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收官!ChinaReplas2025宁波落幕,2026厦门&东莞再约


△ 大会主论坛

△ PCR应用论坛

△ 化学循环论坛
9月2日晚,展会重要配套活动 —— “金苹果奖” 颁奖典礼在宁波泛太平洋大酒店举行,为塑料循环行业的杰出人物与创新成果加冕。

年度影响力人物奖:
张新功(青岛惠城环保科技集团)
以其领先的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产业化成果,推动行业技术变革与低碳转型。
再生塑料创新应用奖:
朗德万斯:PCR材料LED球泡灯,外壳含40%以上消费后再生塑料;
广东丽诺:PS再生料用于黑色家电外壳,实现高值化应用;
上海奥塞尔:基于废旧车灯的再生PC材料,实现“车到车”闭环;
惠州立拓:化学回收聚丙烯,年处理20万吨废塑料,产出12万吨再生PP。
设计创新奖:
脱普日化:免手洗拖把,全部零件采用100%再生材料,可完全回收;
赫力昂:全塑HDPE牙膏管,突破传统铝塑复合结构,实现易回收设计。

9月3日,ChinaReplas第8届中国国际塑料循环展盛大开幕。国内外知名企业同台竞技,集中展示了塑料循环全链条的前沿技术与产品,覆盖 “回收 - 再生 - 应用” 各个环节。
在智能装备领域,美亚光电、中科光电、捷迅光电、泰禾光电、弓叶科技等企业带来的智能分选装备,凭借高效识别与分拣能力,成为回收企业关注焦点;科倍隆、克劳斯玛菲、史太林格等国际品牌的高性能再生造粒与改性系统,展现了再生塑料加工的高标准化水平。
高值化 PCR 材料与低碳解决方案是本次展会的核心亮点。利安德巴赛尔、亚美达、浙江昊杨、沃府新材等企业推出的 rPET、rPP、rPE 等再生树脂,因纯度高、力学性能稳定,吸引了日化、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品牌采购商驻足洽谈。而惠城环保、惠州立拓、精工科技、佳人新材、浙江科茂、恒誉环保等国内化学法再生企业,更是凭借 “分子级再生” 技术,破解了混合及污染塑料的循环难题,其创新成果获得国内外观众高度认可。


本届展会的跨国参与度创下历史新高,捷克、阿尔及利亚、印度、意大利、日本、巴西、英国、西班牙、孟加拉等多个国家及地区的海外专业观众专程到访。不少海外买家与国内展商就高值化再生材料供应、智能分选装备采购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凸显中国塑料循环产业在全球市场的核心吸引力。
参展观众覆盖塑料循环全产业链,包括改性企业、回收打包厂、再生造粒企业、消费品牌及环保科技公司等。他们带着明确需求而来:一方面,回收与再生企业寻求高效分选设备、智能破碎清洗线,以实现降本增效与环保达标;另一方面,日化、汽车、包装等终端品牌则聚焦高品质再生材料采购,对再生树脂的纯度、颜色一致性及 GRS 可持续认证提出严格要求。现场,部分企业直接与材料供应商开展技术对接和订单洽谈,为建立长期绿色供应链奠定基础。

展会期间,多场重磅论坛同步召开。9月3日,《塑料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等国家标准新闻发布会及宣贯会顺利召开,明确了可回收设计的标准化路径,推动塑料产业从 “回收难” 向 “用得好” 转型。此外,Replas - Blow Molding PCR中空包装论坛、IM - Replas2025 PCR注塑论坛、电子电器家电再生塑料改性论坛等活动,汇聚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深入探讨PCR在中空包装、注塑、电子电器等领域的高值化应用,促进技术交流与产业协同。



△ 国标发布会及宣贯会

△ 家电电子电器改性论坛

△ PCR注塑论坛

△ PCR中空包装论坛

△ 片材rPET应用论坛

△ 家电电子电器塑料循环论坛
展会得到宁波塑料行业协会、余姚塑料行业协会、苏州再生资源协会等多家地方行业组织的大力支持,各协会代表团组团观展,促进区域产业交流与资源整合。

从政策共识到技术落地,从国际协作到榜样表彰,ChinaReplas2025用4天的精彩,为塑料循环产业写下了 “韧性生长” 的生动注脚。这场盛会积累的经验、促成的合作、凝聚的信心,将成为推动行业突破瓶颈、迈向规模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6年,又将发生怎么样的故事?期待ChinaReplas2026,与您厦门&东莞再会!


