料垃圾碎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如果人类将海洋作为下水道,预计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总量可能超过鱼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警告,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动,到2060年全球塑料垃圾量将增至目前的3倍,造成的健康和环境损失难以估量。2016年至2040年间,塑料污染造成的累计经济损失可达281万亿美元,到2040年流入环境的塑料总量将增长50%。
从全球版图来看,塑料垃圾对应对能力薄弱的部分沿海地区和广大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冲击尤为严峻。英国《卫报》援引智利北部一所大学的研究显示,智利复活节岛平均每小时有约500件塑料垃圾被冲上海滩。今年5月,世界银行专门针对太平洋岛国和沿海地区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发布了《告别太平洋地区的一次性塑料》报告。报告称,太平洋岛国生产的塑料垃圾占全球总量的不到1.3%,但受到的冲击很大,大量塑料垃圾通过洋流来到这些岛国海岸。
微塑料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长期和潜在影响也日益令人担忧。知名研究中心德国莱布尼茨淡水生态学与内陆渔业研究所的研究指出,大多数塑料将被分解成小于5毫米的颗粒,这种塑料微粒对土地产生的危害甚至比对海洋要高出4到23倍,具体状况取决于环境。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的一项研究显示,微塑料每年可导致农作物减产1.1亿至3.6亿吨,海产品减产105万至2433万吨。如果能减少13%的微塑料,对植物光合作用率的影响就能减少30%,全球范围可避免至少2200万吨的粮食作物减产。医学期刊《柳叶刀》近日刊文警示,塑料制品所含物质“在人类生命的每个阶段”都可能引发疾病,塑料污染导致的与健康相关的经济损失每年据估超过1.5万亿美元。
— 2
多方积极采取减塑行动
针对塑料污染问题,全球多国进行了探索治理,加大了相关立法和执行力度。
欧盟国家从法律法规、公众教育等多方面制止塑料污染。2019年6月,欧盟通过《一次性塑料指令》,要求欧盟国家从2021年7月3日起禁止生产和销售塑料餐具、塑料吸管等。根据欧盟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以15至49微米的轻质塑料袋的使用为例,瑞典2019年人均使用74.1个,2023年降至16.2个;德国2019年人均使用10.6个,2023年降至3.9个;奥地利2019年人均使用7.8个,2020年降至0.2个。
德国自2022年1月1日起禁止免费提供厚度薄于50微米的塑料购物袋。2024年12月,德国批准《国家循环经济战略》,要求塑料行业逐渐增加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2025年,德国全面实施《一次性塑料商品生产者责任延伸》法规,要求所有生产商必须注册登记,提交上一年度产品报告,并向“一次性塑料基金”缴付相应费用,这些资金将被用于回收体系建设、公众教育等。瑞士自2016年起立法要求在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中必须配备用于去除微塑料污染物的设施,并为此设立国家污水基金。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该基金对所有连接污水处理厂的居民征收每人每年9瑞士法郎(约合11.1美元)的污水税。目前,瑞士已有37座污水处理厂设有微塑料污染物去除设施,计划2040年达到约140座。
在非洲,埃塞俄比亚今年6月通过一项法案,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根据该法案,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个人将面临最高5000埃塞俄比亚比尔(约合35.7美元)的罚款,而制造商、进口商和销售商则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处罚或被吊销相关许可证。根据埃塞俄比亚环境保护局的数据,该国民众产生的塑料废弃物中,塑料袋约占46%。埃塞俄比亚环境、森林与气候变化部部长格梅多·达莱说:“塑料污染正在阻塞我们的河流、毒害牲畜、污染农田。埃塞俄比亚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以免情况变得无法控制。”
太平洋岛国也加大政策制定力度、号召公众积极参与,取得一定成效。例如,瓦努阿图实施了“随扔随付”制度,即垃圾计量收费制,切实减少了塑料垃圾;萨摩亚积极推广可生物降解包装;等等。
中国高度重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是最早采取非必要、一次性塑料产品管控措施的国家之一。从禁止包括高污染塑料垃圾在内的24种固体废弃物进口,到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再到《“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中国不断完善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体系。自2008年实施“限塑令”至2016年初,中国主要商品零售场所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已减少2/3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相当于减排近3000万吨二氧化碳。
— 3
共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不少专家表示,仅靠回收无法解决塑料污染危机,从生产、消费到废弃物回收与处理,各方需在科技创新、政策协调、资金支持等各个环节协同发力,推动向循环经济转型。
联合国贸发会议日前发布的《全球贸易展望》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非塑料替代品贸易额达485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经济体的相关贸易年增长率达5.6%。这类塑料的替代材料多源自矿物、植物或动物等天然资源,可回收利用或转化为堆肥。国际贸易机制应助力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各方应通过改革举措,促进可持续替代品发展。
全球科技企业正积极探索非塑料替代品。英国初创公司诺特普拉通过使用海藻和植物制作可生物降解、可食用的包装材料。截至2025年初,诺特普拉生产的包装材料在欧洲已累计替代超过2100万件一次性塑料包装。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团队开发出一套利用农业废弃物,如木屑、果核、秸秆,制造可持续聚酰胺材料的工艺,和石油型塑料相比可减少75%的温室气体排放。目前,该技术已实现产业化成果。德国莱布尼茨淡水生态学与内陆渔业研究所、瑞士森林雪景与景观研究所分别在微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上取得突破,为未来开发耐寒条件下的塑料生物降解技术提供基础支撑。
2024年,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瑞士联邦水环境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联合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将塑料中16325种已知化学物质按危害等级分类归类,为全球塑料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指导企业从产品设计之初就着眼于绿色化学与安全可持续设计体系,从而提高可回收性。
还有专家提出,运用数字工具实现塑料产品溯源也有助于强化塑料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增强责任追究和生产者责任延伸落实,助力破解塑料污染难题。
— 4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材料”时代来临

