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金发、国恩···18家改性巨头年报揭秘,谁在引领再生材料浪潮?
编者按
改性塑料行业在 2024 年展现出多元发展态势,头部企业业绩分化。部分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脱颖而出,但也有企业面临利润下滑困境,整体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 面,而绿色发展与技术创新成为破局关键。
董 编
材料学专业 回收再生编辑;超千篇文章,用文字展现行业“魔力”。欢迎提供行业新闻和动态,讨论专业问题
万华化学
2024 年,万华化学实现销售收入 1,820.69 亿元,同比增加 3.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0.33 亿元,同比下降 22.49%。
万华目前已形成产业链高度整合、深度一体化的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兴材料产业集群,通过持续加大技术创新、不断拓展国际化布局、深化构建卓越运营体系,公司持续快速发展。
再生材料领域:万华化学通过物理&化学多重回收路径开展塑料回收循环业务。在物理回收聚碳酸酯业务上,万华化学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以饮水桶、板材和车灯废弃制品为源头,根据终端客户的需求,定制化开发不同PCR含量的PC改性材料,可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及消费品领域,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实现减碳目标。万华化学还致力于聚碳酸酯化学回收技术的开发,与物理回收相互补充,实现更多品类废弃聚碳酸酯制品的高值化循环利用。特别地,针对汽车行业塑料循环回收利用的政策和市场趋势,万华化学已推出不同PCR含量的改性rPC、rPP和rPA12材料,应用于汽车车灯壳体、仪表板、保险杠、管路系统等。
金发科技
2024年,金发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05.14亿元,同比增长26.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5亿元,同比增长160.36%。
作为金发科技的核心业务板块,改性塑料在2024年实现突破性增长,全年产成品销量达255.15万吨,同比增长20.78%,创下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320.75亿元,同比增长18.95%。其中,环保高性能再生材料全球销量达到28.59万吨,同比增长7.44%,展现出绿色低碳产品的稳健发展态势。
再生材料领域:金发科技自主研发的“AI分选 + 绿色清洗”技术,使HDPE瓶片纯度提升至99.9%,达到FDA食品级标准,成功突破个人护理级再生塑料量产的技术瓶颈。在回收网络建设上,金发科技国内覆盖25个省份,海洋塑料回收量同比激增超500%;西班牙一期基地投产,年处理能力超1万吨,完善的全球回收体系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公司积极推动绿色智造,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围绕废旧塑料回收、全生命周期管理与低碳材料解决方案展开深度联动,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电工、消费电子与包装等领域。
国恩股份
2024年,国恩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92.20亿元,同比增长10.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6亿元,同比增长45.18%。
依托有机高分子材料改性配方创新设计和工艺技术持续优化,国恩股份已实现从通用改性材料到高端特种材料的矩阵化迭代升级,产品种类涉及 PP、PS、ABS、PC、PA、PPA、PEEK 及其他特种材料。
再生材料领域:通过深度开发并完善可发性聚苯乙烯(EPS)化学回收技术,国恩股份重点布局环保可回收 EPS 产品,目前公司该类产品已通过 TUVPCR、NSF ISCC、intertek RCS2.0、UL2809、UL EN15343 等相关认证并已实现批量生产,真正实现产业可持续闭环发展。
普利特
2024年,普利特实现营业收入为83.14亿元,同比下降4.54%;归母净利润为1.41亿元,同比下降69.86%。
普利特深耕改性复合材料行业三十多年,已成为改性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上海青浦、上海金山、浙江嘉兴、重庆铜梁、湖北武汉、广东佛山、美国南卡州等共 11 个新材料生产制造基地,其中在建基地 5 个,预计年产能达到 71 万吨。
再生材料领域:普利特继续加大投入,整合了中美两地的资源以及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形成了完整的低碳材料解决方案,陆续开发了多梯度全系列的低碳再生材料产品,并广泛地推广到各主流车企的内外饰及动力系统零部件中,多个系列的低碳产品已获得高端主机厂认可,已经或即将在多个主流车型的零部件中实现量产。
会通股份
2024年,会通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0.88亿元,同比增长13.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增长32.04%。
会通股份主要从事改性材料、特种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化、功能化的材料整体解决方案,是国内规模最大、客户覆盖最广的改性材料企业之一。在改性材料领域,公司拥有以聚烯烃、聚苯乙烯系列为主的改性材料产品。
再生材料领域:通过全生态链打造可再生低碳PP、ABS、PC等系列化材料,会通股份全面推进PCR产品全产业链布局,已在华东、华南区域分别与上游PCR企业合资建立了生产基地,持续扩大PCR改性材料使用,覆盖了桶料PP、黑色PP、灰白HIPS,灰白ABS、黑色ABS等PCR材料,并在家电、汽车、电动车等行业中实现应用。目前,公司合资建立的生产基地广东钟银塑料有限公司年产能10万吨,会峰环境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年产能5万吨。通过与主机厂的紧密合作,实现家电端到端循环、汽车“Car To Car”循环模式的全价值链回收拆解,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推动行业绿色发展。
道恩股份
