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塑料议题:从塑料污染到全球变暖的全生命周期影响剖析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
近年来,塑料污染问题持续受到全球关注。人们对海洋里的塑料垃圾、生态系统中微塑料的广泛存在已有较为深刻的认知,然而,塑料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它更是一个严重被忽视的“气候问题”。《塑料:揭露其气候影响》(Plastics: Exposing Their Climate Impacts)这一研究报告从温室气体排放、碳循环扰动和地球辐射平衡三大维度,系统性揭示了塑料在气候变化中的隐性影响。本文基于该报告内容展开解读,旨在为政策制定者、产业决策者、研究人员及公众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

— 1 —
塑料与气候:被忽视的关联
塑料的生产原料来自石油和天然气,这早已为人所知。但与燃烧化石燃料不同,塑料的原料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虽未直接燃烧,却在多个阶段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对全球气温上升造成了实质性推动。报告指出,目前塑料生命周期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相当于全球总排放量的约4%,若按国家计算,塑料产业的排放量将位列全球第五大排放国。
随着全球塑料产量预计将在2060年前增加两到三倍,这一占比将进一步扩大。塑料的气候影响不仅体现在排放端,还通过干扰自然界的碳吸收机制和改变地球能量平衡,间接加剧全球变暖。因此,塑料不仅是废弃物管理问题,更是影响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因素。

— 2 —
三个维度揭示塑料的气候足迹
报告通过系统性文献回顾与数据汇总,提出塑料影响气候的三大机制:

2.1 塑料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
塑料生命周期包括原料提取、聚合与制品制造、运输与使用、废弃处理四个主要阶段。报告统计显示:
原料阶段(如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单体及塑料粒子)是碳排放量最高的环节,全球每年约排放1085至1700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强度最高可达12.9公斤CO₂e/公斤塑料。 制造阶段的排放量也不容忽视,全球年排放量约为535百万吨,排放强度约为2.2公斤CO₂e/公斤塑料。 运输与使用阶段目前研究较少,排放强度估计在0.03~0.13公斤CO₂e/公斤塑料之间,尚未全面评估如服饰、建材、医疗等长期使用塑料产品的排放潜力。 废弃管理中,焚烧为最高排放方式(强度可达3公斤CO₂e/公斤),化学回收也存在较高排放。相比之下,机械回收和填埋相对低排放,但并非零碳,且存在微塑料残留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塑料垃圾最终进入环境成为“非管理废弃物”,其在阳光照射、风化等作用下,也会缓慢释放甲烷等温室气体,尽管当前研究较少,但潜在贡献不可忽视。

图 2000年至2023年期间涉及塑料对气候影响的三个类别的同行评议出版物数量
2.2 塑料扰动地球碳循环系统
海洋系统:微塑料影响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健康,干扰“生物碳泵”机制,减少海洋深层碳储存潜力。 陆地系统:塑料碎片改变土壤微生物结构、提高土壤呼吸作用,增加二氧化碳释放。 蓝碳生态系统(如红树林、海草床):目前研究极少,但初步显示塑料沉积会破坏根际土壤结构和碳储存能力。
报告统计的291项相关试验中,约68%显示塑料造成“变暖效应”,即削弱碳吸收或增加碳释放。即使有部分研究发现塑料可能提高土壤碳含量,但被质疑是否只是塑料自身碳含量的假象。

气溶胶效应:悬浮在空气中的塑料颗粒可能像其他气溶胶一样反射太阳辐射,有降温作用,但目前仅3项实测,结果有限。 云凝结核影响:塑料粒子可能成为云凝结核,影响云层形成和反射率,但目前研究大多为推测,缺乏实测。 地表反射率变化(Albedo):塑料垃圾覆盖在冰雪和土壤表面,可能增加反射率,有冷却作用,但也可能加速冰雪融化。
目前此方向研究仍属早期,仅有24项研究,其中19项为推测性,真实作用和全球变暖之间的关系仍不明确。

— 3 —
研究空白与未来议题:迫切补齐知识缺口
补全全生命周期排放数据,特别是运输、使用和非管理废弃阶段的排放估算。 增加各类聚合物(如PET、PP、PVC等)的单独排放评估,而非笼统处理为“塑料”。 深入研究塑料对碳汇生态系统的具体机制和作用强度,并开展全球尺度的模型模拟。 实测塑料对辐射强迫的影响,包括不同颜色、形态的塑料粒子在大气层、冰雪、水体中的表现。
此外,建议今后的实验更加“真实模拟”,例如使用暴露时间较长、已生物膜附着的塑料,考虑塑料组合污染等现实情况。同时也呼吁对“生物基塑料”(bioplastics)进行气候影响评估,以免未来在转型中出现“绿色误区”。

图 澳大利亚(举例)生产的各种聚合物的管理报废选项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 4 —
政策与行业:共建透明且负责任的治理框架
将塑料纳入气候谈判议程:建议IPCC等机构将塑料完整生命周期的气候影响纳入其情景建模与评估报告。 推动《联合国塑料条约》引入气候条款,将塑料对碳循环与辐射平衡的影响纳入其污染治理框架。 强化生产者责任制与成分透明化:目前超1.6万种塑料添加剂未被充分监管,其不同排放表现及健康风险亟需纳入法规。 企业披露与监管:企业应报告自身塑料使用、排放、微塑料释放情况,并在碳盘查中考虑塑料环节的贡献。
此外,行业也可通过投资研发低碳材料、优化回收体系、建设可追溯的回收平台等方式,为塑料循环利用和气候治理提供系统性解方。

