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与冷”:塑料回收生意究竟好不好做?

作者: 废塑料新观察
发布于: 2025-08-13 09:14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
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
图片

倒计时 20 天

在全球“减塑”浪潮高涨的当下,塑料回收产业原本被视为绿色经济的“朝阳赛道”,但现实却充满冰火两重天的反差:一边是中国企业高调宣布大型项目试产成功,一边是欧美多家回收工厂接连关停、破产。当“新料价格的天花板”与“回收运营的刚性成本”形成夹击,这门看似前景广阔的生意,为何越来越难做?

— 

一边是“试产成功”的欢呼,一边是“项目喊停”的叹息。

2025年7月11日,惠城环保(300779)旗下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在广东揭阳完成72小时连续投料,宣布试产成功,并于7月19日完成首批裂解轻油交付。地方与企业发布的信息显示,该项目主打“一步法”深度催化裂解路线,被定位为示范性装置。

几乎同一时间轴上,法国圣阿沃尔(洛林)原计划年产7万吨再生PET的SUEZ—Loop Industries—SK Geo Centric化学回收工厂被证实取消,合伙方未执行地块购买选项、项目终止。这座被寄望为欧洲PET化学回收标杆的工厂,最终留下一片空地。

更有意思的是,跨国化工与回收企业并未“退场”。2025年初,由三菱化学集团牵头,BASF、Covestro、LyondellBasell、SABIC、SUEZ、Syensqo等加入的“Global Impact Coalition”汽车塑料循环试点在欧洲启动:计划从100辆报废汽车中拆分并分类10类聚合物进行闭环回收验证,目标服务于欧盟对汽车塑料再生含量的监管趋势。

— 

欧洲:政策理想与市场现实的“错位”

行业景气度的下行已被权威数据坐实。Plastics Europe披露:2023年欧洲机械回收的消费后塑料产量较2022年下滑7.8%,仅为710万吨;同时,欧洲塑料总产量同比大跌8.3%。这意味着回收端“失速”是真实发生的。

行业组织也罕见发出“临界点”警报。Plastics Recyclers Europe在2025年3月指出:欧盟塑料回收产业正处在“崩溃边缘/临界点”,2024年停产/关停产能较2023年翻倍;与此同时,欧盟塑料废物对外出口在2024年较2022年激增36%,与“就地循环”的政策愿景背道而驰。

企业端的“收缩”与“转向”同样清晰。英国Viridor宣布关闭Avonmouth机械回收厂,并在此前完成对挪威化学回收企业Quantafuel的并购,策略上由机械回收转向化学回收布局;Viridor方面将关闭原因归因于政策迟滞与原生聚合物过剩等外部因素。

英国Biffa也在2025年正式关闭其位于华盛顿(Sunderland)的塑料回收厂,该厂年处理能力约3.9万吨,主要产品为洗后HDPE/PP碎片,官方表述为“市场环境艰难”。这进一步凸显英国再生刚性成本与市场价格之间的掣肘。

荷兰成为“连环破产”的重灾区。2024年至2025年间,Umincorp破产、Stiphout Plastics破产、Vinylrecycling(Lelystad)申请破产,拍卖与清算信息密集出现;Ioniqa于2024年10月申请破产后在12月宣布“瘦身重启”。这些个案折射出能源、人工、资金成本高企叠加原生料价格压力的多重夹击。

价格信号仍在走弱。ICIS8月报告显示欧洲rPET(瓶片/粒)多市场继续下调或延迟成交,回收料议价能力偏弱。当“新料天花板”压在头顶、回收料再研发/认证/分拣/能耗等刚性成本难降,盈利空间被持续挤压。

监管强度在加强,但短期“阵痛”难免。欧盟《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于2024年底—2025年初陆续完成通过程序,首次对绝大多数塑料包装设定2030与2040年强制再生成分比例目标(至2040年部分品类可达65%),并将“可回收性”“分选可行性”“规模化可回收”写入硬性要求;行业预测相关目标需要显著新增回收产能与高质量PCR供给

同时,欧盟在废物跨境转移与进口管制上不断收紧。新版《废物转移条例》2024年5月生效,并配套强化执法以防“问题废物”外流;PRE亦呼吁限制不符合欧盟环境标准的再生料进口

— 

美国:资本“快进—快退”与油价的无情考验

“明星项目”快速熄火。明尼苏达州Myplas薄膜回收厂2023年12月投产、数周后即停运,随后卷入租约与欠款纠纷;2024年下半年,GDB Circular接手并计划重启。该案直观反映资金、落地与供需错配的多重风险。

“中国禁废”曾是致命一击的前史。2018年,美国第十一大多料回收商Parc Corp.宣布关闭,明确将中国进口限制视作直接成因之一。对外依赖型模式在政策突变前无充足“抗震设计”。

价格端的“大气候”,近年并未站在回收一侧。2025年6–7月,WTI/Brent多数时间位于约$67–$73/桶,在全球新建原料产能释放、OPEC+配额调整的背景下,原生树脂价格锚更稳、更低,再生料被动承压。

— 

全球:三重约束与“破局微光”

第一重:成本挤压。欧洲能源、融资与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美国资本成本与回收端供应链半径带来额外负担,东南亚劳动与合规成本抬升,共同导致“回收处理费≥原生塑料边际成本”的结构性问题在各国频现。当“新料价”构成行业天花板,回收端高质量、稳定PCR的“地板价”又降不下去,中间利润带逐年变窄。壳牌在2024年放弃“2025年100万吨热解油”目标,亦从侧面印证了在当前技术与市场条件下大规模化学回收的经济性压力