2024 年,道恩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53.01亿元,同比增长 16.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 0.67%。
作为以弹性体为特色的,绿色轻量化高分子复合新材料公司,道恩股份为客户提供弹性体、改性塑料、色母粒、聚酯材料解决方案。产品主要应用在汽车交通、家电通讯、医疗卫生、航空航天、大消费、新能源等领域。
再生材料领域:道恩股份大力开发 PCR 材料,并持续践行低碳创新。2024 年 12 月,道恩股份与海尔共同成立了青岛海尔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环保材料的研发与应用。道恩股份积极参与再生循环 PCR 技术标准制修订,进行 6 项国际标准提案、发布 7 项国内标准。
聚石化学
2024年,聚石化学实现营业收入 40.80亿元,同比上升 10.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亿元,同比下降 926.31%。
聚石化学围绕改性塑料业务,向产业链上游布局石化材料和精细化工,向下游拓展应用产品,提升产业基地经营效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同时坚持研发投入,持续创新,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深耕改性塑料行业多年,改性塑料粒子及制品主要应用于节日灯饰、汽车、新能源电池、家电、光学显示、电线电缆、医疗卫生等领域。
再生材料领域:公司100%持股湖南宏晔新材料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回收资源再生利用,配置完善的清洗、提纯、造粒产线,多道工序提升产品纯净度,均化造粒,获得高品质的再生聚碳酸酯粒子,年产量达40000吨。
同益股份
2024年,同益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30.75亿元,同比下降 5.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51.91 万元,同比下降 466.74%,
作为中高端化工及电子材料供应链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商,公司通过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满足客户对材料应用品质、速度、成本、结构设计和创新的需求,从而实现产品销售。公司销售的产品为中高端化工及电子材料,主要应用于手机及移动终端等消费类电子、智能家电、汽车、新能源、5G 行业、芯片以及显示面板等领域品牌客户产品的零部件、功能件、结构件或外观件。
再生材料领域:报告暂未披露。
南京聚隆
2024年,南京聚隆实现营业收入23.8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0.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33.97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6.25%。
南京聚隆主要从事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应用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高性能改性塑料,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碳纤维复材结构件及零部件制造与整机装配,生物基资源循环塑木型材,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高铁及轨道交通、通讯及电子电气、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医疗健康、环保建筑工程等领域。
再生材料领域:面对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需求,南京聚隆积极节能降碳,大力开发高性能绿色材料。其中,循环再利用改性材料(PCR)已得到宝马、斯特兰蒂斯的认可。
银禧科技
2024年,银禧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20.22 亿,较去年同期增长 21.38%,其中改性塑料产品较去年同期增长17.77%;归母净利润为0.51亿元,同比上涨90.33%。
银禧科技创立于 1997 年,是一家集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通用树脂、工程树脂以及超高性能树脂三大类别材料的改性加工依旧为公司的核心业务。
再生材料领域:通过对消费后再生塑料进行改性,银禧科技开发出环境友好,满足EPEAT 认证,性能多维度可调的PCR 材料及应用于市场。报告披露,目前已完成 UL2809 和碳足迹环保认证,拿到 ABS、PC/ABS、PC三张 CPR UL 黄卡,暂未大批量量产。
沃特股份
2024年,沃特股份实现营业收入为18.97亿元,同比上升23.45%;归母净利润为 3660 万元,同比上升520.7%。
沃特股份主产品主要包括特种及新型工程高分子、高性能复合材料、碳纤维及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含氟高分子材料。公司产品已应用在电子、家电、光伏、半导体、医疗、办公设备、通讯、汽车、电气、储能等领域。
再生材料领域:报告暂未披露。
杰事杰
2024年,杰事杰实现营业收入为18.10亿元,同比上涨19.51%;归母净利润为0.53亿元,同比上涨5.05%。
杰事杰是一家以塑料改性技术研发为核心,通过生产、销售改性塑料产品实现盈利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秉承“材料替代”的战略思想,定位于客户选材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通过为客户提供“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等材料替代方案,为客户提供符合满足各种性能指标要求的改性塑料产品。
再生材料领域:报告暂未披露。
美联新材
2024年,美联新材实现营业收入 17.30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7.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581.12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68.85%。
