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 转让金额2000万,中科院团队微波处理废塑料技术正式迈向产业化推广阶段

作者: 废塑料新观察
发布于: 2025-04-09 11:51

编者按

4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 10 版)发表文章《中国科学院团队取得突破——实现废旧塑料高效分解转化》,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油气开发中心马望京等人与清华大学、牛津大学等高校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的关于利用微波处理废旧塑料的最新研究成果。

彭主编: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7年塑料回收再生经验,文章信息咨询或讨论,提供行业信息,欢迎随时联系哦~

回收废弃塑料有助于环境修复和相关产业发展,但现有技术难以直接回收受污染的混杂废塑料,需在回收前对其进行分拣、清洗等预处理。而预处理过程成本高、耗时长和耗能高,同时回收后的塑料通常导致质量降低。相对塑料回收而言,废弃混杂塑料的升级再造策略则为其管理与增值利用带来希望,可将废弃混杂塑料直接转化为烯烃单体和其他增值化学品等。但是,现有方法存在高能耗、贵金属参与、高压和低催化剂稳定性等问题,特别是目前无法实现高杂质含量的填埋混杂废塑料的直接升级回收。因此,经济、低耗、高效利用未经分离处理的混杂废塑料成为解决白色污染的关键。
近日,一支专注于固废处理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成果,为废旧塑料处理开辟了新路径。
— 1 

中科院团队成果斐然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油气开发中心马望京等人与清华大学、牛津大学等高校通过创新性地运用微波技术,团队成功实现了垃圾填埋场混杂废旧塑料的高效分解与转化,将废弃塑料转变为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和燃料,不仅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还显著地降低了传统处理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
此外,理化所研究团队还在其他专业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关于利用微波处理回收废弃物如聚烯烃塑料、农林废弃物、聚氨酯、生物乙醇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微波处理技术在不同类型废弃物、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理论与实践体系。这些研究详细阐述了微波与有机分子相互作用的机理,优化了处理工艺参数,为该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凭借在废旧塑料处理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理化所团队已部署了系统的专利体系,涵盖了微波处理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处理工艺的优化与控制、产物分离与提纯等多个关键环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 2 

微波处理废旧塑料技术

理化所研究团队从原子簇-氧化物的协同催化效应出发,采用简单、经济的原位构筑方法,设计合成了强微波吸收和高催化活性的锌团簇/氧化锌复合催化剂。
该研究在低功率微波场中实现了微波能向催化剂的选择性定向传输,将填埋场混杂废塑料和农膜解聚升级回收为烯烃单体和基础润滑油前驱体。同时,得益于Zn原子簇优异的化学键活化能力、原子簇金属位点的电场增强以及锌团簇/氧化锌的协同催化效应,在280°C、常压和低至传统热催化能耗1/8的温和条件下,研究实现了混杂废塑料的选择性解聚,且催化性能优于多数贵金属催化剂。特别是,锌团簇/氧化锌在温和条件下对聚烯烃塑料C-H和C-C键的强断裂能力,抑制了积碳生成,赋予了锌团簇/氧化锌催化剂良好的稳定性和250 gplastic g-1catalyst的塑料解聚周转数。

研究提出微波驱动催化废塑料回收“增值”利用策略

该研究报道了微波协同锌/氧化锌强化催化填埋场受污染废塑料“增值”利用策略,为经济、低能耗的化学回收和升级利用混杂废塑料以及传统上难以回收的其他聚合物如农林生物废弃物、废旧纤维等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ly selective upcycling of plastic mixture waste by microwave-assisted catalysis over Zn/b-ZnO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等的支持。
— 3 

技术正式迈向产业化推广阶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废弃物循环利用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一环。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废旧塑料的处理问题愈发紧迫,成为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所研究团队与相关企业就这一系列专利进行转让签约,转让金额达2000万元此次签约不仅是对团队科研成果的认可,也标志着微波处理废旧塑料技术将正式迈向产业化推广阶段。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有望加速技术落地,推动废旧塑料处理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废旧塑料处理作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微波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望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废旧塑料处理难题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4 
废塑料系列国家标准紧急编制中