第二重:政策摇摆与贸易迁徙。欧盟一边抬升PCR强制比例,一边2024年“可回收原材料”对外出口显著上行,国内回收端“吃紧、吃亏”的声音随之增多;新版废物转移规则落地与可能的进口标准约束,则有望在中长期改善本地回收商业逻辑,但短期冲击仍在。

第三重:技术预期与落地现实的裂隙。法国PET化学回收项目喊停、壳牌目标撤回,都显示“规模—成本—合规”三角难以同时满足;但也看到Ioniqa“瘦身重启”汽车塑料闭环试点等“小而确定”的进展,路线仍在被检验。

— 

小结:这门生意,为什么

难在“新料天花板”——油价与全球原生料产能周期决定了再生料的最高可替代价

难在“成本地板”——分选、清洗、检测、认证、溯源、能耗、人力与资金成本刚性存在;

难在“波动陡峭”——政策强度、贸易流向、合规门槛每一次微调,都会重塑区域供需与现金流节奏。这不是“环保善举”的简单延伸,而是一套必须由政策—市场—技术三位一体支撑的系统工程。

(文章来源:官方资料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行业新闻和科研成果,促进塑料循环利用领域的交流,不用做任何商业用途。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修改或删除。


— 

那我们的出路是什么?

答案很可能不是“单点爆破”,而是“韧性经营 + 反卷战略 + 技术突围 + 产业协同(设计为回收/溯源体系/质量标准)”的组合拳。为了集中讨论这些“硬问题”的“硬解法”,在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宁波塑料行业协会的支持下,由废塑料新观察、北京国嘉基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ChinaReplas2025 第三十二届中国国际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以“用‘韧性、反卷、技术突围’,迎接‘中国强制使用再生材料’时代的来临”为主题,将于2025年9月2日在宁波召开(9月3–5日同期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塑料循环展)。在“新料价格天花板”与“回收运营刚性成本”的双重约束下,这或许是行业面向未来最需要的一次“对表”。

现在预登记,享早鸟免门票

(门票原价50元)

图片
咨询电话:18901309935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10-13
    废塑料新观察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10月11日,工信部引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5〕399号),面向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领域实际需求,聚焦高盐废水处理回用、干式烟气净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识别监测等难点问题,共设立28项任务榜单。根据《通知》,28项任务榜单涵盖“重点整机、成套装备”以及“关键部件、材料药剂、控制装置”两大类。任务实施期为2年,入围揭榜单位按照要求开展集中技术攻关工作,并进行应用验证。塑料回收再生行业涉及的任务榜单有两项,分别为:废旧纺织品回收循环再利用成套技术与装备;连续式低值废塑料热解装备。据悉,工信部将发布优秀成功应用案例,并统筹利用各类资源对揭榜入围、优胜单位予以支持。鼓励各地方结合实际情况,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资源配套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1 —推荐要求(一)被推荐单位应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可组成联合体申报。被推荐单位最多同时参与2项任务申报。(二)...
  • 2025-10-13
    废塑料新观察
    Berk Büyükbas个人简介ISCC可追溯性和监管链/温室气体高级系统经理 Berk Büyükbas,负责管理全球适用的ISCC PLUS认证方案。该方案涵盖食品、饲料、化学品、塑料、包装及纺织品等生物经济与循环经济领域。他致力于该标准的制定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尤其关注质量平衡。 ChinaReplas报告主题ISCC可持续发展塑料认证方式的变革和升级 报告精选ISCC(国际可持续性与碳认证)作为全球领先的多利益相关方认证体系,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可追溯、无毁林且气候友好的供应链。其旗下的ISCC PLUS认证方案,特别针对化学回收与循环经济领域,为塑料废弃物资源化提供了标准化与可信赖的路径。 认证体系的核心价值:可信与全面 ISCC PLUS 不仅覆盖广泛的原材料类别(包括生物基、生物循环、循环材料及可再生能源衍生材料),还适用于食品、纺织、建筑、塑料包装、汽车、能源等多个终端市场。其认证过程强调全链条可追溯性,并通过三种监管模型——物理分离模型、受控混合模型与质量平衡——确保供应链透明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ISC...
  • 2025-10-13
    废塑料新观察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美东时间2025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从2025年11月1日起,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额外100%的关税。这一措施将叠加在现有关税基础上,使总关税水平达到130%或更高。同时,特朗普表示,美国将对“所有关键美国制造软件”(all critical US-made software)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禁止或限制这些软件向中国出口。— 1 —关税细节适用范围:额外加征100%关税适用于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包括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机械设备、纺织品、玩具和农产品等,几乎覆盖中美贸易总额的全部(2024年中美贸易额约5000亿美元)。这不是针对特定行业的选择性关税,而是全面覆盖。生效时间:2025年11月1日启动,但特朗普表示,如果中国在稀土出口上进一步升级(如完全禁运),关税可能提前至10月底实施。现有加征关税(10%对等关税和20%芬太尼关税)将与新关税叠加,使总加征税率超过130%。豁免与例外:特朗普未提及豁免,但美国商务部预计将为某些“战略必需品”提供临时豁免。企业可申请关税减免,但审批将更严格。生效时间:与关税...
  • toolbar
    联系电话:010-62665052
  • toolbar
    联系邮箱:huyang@gjjy55.wecom.work
  • toolbar
    toolbar
  • toolb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