今天,塑料回收和再生行业正经历关键转折期:

优秀企业迅猛扩张,老模式企业进入发展重大瓶颈期,

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

企业亟需发现:“新物种”“新模式”的技术优势、

商业特点、并以此为基础,

重塑自身核心竞争力,以适应面对残酷市场竞争

用“韧性、反卷、技术突围”,迎接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的来临

2025年9月3日-5日,浙江·宁波国际会展中心,ChinaReplas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塑料循环展汇聚塑料回收、再生塑料、再生装备、闭环解决方案于一体。全面展示聚合物公司、品牌商、改性企业、塑料包装制品企业塑料可持续发展成果,为塑料回收再生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商贸平台,为回收再生企业、再生装备提供销售平台,为家电、汽车、包装、电动工具、建筑、纺织等领域甄选再生料优质供应商,为终端对接PCR材料合格供应商,为回收再生企业对接最新再生技术与装备。

点击下方二维码,进入小程序

现在预登记,享早鸟免门票

(门票原价50元)

ChinaReplas2025

早鸟优惠,限时免门票

扫码注册了

信息咨询,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新朋友请扫码咨询

咨询电话:18901309935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10-13
    废塑料新观察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10月11日,工信部引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5〕399号),面向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领域实际需求,聚焦高盐废水处理回用、干式烟气净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识别监测等难点问题,共设立28项任务榜单。根据《通知》,28项任务榜单涵盖“重点整机、成套装备”以及“关键部件、材料药剂、控制装置”两大类。任务实施期为2年,入围揭榜单位按照要求开展集中技术攻关工作,并进行应用验证。塑料回收再生行业涉及的任务榜单有两项,分别为:废旧纺织品回收循环再利用成套技术与装备;连续式低值废塑料热解装备。据悉,工信部将发布优秀成功应用案例,并统筹利用各类资源对揭榜入围、优胜单位予以支持。鼓励各地方结合实际情况,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资源配套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1 —推荐要求(一)被推荐单位应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可组成联合体申报。被推荐单位最多同时参与2项任务申报。(二)...
  • 2025-10-13
    废塑料新观察
    Berk Büyükbas个人简介ISCC可追溯性和监管链/温室气体高级系统经理 Berk Büyükbas,负责管理全球适用的ISCC PLUS认证方案。该方案涵盖食品、饲料、化学品、塑料、包装及纺织品等生物经济与循环经济领域。他致力于该标准的制定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尤其关注质量平衡。 ChinaReplas报告主题ISCC可持续发展塑料认证方式的变革和升级 报告精选ISCC(国际可持续性与碳认证)作为全球领先的多利益相关方认证体系,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可追溯、无毁林且气候友好的供应链。其旗下的ISCC PLUS认证方案,特别针对化学回收与循环经济领域,为塑料废弃物资源化提供了标准化与可信赖的路径。 认证体系的核心价值:可信与全面 ISCC PLUS 不仅覆盖广泛的原材料类别(包括生物基、生物循环、循环材料及可再生能源衍生材料),还适用于食品、纺织、建筑、塑料包装、汽车、能源等多个终端市场。其认证过程强调全链条可追溯性,并通过三种监管模型——物理分离模型、受控混合模型与质量平衡——确保供应链透明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ISC...
  • 2025-10-13
    废塑料新观察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美东时间2025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从2025年11月1日起,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额外100%的关税。这一措施将叠加在现有关税基础上,使总关税水平达到130%或更高。同时,特朗普表示,美国将对“所有关键美国制造软件”(all critical US-made software)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禁止或限制这些软件向中国出口。— 1 —关税细节适用范围:额外加征100%关税适用于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包括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机械设备、纺织品、玩具和农产品等,几乎覆盖中美贸易总额的全部(2024年中美贸易额约5000亿美元)。这不是针对特定行业的选择性关税,而是全面覆盖。生效时间:2025年11月1日启动,但特朗普表示,如果中国在稀土出口上进一步升级(如完全禁运),关税可能提前至10月底实施。现有加征关税(10%对等关税和20%芬太尼关税)将与新关税叠加,使总加征税率超过130%。豁免与例外:特朗普未提及豁免,但美国商务部预计将为某些“战略必需品”提供临时豁免。企业可申请关税减免,但审批将更严格。生效时间:与关税...
  • toolbar
    联系电话:010-62665052
  • toolbar
    联系邮箱:huyang@gjjy55.wecom.work
  • toolbar
    toolbar
  • toolb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