美联新材是一家覆盖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与新能源业务的公司。其中:高分子材料业务主要从事高分子复合着色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客户提供塑料着色一体化解决方案。
再生材料领域:报告暂未披露。
聚赛龙
2024年,聚赛龙实现营业收入 17.10 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 15.74%,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847.77 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 3.57%。
聚赛龙是一家专业从事改性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改性通用塑料、改性工程塑料、改性特种工程塑料及其他高分子材料等产品,并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工业、电子通信、医护用品等领域。
再生材料领域:聚赛龙取得 PCR认证产品 15 个,涵盖 PP、PC、PET、PA 等主要塑料种类。未来聚赛龙将持续聚焦“环保化、功能化、轻量化”技术方向,通过完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品测试与认证”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加速推进轻质高强材料、环保再生改性塑料等前沿技术产业化,致力于成为具有竞争力的高分子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材料支撑。
禾昌聚合
2024 年,禾昌聚合实现营业收入16.13 亿元,同比增长13.84%;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1 亿元,同比增长4.39%
禾昌聚合主要从事改性塑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各种经改性的塑料粒子和塑料片材等,主要有 PP 内外饰、ABS 系列、PC/ABS 系列、PA 系列、LGF 系列、PBT/PET 系列、免喷涂等系列,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消费及电子电器等领域。
再生材料领域:2024年,公司布局生物基仿织物材料和HCRP(禾昌聚合循环材料统称)循环材料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增长。公司的 HCRP 产品可广泛用于包装、汽车材料、家具用品、电子产品领域。
江苏博云
2024 年,江苏博云实现营业收入 6.45亿元,同比上升 27.37%;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 1.41亿元,同比上升 22.24%。
江苏博云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和稳定的质量,与世界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成为全球改性塑料行业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
再生材料领域:PCR再生改性材料已实现部分量产,使用部分或全部 PCR原料替代现有全新料,性能保持不变。公司将继续探索使用再生塑料材料,降低环境影响。
科拜尔
2024年,科拜尔营业收入4.54亿元,同比增长16.73%;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增长7.25%。
科拜尔主要从事改性塑料和色母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的产品能够广泛运用于家用电器、日用消费品、汽车零部件等诸多领域。其中,客户主要聚焦于家电领域,涵盖了四川长虹、美的集团、TCL、惠而浦、海信集团等知名企业。
再生材料领域:报告暂未披露。
奇德新材
2024年,奇德新材营业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22.20%;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09亿元,同比增长8.13%。
奇德新材是一家立足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新材料领域,专业从事环境友好、功能性高分子改性塑料及其制品的高新技术企业。聚焦新能源汽车、高端家电、低空经济等领域,紧抓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高端化、快速迭代化的发展机遇,在下游行业中积累了一批优质的客户,公司客户大多是行业内知名企业。
再生材料领域:目前正以轻量化及高强度的汽车专用工程塑料,GRS 环保回收材料、碳纤维材料及制品等主要方向作为自主研发主轴,不断创新,扩大产品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以上企业如有遗漏,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补充。)
再生塑料系列国家标准进展
序号 |
标准计划编号 |
标准名称 |
预审查时间 |
1 |
2023-0901T-HG |
塑料 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通用要求 |
2025 年4月 |
2 |
20241703-T-606 |
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
|
3 |
20241696-T-606 |
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第2部分: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 |
|
4 |
20241693-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 第4部分:聚烯烃混合物材料 |
2025 年5月 |
5 |
20232461-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 第10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材料 |
|
6 |
20241694-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 第12部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 |
2025 年6月 |
7 |
