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部委联手整治,塑料固废治理迎来新契机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在塑料固体废物非法倾倒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一场覆盖全国范围、历时三年的专项整治行动正式启动。2025年6月25日,生态环境部召开月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生态环境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8个部门,经国务院批准,联合启动“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
新闻发布会现场
此次专项行动直指近年来频发的非法倾倒、转移和处置各类固废的违法乱象,尤其针对包括废塑料在内的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建筑垃圾,以及非法拆解处置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旧塑料部件、退役新能源设备、动力电池等。塑料固废作为最为常见的工业副产品和消费品残留,在诸多案例中既是违规倾倒的“主角”,也往往难以在监管盲区内被及时发现。

— 1 —
“三边地带”与无人区成塑料固废倾倒“重灾区”
本轮整治的重点区域包括城市周边城乡结合部、拆迁地块、行政交界点,以及“山边、水边、岸边”这类“三边地带”,还有无人看管的河流湖泊、荒地坑塘、废弃矿坑、溶洞和生态敏感区等。这些区域因监管难度大、流动人口多,成为非法处置塑料垃圾的高发地。
在实际排查中,废弃塑料袋、塑料薄膜、注塑件、泡沫板材、工业塑料边角料等,被偷偷掩埋、焚烧或随意倾倒的情况屡见不鲜。一旦进入水体或土壤,这类塑料固废极难降解,危害生态系统,甚至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

— 2 —
卫星遥感+无人机,精准锁定非法倾倒点
为提升打击效率,生态环境部引入高科技手段,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比对、无人机巡查等技术,辅以大数据分析和人工巡查,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全天候、立体式监管。一旦发现塑料固废等固体垃圾的可疑聚集或倾倒行为,执法部门将第一时间介入查处。
据悉,专项行动明确提出,将依法追查涉及非法处置固废行为的产废企业、运输方乃至个人责任,并从源头斩断非法处置链条。涉嫌严重污染环境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增强法律震慑。

— 3 —
分阶段推进,2027年前实现全链整改
到2025年底,完成问题排查及初步整改; 2026年底前,基本完成全部问题整改; 2027年底,全面完成“回头看”评估,确保整治效果不反弹。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部已开设“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线索征集专栏,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 4 —
合规与升级并重
此次专项行动不仅向非法倾倒行为亮剑,也为废塑料回收行业敲响警钟。在“双碳”战略和循环经济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塑料固废从过去的“环境包袱”正转变为“资源资产”。合法回收、规范处置、科技赋能将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业内专家指出,塑料回收企业应加强源头分类、精细化拆解及末端处置能力建设,同时密切关注政策动向,积极参与区域联合治理和行业标准制定,在“新监管”框架下抢占绿色发展先机。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 )
ChinaReBaling2025第五届塑料回收打包站与分拣中心论坛

点击上方海报,提前注册观众,锁定论坛名额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推荐文章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2025年7月1日起,马来西亚将对废塑料进口实施严格限制。此次政策调整源于《2025 年海关(禁止进口)(修订)法令》,旨在规范废塑料进口,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国内塑料回收产业升级。 — 1 —新规要点 马来西亚修订的海关法令明确规定,未经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下属的SIRIM机构批准或代表其批准,禁止进口废塑料。 进口仅限于已批准《巴塞尔公约》的国家或与马来西亚有贸易协定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智利、印度、日本、新西兰、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等国,以及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这些国家在进口时仍需遵守《巴塞尔公约》标准和其他相关指南。 新规将禁止美国、东帝汶、斐济、海地、圣马力诺和南苏丹等国向马来西亚出口废塑料。2024年,美国向马来西亚出口了约3.5万吨废塑料,在出口国中排名第5。 — 2 —进口商要求 有资格的进口商必须向SIRIM申请批准证书。SIRIM仅向持有有效制造许可证或被投资、贸易和工业部豁免此类许可证的制造商发放证...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减少原生塑料生产(Primary Plastics Production,简称PPP)对缓解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设定有效的减量目标,还需进一步研究,以避免低估其社会经济与生态代价。以科学为依据、具适应性的目标,有助于实现精准评估与长期可持续发展。 — 1 —为何要减少原生塑料生产? 塑料因其耐用性和多功能性,已成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然而,已有大量证据表明,塑料的生产与消费正在对地球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人类健康受损等问题。塑料污染的普遍性及其跨界性质,决定了必须通过国际协调应对。这正是联合国环境大会第5/14号决议“终结塑料污染”中所提出的,呼吁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International Legally Binding Instrument, ILBI)。该决议还明确提出要实现“可持续的塑料消费与生产”。 然而,塑料污染问题极为复杂,其评估需涵盖环境、社会与经济三大可持续发展支柱,以全面衡量塑料...
-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6月26日,江苏阿脒诺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脒诺”)与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杜钟氨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技术优势,为推动量产全球首款消费前/消费后再生氨纶产品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 —区位合作优势 从含有氨纶的混纺面料中完整地提取氨纶并加以循环利用一直是纺织服装行业的难点问题。阿脒诺技术团队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攻克这一技术难题之后,迅速与杜钟氨纶进行了多轮次的氨纶再纺丝测试,再生氨纶样品已通过全球多个知名服装品牌的严苛测试,为彻底实现氨纶纤维“从织物到织物(T2T)”的闭路循环扫清了障碍。6月25日,阿脒诺与江苏连云经济开发区、连云港市工投集团共同签署《混纺面料全纤维成分化学法再生新材料项目投资协议书》,根据协议,阿脒诺将以江苏阿脒诺新材料有限公司为运营主体,在江苏连云港市连云经济开发区投资兴建全球首座10万吨级聚酯体系混纺面料循环再生工厂,为全球纺织服装品牌供应再生氨纶、再生聚酯、再生棉、再生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