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到回收:APR与RecyClass全球标准化的新篇章

作者: 废塑料新观察
发布于: 2025-04-18 14:49

编者按



APR与RecyClass的合作,不仅标志着两个组织在塑料回收领域的强强联合,也预示着可回收再生设计在塑料包装循环经济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董英-公众号.png

董  编

材料学专业 回收再生编辑;超千篇文章,用文字展现行业“魔力”。欢迎提供行业新闻和动态,讨论专业问题

2023年3月,美国塑料回收商协会(APR)与RecyClass签署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旨在推动塑料包装“为了回收的设计”的全球标准化。

近日,双方推出了最新的合作报告,主要更新包括简化PET瓶内在粘度变化的测量,并在HDPE和PP硬质包装可回收性测试期间,使挤出过程中使用的过滤组件保持一致,以促进未来共同评估的进行。

— 
合作核心目标

双方合作的核心目标包括:

  • 统一设计指南:消除区域差异,为全球品牌商和制造商提供一致的可回收性标准。

  • 协调评估协议:通过并行测试(如HDPE、PP、PET包装)对比APR的“关键与应用指南”与RecyClass的“可回收性评估协议”,逐步实现互认。

  • 优化分拣效率评估:针对塑料包装在分拣和回收过程中的表现,开发更科学的评价方法。

— 
设计指南与评估方法
APR和RecyClass均采用“红绿灯”颜色分类(绿、橙、红)评估塑料包装设计的可回收性,但具体标准略有差异:
APR与RecyClass合作推动塑料回收标准化
RecyClass进一步通过“可回收等级”(A-C)量化评估,要求包装中可回收塑料含量分别≥95%、80%、70%。APR则更关注再生塑料的终端应用(如包装或非包装用途)。2024年,RecyClass响应欧盟《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取消D-F等级,强化A-C级标准,与监管要求无缝衔接。
— 
合作进展
HDPE和PP硬质包装:
在HDPE和PP硬质包装领域,APR和RecyClass在2023年和2024年取得了显著进展。双方在EVOH、PE封口、密度限制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并通过联合测试进一步缩小了测试协议中的差异。例如,APR采纳了RecyClass关于聚烯烃硬质包装最大密度0.97 g/cm³的标准,而RecyClass则根据APR的建议更新了对EVA在封口中的兼容性评估。
PE和PP柔性包装:
在PE和PP柔性包装方面,双方在测试协议和设计指南上也实现了多项对齐。RecyClass采纳了APR的FAR评级方法来评估PE薄膜的质量,并在凝胶和斑点表征、洗涤步骤等方面与APR保持一致。此外,双方还共同测试了特定创新材料,为进一步协调评估协议提供了基础。
PET瓶和托盘:
对于PET瓶和托盘,RecyClass基于APR的关键指南测试协议,开发了新的可回收性评估方法。双方在PET容器材料、封口和衬垫、标签和油墨等方面的设计指南上达成了高度一致,并在2024年进一步协调了测试基准和程序。
— 
合作未来规划与挑战
尽管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APR和RecyClass意识到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未来,双方将继续在测试协议、设计指南和认证程序上深化合作。特别是在柔性包装领域,油墨、阻隔材料和粘合剂等复杂组件的可回收性评估将成为重点。此外,双方还将探索如何将北美较高的洗涤温度标准与欧洲的节能要求相结合,以满足未来法规对食品接触包装的严格要求。
— 5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可回收再生设计已经成为从源头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我国也在积极推进塑料产品的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的编制工作,以应对塑料污染问题,推动塑料产业的绿色转型。

国家标准《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第2部分: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行业标准《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正在编制中,旨在提高塑料产品的回收利用性能。欢迎有意向的单位积极参与:



标准咨询,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新朋友请扫码咨询

废塑料新观察|解锁深度价值

日版/周报/月刊,即刻订阅


✅ 日版:早6/8点推送,快速掌握行业动态

✅ 周报:周日/周一发布,梳理一周大事,洞察趋势

image.png
image.png
✅ 月刊:1期/月深度专题,打造行业前瞻智库

2025年1月刊

2025年2月刊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再生PET新视界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09-12
    废塑料新观察
    杜欢政个人简介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特聘教授 国家发展循环经济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CPRRA)会长 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 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浙江)院长 ChinaReplas报告主题用大视野、大思维、大战略,重新透视中国塑料回收和再生行业 报告精选杜欢政会长指出,中国塑料回收行业正处于 “世代转换” 期,需以 “大视野、大思维、大战略” 重塑发展路径。 中国塑料回收与再生行业正面临深刻的“世代转换”,旧有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要求,内外压力交织。内部挑战包括低回收率(仅20%左右)、技术瓶颈和高值化再生需求迫切;外部则受到国际政策(如欧盟包装新规、碳关税CBAM)、国内“双碳”目标、循环经济五年5万亿产值目标、ESG与绿色供应链等多重驱动。 必须跳出传统“末端治理”思维,以大视野、大思维、大战略重新审视行业。大视野要求将塑料回收纳入国家双碳战略、资源安全与产业竞争力框架;大思维强调从“回收环节”转向“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价值链...
  • 2025-09-12
    废塑料新观察
    在可持续发展议程快速推进的当下,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环境难题。据联合国环境署数据,每年有超过3亿吨塑料废弃物产生,而其中80%以上未被回收,最终进入自然环境、焚烧或填埋系统。与此同时,对可持续塑料解决方案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对再生塑料的需求将超过供应2500万至3500万吨,对新兴塑料回收模式形成巨大拉动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海湾国家(GCC)正积极布局循环经济,力图以化学回收为突破口,将原本被视为“负担”的塑料废弃物,转化为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原料和经济增长点。这一战略不仅契合本地区经济多元化的国家愿景,更有望使海湾地区成为“连接东西的循环经济桥梁”。 — 1 —战略地位与产业基础:海湾国家化学回收的天然优势1. 世界级石化能力:延伸价值链的最佳场景 海湾国家,尤其是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长期以来构建了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基础的强大石化工业体系。根据GPCA数据,塑料及相关化工行业在部分GCC国家的GDP占比可达6%以上,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这一工业基础为化学回收提供了天然“嫁接”...
  • 2025-09-12
    废塑料新观察
    2025年8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利用贸易遏制塑料污染》(Mobilising trade to curb plastic pollution)报告,指出贸易在终结塑料污染中起到关键作用。塑料在推动全球各行业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环境、经济和社会成本却在不断攀升。如今,塑料污染已演变为一场系统性、跨国界的危机,其对废弃物管理能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尤为突出。— 1 —塑料贸易与污染现状2023年,全球塑料产量达到4.36亿吨,贸易额超过1.1万亿美元,占全球商品贸易总额的5%,超78%的塑料制品参与国际贸易,贸易量达3.23亿吨。塑料虽有力驱动全球各行业增长,却让地球环境和生态付出沉重代价。人类迄今生产的塑料中有75%沦为废弃物,最终大多流入海洋和生态系统,造成超1.5万亿美元环境社会成本。塑料污染导致每年至少1400种野生动物受负面影响。全球98%的塑料来源于化石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且塑料废弃物常跨境流动。报告强调,这类污染正威胁粮食安全与人类健康,对应对能力薄弱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沿海地区造成的冲击尤为严峻。Ocean I...
  • 联系电话:010-62665052
  • 联系邮箱:huyang@gjjy55.wecom.work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