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7000万美元!香港邦兴建设6万吨/年塑料循环生产线

作者: 废塑料新观察
发布于: 2025-05-29 09:32
分类: 行业资讯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报名
5月25日,第十八届西博会重要配套活动——第十三届中国西部投资说明会暨经济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内江市东兴区香港邦兴(内江)新能源电池循环利用再制造项目成功签约。该项目由香港邦兴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规模达7000万美元(约合5亿人民币),用地50亩。项目一大亮点是建设年产6万吨塑料产品循环再生产线,这将对塑料循环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图片
香港邦兴(内江)新能源电池循环利用再制造项目签约现场 图源:最内江
— 1 
项目概况
除塑料产品循环再生产线外,项目还规划建设年产4万吨金属产品回收利用产线及年拆解2万吨锂电池产线,通过构筑“塑-金-电”循环产业链,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该项目作为外资项目,将打造成为港资西进示范项目,构筑粤港澳—成渝双圈产业协作新通道,助力四川省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动发展。
近年来,东兴区在循环经济领域持续发力。作为全国首批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东兴区已先后引进7个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项目,现有内江邦兴、中再生等7户循环经济规上企业,2023年实现产值5.7亿元,废旧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体系已初步建立。
此次香港邦兴(内江)新能源电池循环利用再制造项目的成功签约,将进一步推动东兴区乃至整个成渝地区塑料循环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对行业内资源整合、技术提升及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 2 
内江市邦兴
内江市邦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2月12日,是一家专注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港澳台法人独资企业(香港邦兴国际集团公司投资设立,注册资本 600 万美元)。注册地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中国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内,该园区为国内领先的再生资源产业集群园区。公司主要业务涵盖危险废物利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及再生资源加工销售,2023年处理来料3800吨并实现产值5000余万元,2024年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ChinaReplas2025,把脉行业趋势


点击上图进入小程序,报名大会
主题: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的来临
时间:2025年9月2日

大会包括多个专业论坛:

1.PlasFuture2025第二届塑料污染防治与回收再生论坛

主题:政策突破背景下的产业突进

主要探讨中国政策的实质性改变与配套落地方案,分析结束塑料污染公约中可能涉及的国家责任以及企业应该做出的预先准备。
2.GGF-Replas2025再生装备再生材料出海论坛

主题:中国塑料回收再生行业的第3次全球化

讨论塑料回收再生全球形势,中国再生材料与再生装备的比较优势和出海路径与优秀的典型案例。(与国际机构合作、国际专家为主)

3.ChinaReplas-Mix2025家电汽车硬质混合塑料循环论坛

主题:原级循环项目建设
探讨家电、汽车原级循环的产业机会,分析技术升级带来的效率改变,讨论已经进行产业投资改性企业进入逻辑与投资案例。


4.Chem-RePlas2025第三届废塑料化学循环论坛(热裂解方向、溶解、非PET解聚) 
主题:成熟的技术与成功的项目
5.PRI-Replas2025第四届“无为”塑料循环投融资论坛

The 4th Plastics Recycling Investment Forum

主题:一级半市场的机会

讨论行业大机会来临,政策实质性改变,将来带资本的大规模投入的路径和案例,讨论优秀PCR企业和资本共舞的基础建设与能力升级。

信息咨询,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新朋友请扫码

咨询电话:18901309935

图片
废塑料新观察|解锁深度价值

月刊,即刻订阅

✅ 月刊:1期/月深度专题,打造行业前瞻智库,引领废塑料行业战略新方向!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09-12
    废塑料新观察
    杜欢政个人简介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特聘教授 国家发展循环经济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CPRRA)会长 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 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浙江)院长 ChinaReplas报告主题用大视野、大思维、大战略,重新透视中国塑料回收和再生行业 报告精选杜欢政会长指出,中国塑料回收行业正处于 “世代转换” 期,需以 “大视野、大思维、大战略” 重塑发展路径。 中国塑料回收与再生行业正面临深刻的“世代转换”,旧有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要求,内外压力交织。内部挑战包括低回收率(仅20%左右)、技术瓶颈和高值化再生需求迫切;外部则受到国际政策(如欧盟包装新规、碳关税CBAM)、国内“双碳”目标、循环经济五年5万亿产值目标、ESG与绿色供应链等多重驱动。 必须跳出传统“末端治理”思维,以大视野、大思维、大战略重新审视行业。大视野要求将塑料回收纳入国家双碳战略、资源安全与产业竞争力框架;大思维强调从“回收环节”转向“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价值链...
  • 2025-09-12
    废塑料新观察
    在可持续发展议程快速推进的当下,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环境难题。据联合国环境署数据,每年有超过3亿吨塑料废弃物产生,而其中80%以上未被回收,最终进入自然环境、焚烧或填埋系统。与此同时,对可持续塑料解决方案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对再生塑料的需求将超过供应2500万至3500万吨,对新兴塑料回收模式形成巨大拉动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海湾国家(GCC)正积极布局循环经济,力图以化学回收为突破口,将原本被视为“负担”的塑料废弃物,转化为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原料和经济增长点。这一战略不仅契合本地区经济多元化的国家愿景,更有望使海湾地区成为“连接东西的循环经济桥梁”。 — 1 —战略地位与产业基础:海湾国家化学回收的天然优势1. 世界级石化能力:延伸价值链的最佳场景 海湾国家,尤其是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长期以来构建了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基础的强大石化工业体系。根据GPCA数据,塑料及相关化工行业在部分GCC国家的GDP占比可达6%以上,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这一工业基础为化学回收提供了天然“嫁接”...
  • 2025-09-12
    废塑料新观察
    2025年8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利用贸易遏制塑料污染》(Mobilising trade to curb plastic pollution)报告,指出贸易在终结塑料污染中起到关键作用。塑料在推动全球各行业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环境、经济和社会成本却在不断攀升。如今,塑料污染已演变为一场系统性、跨国界的危机,其对废弃物管理能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尤为突出。— 1 —塑料贸易与污染现状2023年,全球塑料产量达到4.36亿吨,贸易额超过1.1万亿美元,占全球商品贸易总额的5%,超78%的塑料制品参与国际贸易,贸易量达3.23亿吨。塑料虽有力驱动全球各行业增长,却让地球环境和生态付出沉重代价。人类迄今生产的塑料中有75%沦为废弃物,最终大多流入海洋和生态系统,造成超1.5万亿美元环境社会成本。塑料污染导致每年至少1400种野生动物受负面影响。全球98%的塑料来源于化石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且塑料废弃物常跨境流动。报告强调,这类污染正威胁粮食安全与人类健康,对应对能力薄弱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沿海地区造成的冲击尤为严峻。Ocean I...
  • 联系电话:010-62665052
  • 联系邮箱:huyang@gjjy55.wecom.work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