2024年底,国家四部门联合印发《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要求到2027年,废旧塑料领域的标准体系将更加优化。废旧塑料作为原材料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准化建设对于推动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14项相关标准正在编制,欢迎各有意向的单位积极参与:

  • 《塑料 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通用要求》
  • 《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 《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第2部分: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
  • 《塑料 再生塑料 第4部分:聚烯烃混合物材料》
  • 《塑料 再生塑料 第10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材料》
  • 《塑料 再生塑料 第12部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
  • 《塑料 再生塑料 第13部分:聚苯醚(PPE)材料》
  • 《塑料 再生塑料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 《塑料 再生塑料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第2部分:聚苯乙烯(PS)材料》
  • 《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 《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 第2部分:聚丙烯(PP)材料》
  • 《塑料 再生塑料 可追溯性和环境因素评估指南》
  • 《塑料 再生塑料色差的测定》
  • 《用于不同塑料加工工艺的机械再循环聚丙烯(PP)再生塑料和聚乙烯(PE)再生塑料的测试和表征》

图片
信息咨询,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新朋友请扫码咨询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04-29
    废塑料新观察
    编者按尽管营业总收入微增4.82%,但聚酯行业产能过剩、低价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大幅下滑。值得关注的是,再生瓶片(rPET)产品商业化成效显著,年销量达2万吨,同比增长超13倍,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董  编 材料学专业 回收再生编辑;超千篇文章,用文字展现行业“魔力”。欢迎提供行业新闻和动态,讨论专业问题2025年4月24日,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面临行业产能过剩、低价竞争加剧等挑战,业绩由盈转亏。 — 1 —营收微增,净利润由盈转亏 2024年,华润材料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80.55亿元,同比上涨4.82%。从业务构成来看,聚酯行业收入为180.4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9.92%,同比增长4.89%;其他业务收入1357.20万元,占比0.08%,同比下降42.50%。公司营收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聚酯行业的贡献,但其他业务收入的下滑也值得关注。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70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去年同期为盈利3.81亿元,变动幅度为 -249.44%。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瓶级PET行业仍处于产能集中投放期,生产产能增长远大于市...
  • 2025-04-29
    废塑料新观察
    编者按尽管营业总收入微增4.82%,但聚酯行业产能过剩、低价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大幅下滑。值得关注的是,再生瓶片(rPET)产品商业化成效显著,年销量达2万吨,同比增长超13倍,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董  编 材料学专业 回收再生编辑;超千篇文章,用文字展现行业“魔力”。欢迎提供行业新闻和动态,讨论专业问题2025年4月24日,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面临行业产能过剩、低价竞争加剧等挑战,业绩由盈转亏。 — 1 —营收微增,净利润由盈转亏 2024年,华润材料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80.55亿元,同比上涨4.82%。从业务构成来看,聚酯行业收入为180.4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9.92%,同比增长4.89%;其他业务收入1357.20万元,占比0.08%,同比下降42.50%。公司营收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聚酯行业的贡献,但其他业务收入的下滑也值得关注。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70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去年同期为盈利3.81亿元,变动幅度为 -249.44%。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瓶级PET行业仍处于产能集中投放期,生产产能增长远大于市...
  • 2025-04-29
    废塑料新观察
    编者按回收后的残膜可用于加工塑料颗粒、滴灌带等产品,国内农用残膜回收行业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逐步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设备制造到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条。未来,随着联合作业技术的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和生物降解地膜的广泛应用,以及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残膜回收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彭主编: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7年塑料回收再生经验,文章信息咨询或讨论,提供行业信息,欢迎随时联系哦~4月24日,塔城地区沙湾市四道河子镇与新疆瑞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年产5000吨再生塑料颗粒生产线项目合作协议。 — 1 — 项目概况 该项目计划于4月动工,预计12月建成投产,项目将建设5990平方米的生产及配套设施,配备风选、水选、造粒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全力打造一条高效的年产5000吨再生塑料颗粒生产线。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400万元,主要建设农用残膜回收治理生产线,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000吨再生塑料颗粒,带动就业30人,对促进乡镇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我们将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继续加大招商引...
  • 联系电话:010-62665052
  • 联系邮箱:huyang@gjjy55.wecom.work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