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再生设计(Design for Recycling )体系6大要素和4个误区

塑料产品80%以上的环境影响是在设计阶段就确定的。可回收再生设计(Design for Recycling )是全球前端解决塑料污染的主要技术手段,也是联合国塑料公约谈判倡导的重要内容之一。未来,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相继建立技术逻辑一致、可以满足技术互认的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来应对塑料污染挑战。
— 1 —
6大要素
建立塑料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一般需具备以下6大要素:
1、以回收再生为目的是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的核心价值——可回收再生设计思想源于回收再生行业总结的经验积累,是在考虑产品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以产品消费后能够进入社会化回收流、被回收再生为目的的产品设计。
设计基础是国内现有规模化塑料回收再生工艺流程和装备技术水平,而各个塑料产品设计元素的选择和组合,最终决定了回收再生过程的能耗、水耗、经济性、生产效率和再生材料质量,是影响塑料产品循环性能的根本原因。
只有回收再生行业的专业组织才能深刻洞察不同产品设计方案在回收再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纵观全球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大多是由回收再生行业专业组织牵头开发建设。
2、设计指南是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的技术基础——建立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需要一系列符合行业实际的设计指南用于支撑产业链共识,为产品设计提供技术指导。设计指南应尽可能清晰明确且科学严谨,要基于可量化、可验证的试验测试和数据。例如:哪些材料、添加剂、颜色、标签和附件的组合是有利于回收再生的,哪些设计是不利于回收再生的。指南越明确,产品设计师越容易使用,越利于生产出易回收再生的塑料产品。
3、测试方法是设计指南的行业基础——测试方法与设计指南相辅相成,设计指南的内容是经过行业实践明确的设计原则和建议,而不能明确对回收再生产生何种影响的设计,需要测试方法予以验证,经测试的设计元素可以进一步丰富设计指南的内容。
塑料产品生产/包装技术不断升级迭代,新的设计元素,如创新材料、添加剂、标签、连接技术等是否有利于回收再生,需要科学严谨的证明其与回收再生的兼容性,或证明其在回收再生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
4、实验室是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的实践保障——任何一项新材料/新技术的成功开发与应用,都需要大量实验验证。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的建立,是以比对实验的测试方法为理论模型,用实验室设备模拟实际回收再生过程,验证不同产品、不同设计元素对回收再生的影响,用试验数据验证测试方法的准确性,为设计指南提供实践保障。
5、技术委员会是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的组织保障——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的建立需要塑料产业链全行业的共同参与和推动。从前端树脂原料、制品/包装的生产、消费品品牌及零售业的认可、到研究机构、行业组织、再到后端回收再生的实践等,需要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和技术讨论平台以消除弥合,达成一致。可回收再生设计技术委员会汇集产业链各链条企业代表,广泛听取各方反馈和发展瓶颈,针对突出问题进行讨论、寻找技术解决方案,推动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的完善。
6、专业复合型人才是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的人才保障——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的建立,涉及塑料产业链各个领域,需要专业复合型人才,既能了解高分子材料知识、产品设计和成型技术,又能了解回收再生的难点和痛点,兼顾上下游企业的关注点和利益平衡,从而建立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的技术框架和实施工具。

— 2 —
4个误区
建立塑料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应避免进入4个误区:
1、可回收再生设计评价/认证是在准确定义产品可回收再生性之后,围绕影响可回收再生性的产品设计元素展开的单一属性评价/认证,而不是针对产品设计之外多属性/多维度的综合性评价或管理体系认证。
2、以回收再生为目的,而不是迎合“不严谨宣传/误导性宣传”的工具。可回收再生设计是为了产品在消费后可以被更好的回收再生,从而实现减少塑料使用和泄露、推动循环经济。出发点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逻辑,经得起行业检验,不是为了个别企业的短期利益服务,甚至是“洗绿”。
3、设计指南编制应以规模化回收流为基础,以塑料材质划分种类,而不是以塑料应用领域来编制前端设计指南。相同用途的塑料产品或包装,可由不同塑料材料制成,而塑料回收再生是按不同材质分别进行的。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是以树脂种类/塑料材质进行划分和编制,符合塑料回收再生的实际情况。
4、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的构建需要长期技术积累,不能一蹴而就。美国APR从2009年开始展开相关工作,到2018年才获得广泛关注。CPRRA-DfR的第1个团体编制,从2019年11月份开始研发,到2022年3月31日发布,历时29个月。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是总结归纳塑料回收再生遇到的难题而建立,需要进行广泛调研,再结合实验室测试以及上下游企业反复沟通协调,不可能一蹴而就。
— 3 —
总结
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通过全产业链协同,实现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的多赢,是可持续发展、治理塑料污染的重要抓手。未来将逐步演化为治理塑料污染的政策措施。
只有具备以上6大要素,并避开4个误区的设计指南或评价体系,才是真正的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
从标准建设(含测试方法)的角度:
CRPPA-DfR发布了2个团体标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容器包装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高密度聚乙烯(HDPE)容器包装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指》;
发布了2项协会文件:《聚丙烯(PP)容器包装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无色和白色流)》、《聚丙烯(PP)容器包装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有色流)》;
执笔了1项行业标准《塑料 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通用要求》;
即将展开编制2项国家标准:《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第3部分:聚丙烯(PP)材料》《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第4部分:用于膜及软包装的聚乙烯(PE)材料》2项国家标准,即将展开编制。
从实验室建设角度:CRPPA-DfR建设并运营了中国唯一一个可回收再生设计实验室。
从评价角度:截至2025年5月,CRPPA-DfR先后为产业链14家品牌企业,审核评价了33个系列,超过70款的可回收再生设计塑料包装产品或组件。