20241698-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 第13部分:聚苯醚(PPE)材料 |
|
8 |
20241700-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
2025 年5月 |
9 |
20241692-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第2部分:聚苯乙烯(PS)材料 |
|
10 |
20241695-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
2025 年5月 |
11 |
20241701-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 第2部分:聚丙烯(PP)材料 |
|
12 |
20240594-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 可追溯性和环境因素评估指南 |
2025 年5月 |
13 |
20232459-T-606 |
塑料 再生塑料色差的测定 |
2025 年6月 |
14 |
2023004757 |
用于不同塑料加工工艺的机械再循环聚丙烯(PP)再生塑料和聚乙烯(PE)再生塑料的测试和表征 |
2025年10月 |
标准咨询,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新朋友请扫码咨询

周报/月刊,即刻订阅
✅ 周报:“废塑料新观察”每周日发布,“再生PET新视界”每周一发布,一周聚焦,深度剖析行业热点与趋势!
2025年1月刊
2025年2月刊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推荐文章
-
编者按通过引入质量守恒材料方法,英国政府不仅为塑料包装税的实施提供了更灵活的计算方式,还进一步推动了化学回收技术的应用,为塑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彭主编: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7年塑料回收再生经验,文章信息咨询或讨论,提供行业信息,欢迎随时联系哦~为实现更广泛的再生塑料使用,英国政府计划从2027年4月开始,采纳质量守恒材料(Mass Balance Approach,MBA)作为再生含量的计算方法。质量守恒材料方法是一种监管链模型,允许企业在再生材料与原生材料混合的情况下,通过质量平衡来核算再生含量。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化学回收技术,因为化学回收的产物通常与原生材料混合,难以通过物理方式追踪再生材料。 — 1 —背景信息 自2022年4月1日起,英国政府对再生塑料含量低于30%的塑料包装征收塑料包装税(PPT),税率在2025年4月1日调整为每吨223.69英镑。这一政策旨在推动企业更多地使用再生塑料,减少对原生塑料的依赖,从而降低塑料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 2 —质量守恒材料方法的优势 推动化学回收技术:化学回收技术可以处理更...
-
编者按2025年,“十四五”“十五五”交汇之际,我国废塑料行业迎来了重要的政策与法律节点。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即“固废十条”),随后今年1月的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与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再次提及。这一举措表明,“固废十条”已成为2025年的确定任务。而此次发布的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与“固废十条”共同构成了废塑料行业最顶层的法律体系。董 编 材料学专业 回收再生编辑;超千篇文章,用文字展现行业“魔力”。欢迎提供行业新闻和动态,讨论专业问题2025 年 4 月 27 日,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草案,其公开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体系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也为废塑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最顶层的法律遵循。 生态环境法典的编纂,是通过对现行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集成升华,编纂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系统规范协调的生态环境法典,是一项系统工程。 — 1 — 生态环境...
-
编者按再生塑料的颜色是由其组成成分、加工工艺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当塑料在回收和再加工过程中,由于原料来源复杂(可能包含不同批次、不同种类的废弃塑料),以及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剪切力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颜色的不均匀。 目前,我国再生塑料领域尚无色差相关标准可依。彭主编: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7年塑料回收再生经验,文章信息咨询或讨论,提供行业信息,欢迎随时联系哦~根据国标委发〔2023〕63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第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塑料 再生塑料色差的测定》国家标准制订项目(项目编号为20232459-T-606)已正式立项,项目计划时间为2023年-2025年。 《塑料 再生塑料色差的测定》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点击链接查看:再生塑料的色差:黄色指数、白度以及ΔE 为确保该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工作程序,需对标准规定的条件进行验证试验。标准牵头单位中蓝晨光成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已组织 6 家实验室对 8 种样品开展验证试验。目前,试验仍在进行中,数据尚未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