信息咨询,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新朋友请扫码,电话:18901309935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推荐文章
-
2025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在此大背景下,日前(9月5日),浙江宁波国际会展中心,ChinaReplas2025 第八届中国国际塑料循环展上,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合成树脂协会等单位负责 共同推杆,宣告《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等 11 项国标正式亮相,2026 年 2 月 1 日起将全面实施。这批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等 11 项国家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归口管理,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牵头协调,行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编制。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塑料产业终于有了“怎么设计更易回收”的全国统一“说明书”,正式告别 “重被动回收、轻轻视设计” 的传统模式,迈入 “源头把控、全链协同”的循环新阶段。— 1 —标准 “定规矩”:从标签到结构全链条划重点现场业内专家权威解读再生塑料国标,凝聚共识推动产业转型。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5)秘书长陈敏剑指出,11 项再生塑料国标发布是响应双碳战略的关键成果,覆盖全产业链核心环节、凝聚百...
-
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已开始实行一系列举措,由环保署牵头发起,为美国全国范围内建设化学回收设施扫清障碍。— 1 —石油和塑料行业的塑料回收技术特朗普政府最近扫除了化学回收的一大障碍,即石油和塑料行业宣称的一套未经证实的技术,是解决全球塑料污染危机的灵丹妙药。如今,在前所未有的游说压力下,以及企业盟友在关键监管机构的稳固支持下,这些行业正呼吁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化学回收设施,但专家们表示,这些设施污染严重,对气候变化造成灾难性影响,而且几乎完全无效。在宣传视频和政策情况说明书中,这些行业通常承诺实现塑料垃圾的“循环经济”,并声称可持续的回收技术——而不是限制生产——将解决世界塑料污染危机。 几十年来,石油和天然气公司都知道,大多数塑料——由化石燃料衍生的化学物质制成——无法使用传统方法回收。尽管该行业面临着被指控存在欺诈行为的州级和集体诉讼,但它现在仍在加倍努力,说服立法者和监管机构接受“先进回收”或化学回收。 这个术语涵盖了将塑料废物转化为化学品和燃料的各种化学过程,理论上这些化学品和燃料可以用...
-
要点速览: 从报废汽车中“无拆解”获取高纯度PU泡沫废物流,直接进入解聚(化学回收)制多元醇流程,简化作业、降低成本与杂质风险。 典型乘用车含22–28 kg聚氨酯,其中10–15 kg来自座椅,回收潜力可观。 路径有望助力满足欧盟《报废车辆条例(ELV)》即将生效的再生成分目标与车企可持续承诺。 该计划与陶氏RENUVA™化学回收项目组合相衔接,后者已在法国实现工业化规模的PU解聚制多元醇并用于新制品循环。 — 1 —事件概述:从MoU到“免拆解”技术里程碑陶氏与Gruppo Fiori宣布,在双方2024年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基础上,联合开发的报废车PU泡沫“免拆解”回收流程取得最新进展。该流程跳过传统的零部件拆解环节,即可从整车处置环节中获得适于解聚的高纯度PU废料,进而进入化学回收,制得含再生成分的多元醇,为汽车行业建立闭环循环提供新通道。 — 2 —为什么是PU泡沫?规模与价值PU因舒适性、安全性与轻量化在车内大量应用。行业数据与企业新闻稿均显示,一辆普通乘用车含约22–28 kg PU,其中10–15 kg用于座椅。这部分物料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