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规落地!再生塑料必须贴“REC”标识

作者: 废塑料新观察
发布于: 2025-06-30 10:14
分类: 新闻资讯
图片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
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
再生塑料的标识处于无规状态,再生塑料产品的生产、流通、贸易和认证需要一套统一的标识和标志系统,使再生塑料产品的主体材质、组成、关键特性(如颜色、性状、性能)以及再生含量、无机物含量等信息一目了然。这有助于产业链各环节准确识别材料,提升市场信任度,促进再生塑料的规范流通与应用。
GB/T 45090-2024《塑料 再生塑料的标识和标志》于2024年11月正式发布,并于2025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为标准主管和归口部门,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CPRRA)作为再生工作组副主任委员单位组织再生企业积极参与了该标准。
— 1

标准范围

《塑料 再生塑料的标识和标志》规定了再生塑料产品的标识、标志、标识和标志的标注要求
适用于以机械回收、物理回收及化学回收方式获得的再生树脂及塑料产品的生产、流通、贸易及认证等,识别并获得其主体材质、组成、特征性能等相关信息
特别说明:本文件的标准化对象不仅仅是100%再生塑料材料,而是只要塑料材料中含再生塑料(成分),都适用于本文件!
— 2
符号和缩略语
GB/T 1844(所有部分)及相关材料标准界定的以及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灰分。
说明:GB/T 1844(所有部分)是塑料领域的基础标准,这些标准基本涵盖了塑料中基础聚合物及特征性能、填料和增强材料、增塑剂及阻燃剂的符号和缩略语。
如:聚乙烯( PE ),玻纤( G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酣( DBP ),再生塑料( REC ),阻燃剂( FR )等等。
— 3

文字符号的标识方法

再生塑料产品应按 GB/T 40006.1-2021 或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命名。
GB/T 40006.1规定了再生塑料的通用要求,其命名规则与国内及国际上塑料产品的命名规则保持一致。
以尖括号“ > ”和“ < ”作为文字符号标识的起止符,之间由以下 3 个识别组连接进行标识:

识别组1:再生塑料的代号

识别组2:可选的,再生塑料相关的信息。 如颜色、性状、原料来源、特征性能、填料和/或增强材料、增塑剂、阻燃剂等。

识别组3:再生塑料及其含量以及所用再生材料中无机物含量。

01

再生塑料、再生塑料混合物或合金的标识

序号1:再生塑料产品按其材质,按 GB/T 1844.1 规定的缩略语进行标识。
序号2:声明再生塑料产品为混合物或合金的,按 GB/T 1844.1 规定的各再生塑料材质的缩略语并以“ + ”连接进行标识。
例:混合物/合金:材质A+材质B(如PC+ABS)
序号3:当声明产品中各再生塑料所占质量比例时,应在材料缩略语后紧跟着括号,括号中给出该材质所占质量分数,圆整至十位。
例:比例声明:材质A(比例)+材质B(比例)(如[PE(60)+PP(40)])

02

颜色、性状及来源的标识

序号4:当声明再生塑料产品颜色、性状及原料来源时,应按 GB/T 40006.1—2021 中 4.2 的规定进行标识。

03

特征性能的标识

序号5:当声明再生塑料产品特征性能时,应按 GB/T 40006.1—2021 中 4.5 的规定进行标识。

04

含填料和/或增强材料的标识

序号6:当声明再生塑料产品中所含填料和/或增强材料时,应按 GB/T 1844.2 规定的填料和/或增强材料的符号,紧跟着其圆整至个位的含量的数字进行标识。填料和增强材料均声明时,两者标识之间以“+”连接。
例:填料/增强材料:材料符号+含量%(如GF25表25%玻璃纤维)

05

含增塑剂的标识

序号7:当声明再生塑料产品中所含增塑剂时,应按 GB/T 1844.3 规定的增塑剂的符号,加括号后进行标识。
例:增塑剂/阻燃剂:符号加括号(如(DBP))

06

含阻燃剂的标识

序号8:当声明再生塑料产品中所含阻燃剂时,阻燃剂缩略语和阻燃剂代号应按 GB/T 1844.4 的规定进行标识。

07

再生塑料及其含量以及所用再生材料中无机物含量的标识

按 GB/T 40006.1-2021 中 4.2 规定的“ REC ”作为再生塑料的代号,紧跟着其经圆整后的含量的数字,后加“/”紧跟着灰分符号 A,以及灰分表示的该再生塑料生产时所用再生材料中无机物含量的经圆整后的数字,加括号后进行标识。
以灰分表示的该再生塑料生产时所用再生材料中无机物含量,以无机物含量标称值按 GB/T 8170进行修约,以 5 为修约间隔,修约至个位数。
RECXX/AXX
XX:再生塑料含量(按5%间隔修约,如33%→35%)
AXX:所用再生料中无机物含量(灰分,按5%间隔修约)

