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深耕热解,恒誉环保为塑料循环行业提供产业化核心装备丨ChinaReplas2025展商风采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距ChinaReplas展会还有
6天
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 : 恒誉环保 ) 是一家全球化运营的中国科创板上市公司 ( 股票代码: 688309)。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行业国家标准制定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连续化智能废塑料热解生产线”用于对废塑料进行资源化利用。
通过对废塑料制品中(PP、PE、PS等单一或混合塑料)高分子聚合物精准连续控温加热,产出高附加价值的裂解油、固体燃料、不凝可燃气,对废塑料进行彻底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后续通过深加工为化工原料,可用于新塑料的制作,实现真正意义的废塑料化学循环。
该套生产线有效解决了热解技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裂解系统易结焦、进出料难以动态密封、产出物易聚合等为核心的一系列技术难点,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安全环保的绿色热解,技术指标国际领先,填补了国内空白,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依托先进的热解核心工艺,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热解综合解决方案,并已在丹麦、英国、韩国、泰国、越南及中国本土成功落地“万吨级连续化塑料热解示范项目”,为全球废塑料污染提供了优秀治理范例。

恒誉环保-丹麦工业连续化废塑料热解项目

恒誉环保-韩国工业连续化废塑料热解项目


恒誉环保-泰国工业连续化废塑料热解项目


咨询展会及对接恒誉环保,请扫码联系: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推荐文章
-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金秋十月,由废塑料新观察组织的第14次欧洲塑料回收再生行业考察团已顺利抵达欧洲,开启为期11天的深度交流与实地探访之旅。从德国柏林的初遇,到汉堡、奥斯纳布吕克的企业探访,再到 K 展的行业交流,这支来自国内塑料回收、再生资源、环保设备等领域的企业代表组成的队伍,正以实地走访的方式,解锁欧洲在塑料循环领域的技术经验与产业布局。1探访欧洲循环经济典范企业在第十四次欧洲塑料回收再生行业考察团的行程中,深入探访欧洲本土循环经济标杆企业是核心环节。考察团已足迹遍布德国多座城市,并延伸至瑞士列支敦士登、意大利米兰,与多家在塑料回收再生领域技术领先、模式成熟的企业深度交流,近距离观察欧洲循环经济的产业实践与技术创新。 本次欧洲考察先后走访了9家各具特色的企业: RDB作为欧洲最大的塑料回收贸易商之一,展现了其覆盖全球的规模化供应网络;TM Recycling在各类废旧塑料的分类、分选与预处理方面具备专业能力;RSO凭借其每年出口超12万吨再生原料的实力,在产品细分与市场适配方面表现突出;Carboliq创...
-
当“双碳”战略成为全球共识,再生塑料却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泥潭:原生料冒充、证书造假、信任崩塌……严重扰乱了行业秩序,损害了绿色产业的公信力。如何科学、高效地鉴别再生塑料,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2025年9月,知里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再生塑料应用经理 房宜敏,在ChinaReplas2025第32届中国国际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以《再生塑料鉴别技术应用分享》为主题发表演讲,系统介绍了一套融合分析化学与人工智能的鉴别体系,为解决行业乱局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路径。房宜敏(知里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再生塑料应用经理)— 1 —技术破局:从“难以分辨”到“精准识别”传统方法难以区分外观高度相似的原生与再生塑料,而知里科技通过 “分析化学 + 机器学习” 的跨学科融合,构建了一套高效、准确的鉴别系统:1、跨学科融合:分析化学 × 机器学习将 DSC、Raman、UV-vis、HS-GC-MS、HPLC 等 20 余种高端仪器数据,导入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等 AI 模型,建立行业最大“再生塑料指纹库”。2、三大优化,让假料无处遁形溶剂优...
-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惠城环保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作为行业内聚焦固废资源化与绿色循环的重要实践,自启动以来便持续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近期,惠城环保围绕该核心项目动作频频,不仅通过重磅战略合作强化技术与工程支撑,更在生产稳定、客户对接及扩产布局上取得明确进展,进一步回应了业界对项目发展的期待。— 1 —携手中石化广州院,战略合作开启新篇章 2025 年 10 月 15 日,惠城环保与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石化广州院”)在青岛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揭阳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步参与签约仪式,三方就固废、废液、废气绿色治理、废塑料绿色循环技术及 MMA 技术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环保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落地。 三方合影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作为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为能源化工行业集技术专利商与工程总承包商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等多项权威认证。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在技术研发、工程转化、产业应用方面的各自优势,构建协同创新链条。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