— 5 —
结语:从污染到气候,重新定义塑料危机
塑料问题不再仅仅是环保议题,它已经深刻嵌入气候系统。传统的“废弃物治理”逻辑无法覆盖塑料对地球系统的多维度影响。通过《塑料:揭露其气候影响》这份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报告,我们得以重新理解这一“隐形排放源”的全球角色,也更加明确塑料行业在全球减碳路线图中的地位。
唯有跨界合作、透明信息、科学评估和政策引导并举,方能实现对塑料真正“闭环而无害”的循环治理。作为塑料循环回收领域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超越回收量和再生率的指标,拥抱一个更广阔的愿景——为地球降温而努力。

(文章来源:《塑料:揭露其气候影响》报告 )
— 6 —
第三十二届中国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
主题:中国“强制使用再生材料”时代的来临
在全球“双碳”战略加速推进、塑料污染治理步入深水区的当下,塑料不再只是环境议题,更是气候议题。《塑料:揭露其气候影响》报告指出,塑料生命周期每年排放温室气体约20亿吨,占全球总排放约4%,若按国家计算,塑料产业将跻身全球第五大碳排放体。随着全球塑料生产预计将在2060年前翻倍甚至三倍增长,塑料产业对碳中和目标的挑战前所未有。
中国作为全球塑料产销与消费大国,正在迈入“强制使用再生材料”时代。国家政策、立法进程、国际规则等多重信号释放出明确方向——塑料再生材料不再只是市场选择,更将成为制度刚性。2025年,《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提“强制使用再生材料”制度,标志着中国塑料循环体系迈向“立法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在此关键节点,第三十二届中国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以“中国‘强制使用再生材料’时代的来临”为主题,汇聚政策制定者、产业领袖、技术先锋与全球观察者,共同探讨如何在气候危机与产业重构的双重背景下,把握机遇,破局突围,构建塑料循环与低碳转型的融合发展之路。

ChinaReplas2025第32届中国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需单独报名)
Replas-Blow Molding PCR工业包装应用论坛
Replas-Blow Molding PCR日化包装应用论坛
rPET-Thermoforming 片材rPET应用论坛
WEEE-Replas2025家电电子电器塑料循环论坛
Compounding-WEEEReplas2025电子电器家电再生塑料改性论坛
IM-Replas2025PCR(消费后再生塑料)注塑论坛
TEP-Replas2025 塑料再生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论坛
ChinaReplas2025第8届中国国际塑料循环展已经正式接受专业观众报名,点击下方海报链接,进入小程序,提交报名信息。

现在预登记,享早鸟免门票
(门票原价50元)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推荐文章
-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倒计时 32 天在生态优先、绿色转型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塑料循环”正悄然转身,走出幕后,站上前台。从鼓励到强制,从自愿到责任,从边缘到核心,中国塑料回收和再生产业已进入新时代。ChinaReplas 2025 | 第三十二届中国国际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将于2025年9月2日在浙江·宁波隆重举办。作为中国塑料再生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大会之一,本届大会以“中国‘强制使用再生材料’时代的来临”为主题,在政策、市场、技术、标准、全球化、数字化等多个维度,直击行业深水区的结构性挑战与系统性机遇。 这是一次站在“政策新拐点”与“技术文明跃迁”双重背景下的集体深思和前瞻洞察,是一次聚焦“生态文明下新质生产力重构”的行业高峰对话。 — 1 —时代为什么需要ChinaReplas? 1. 从“倡导”到“强制”:政策重构行业底层逻辑 中国回收再生塑料产业正从“激励性发展”走向“法规性推动”阶段。《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明确定义:重点产品需“强制使用再生材料”,相关企业必须“依法回收”产品...
-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倒计时 34 天衢州永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简称:永腾机械)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废旧塑料回收技术和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永腾机械坐落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经济开发区,通过与欧洲环保回收业界的知名企业HERMION BV合作,将其在欧洲积累的先进的技术与中国制造优势深度融合,为全球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整厂解决方案。— 1 —永腾机械简介永腾机械产品涵盖了废PET、废薄膜、废旧家电以及废旧金属等多个回收领域。所有清洗回收设备,均可根据客户要求设计,提供具有欧洲技术与质量水准的方案,同时配备一体化的废气处理系统和废水循环处理系统,可为客户降低长期运营成本,减少二次污染。公司已通过 ISO9001:2000、ISO14001:2004 认证,产品通过CE,TUV及UL认证,核心设备拥有多项国家专利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自 2002 年起,永腾已向荷兰、法国、挪威、比利时、等欧盟国家和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输出逾 50 条成套生产线,稳定运转在全球环...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倒计时 32 天摘要:塑料包装的日益广泛使用带来了重大的环境挑战。虽然循环经济(CE)战略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可追溯性--传统上与安全和风险管理相关,但现在包括了可持续性--本研究通过对公众的采访,探讨了可追溯性在促进塑料包装行业循环方面的作用。调查结果揭示了对可追溯性潜力的不同看法,特别强调回收利用。受访者指出,可追溯性可以提供有关材料成分、性能、可持续性影响、供应链和区域材料流的关键数据。这些见解可以支持法规合规、产品设计、风险管理以及更安全、更高效和可持续的回收系统的开发。 在当今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中,塑料包装的广泛使用已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塑料因其轻便、耐用和经济性而在包装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其所带来的资源消耗、污染和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为破解这一难题,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 CE)正逐步成为主流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探讨“可追溯性”如何在塑料包装价值链中作为循环经济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