再生塑料含量计算方法

— 4

标志

莫比乌斯环
1——标志图形样式;
2——再生塑料符号“REC”,标志图形的尺寸为 60 mm 时,“REC”字号约为 48 mm。

来源:GB/T 24021-2024《环境管理 环境标志和声明 自我环境声明(II型环境标志)》

应以同等比例缩小或扩大至需要的尺寸。

标志图形的颜色一般为绿色,也可为其他颜色。

— 5
标识和标志的标注要求
1、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再生塑料产品应按本文件要求标注标识和/或标志。
2、标识和标志宜采用印刷、喷涂、标贴或模压等方法标注在产品包装的明显位置,应清晰可见、不易脱落、不易褪变色,且不应损害产品的性能。
— 6

标准起草单位

中蓝晨光成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科聚孚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仕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塑晨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自立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无锡一惟进出口有限公司、江苏赛维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城发绿环塑业(河北)有限公司、福建赛隆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格林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同轨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太初环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贵州大学、上海前石科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广州海关技术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大港海关、宁波海关技术中心、新疆吐鲁番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深圳海关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中国计量大学、张家港海关综合技术中心、厦门海关技术中心。
— 7

标准预期作用

— 8

谁需要关注

塑料再生企业:需严格检测产品合规性,优化生产工艺。
制品生产商:确保原料符合新标,避免供应链风险。
检测机构:提供权威认证服务,助力行业合规化。
消费者:使用更安全、可持续的再生塑料产品。
图片
标准咨询,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新朋友请扫码咨询
再生塑料的标识和标志、再生塑料限用物质、再生塑料含量、再生材料性能(拉伸、弯曲、冲击等),了解更多标准或检测,请关注: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10-10
    废塑料新观察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联合国推动的全球塑料条约谈判正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在多年协商未果后,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国际协定如今似乎陷入了“原本被视为希望之光的全球塑料条约,如今却显现出愈发不确定的前景”的尴尬境地。 — 1 —主席离任引发外界担忧 据《卫报》10月7日报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负责主持塑料条约谈判的官员路易斯·瓦亚斯·瓦尔迪维索(Luis Vayas Valdivieso)确认将因“个人与职业原因”离职。他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塑料条约谈判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挑战”。 这次离任发生在8月日内瓦特别会议未能达成共识之后。此次会议原被视为推动条约迈向最终框架的重要节点,但分歧依旧严重,使得条约未来前景更加黯淡。 — 2 —分歧焦点:治理范围与优先方向 目前,国际社会在条约的方向上分成两派: 一方认为应聚焦于清理现有塑料污染和完善全球回收基础设施,以推动资源循环与技术合作; 另一方则主张对塑料生产总量设定上限,从源头限制塑料消费增长。 这场分歧反映出各国在经济利益与环保承诺之间的权衡。许多发展中国家担心严格的生产...
  • 2025-10-10
    废塑料新观察
    2025年9月,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CPRRA)陈俊青,在ChinaReplas2025第32届中国国际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介绍了CPRRA推出的DfR(Design for Recycling)可回收再生设计与PCR(Post-Consumer Recycled plastic)消费后再生塑料追溯的标准认证体系。陈俊青(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 1 —CPRRA-DfR:中国首个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CPRRA-DfR是中国目前唯一系统化的塑料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涵盖以不同塑料材料类别而制定的设计指南、测试方法、实验室检测、技术委员会、评价/认证,以及国际化对标。该体系已形成:国家标准:《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PET、HDPE);团体标准:PET、HDPE容器包装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协会文件:PP容器包装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有色、无色及白色)、PE薄膜。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以终为始”,从回收再生角度,引导上游生产企业优化塑料产品设计,避免使用难回收材料(如PVC、PETG等),控制颜色、标签、胶黏剂、附件等设计元素,提升塑...
  • 2025-10-10
    废塑料新观察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2025年10月8日,惠城环保子公司广东东粤化学科技有限公司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顺利复产并实现稳定生产。 — 1 —项目复产告捷,稳定运行与产品交付 项目团队通过多轮优化改造,成功推动复产进程。复产后,装置迅速进入平稳运行状态,所产出的塑料裂解轻油产品经第三方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并已成功发往泉州交付客户。此次交付标志着20万吨/年项目迈入产品市场化应用的新阶段,为废塑料资源化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奠定了实践基础。 项目产出的塑料裂解轻油作为绿色化工原料,可替代传统化石资源,广泛应用于化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制备等领域。该产品不仅契合“双碳”目标下石化行业对低碳、循环原料的迫切需求,也为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源头解决方案。 客户接收产品后,将用于进一步深加工,生产循环聚烯烃等高附加值材料,形成“废塑料-高附加值化工原料-循环化学材料”的完整产业链。这一模式从根源上解决了低值废塑料“处理难、污染大”的行业痛点,实现了废塑料的高效资源化与高质量循环利用。 — 2 —技术支撑...
  • toolbar
    联系电话:010-62665052
  • toolbar
    联系邮箱:huyang@gjjy55.wecom.work
  • toolbar
    toolbar
  • toolb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