识别二维码,即刻订阅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推荐文章
-
点击上图链接,限时免门票ChinaReplas2025(秋季)第八届塑料回收和再生“金苹果奖”评选现已进入最激动人心的阶段——公众投票通道正式开启! 历时两个月的案例征集和初筛,产品奖项共有1位卓越人物、6款优秀产品入选。它们是从众多创新实践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代表了当前中国塑料回收与再生领域的高值化应用前沿。接下来,我们将启动网络投票,诚邀广大网友与业内专家共同参与,见证这些在塑料回收与再生领域中璀璨的“金苹果”。张新功 再生行业年度影响力人物“金苹果奖”个人简介张新功,1970年5月出生,1992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加工专业,2003年获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艺硕士学位,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青岛惠城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广东东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广东东粤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劳动模范,青岛市人大代表,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入选国家第二批万人计划,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先后荣获科技部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青岛市劳动模范、民营科技发展贡...
-
备受瞩目的 ChinaReplas2025第8届中国国际塑料循环展,即将于 9 月 3 日在宁波盛大开启。这场展会汇聚了前沿技术、创新产品以及行业大咖,堪称塑料循环领域的年度盛宴,亮点满满,超级有料,不容错过!01观众登记倒计时! 锁定 5 重专属福利还没预登记的小伙伴注意啦!8 月 30 日前完成扫码注册,即可解锁观众专属 5 重福利,轻松抢占参会先机 ——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①免 50 元门票现场购票需付费50元,提前预登记直接省下入场成本,主打一个省心省钱!②精准供需对接填写再生料、设备采购等需求,组委会将为您匹配 3-5 家优质企业,1 对 1 高效洽谈,告别盲目逛展!PCR企业×改性及制品厂专属配对,ChinaReplas2025宁波抢先看:手把手帮你1V1对接③行业干货到手到场即可领取《废塑料新观察》纸质杂志 2 期,涵盖政策解读、技术趋势、市场分析,干货满满带回家! 《废塑料新观察》第 4 期:化学循环破局时!洞见产业未来,《废塑料新观察》第4期重磅发布 《废塑料新观察》第 5 期专刊方向:家电电子电器塑料循环再...
-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距ChinaReplas展会还有18天近日,上海乐橘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乐橘)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国石油集团旗下昆仑资本独家投资。本轮融资的完成标志着乐橘B轮系列融资圆满收官,为公司下一阶段战略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此前乐橘曾获中国石化、万华化学和高创投。等机构投资。乐橘塑料循环经济— 1—融资助力产业升级乐橘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聚焦乐橘核心战略,驱动产业链绿色智能升级。包含扩大智能循环包装资产规模,优化运营体系,为客户提供更高效、低碳的包装循环服务;加强绿色材料的研发创新与规模化应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践行循环经济;加大AI方向的投资,聚焦感知技术的研发,重点构建工业无人车及物流无人化方案研发,配套智能装备机器人,实现复杂场景下方案规模化落地,推进物流无人化柔性变革。 乐橘的智能循环包装业务能够帮助物流仓储领域实现绿色供应链升级,提升供应链效率;绿色材料业务将废弃物高净值化利用,为循环经济提供切实可行解决方案。智能装备机器人将推动产业链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