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 10 条下,塑料污染治理该如何实施?

作者: 废塑料新观察
发布于: 2025-03-31 09:40
推进制定“固废十条”,最近陆续又有一些新进展。
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官宣”之后,今年1月的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和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再次提出要“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显示这项工作已是2025年的确定任务之一。
此外,2月14日,由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和固体司牵头,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战略专家座谈会也在北京成功召开,为科学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提供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仍将继续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共同推动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工作。
— 1 

连续三次重量级会议

都提到了“固废十条”
“固废十条”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是在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2025年要抓好九大重点任务,其中之一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而在这一部分的表述中,就包含了“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XX行动计划”,是一个让环保人浮想联翩的词语。此前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合称“三大十条”,曾经给环保行业带来巨大的利好,造就了整个行业的“黄金十年”。
如今,即将出台的“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会不会又是一个“固废十条”,重新上演当年“三大十条”的好戏?也非常让人期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官宣”后,随后的两次重量级会议,又都提到了这个计划。
今年1月14日,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25年生态环境重点工作之一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任务之一则是“创新开展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这里面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推动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
大家知道,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是生态环境部一年中最重要的会议之一,起着总结上一年工作、部署下一年任务的重要作用。能够在这个会议中被列入重点工作名单,说明“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已经被生态环境部“挂号”了,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
到了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中,又提到了要“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三次的重量级会议,都提到了要“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充分说明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同时,这也透露出一个信号——制定“固废十条”,已经是2025年的确定任务之一。
— 2 
固管中心与固体司牵头
前期调研工作开始
除了连续三次会议释放信号,过去几个月中,“固废十条”的制定工作又有什么具体的新进展?
还真有。
2月14日,一场主题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战略专家座谈会”的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
▼图片来源:中国固废化学品管理

会议由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主任李文强主持,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郭伊均、副司长温雪峰参加会议并讲话。
生态环境部固体司综合处、固体处和危废处的负责同志和相关人员,以及固管中心相关人员都参加了这场座谈会。
从这份参会名单上,也能大概猜测出此次会议的主题。无论是固管中心,还是固体司,以及它所属的固体处和危废处,都与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密不可分。生态环境部要制定“固废十条”,主要工作肯定也是由这些单位来承担。
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吕忠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常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会泉、清华大学教授温宗国、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赵凯等8位来自政学研各界的高级别专家,围绕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工作建言献策。
专家们说了什么?首先,他们肯定了最近几年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的成绩。党中央高度重视固体废物治理工作,通过系统谋划、全面部署、强力推进相关领域改革,推动我国固体废物治理取得历史性突破。
其次,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固体废物治理已进入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阶段。
因此,科学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必须准确研判当前形势,牢牢把握正确目标方向,不断创新思路和手段,以务实举措解决现实问题。
这句话,透露出了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科学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
随后,与会专家结合专业领域实践,从政策、法律、科技、财税、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表示,下一步,他们还将继续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共同推动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工作。
总的来说,这次会议透露出几条信息:

1、制定“固废十条”,主要工作将由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和固体司牵头;
2、政策制定的前期调研工作已经开始;
3、未来,生态环境部还将继续听取各方意见。
可以预见,未来,生态环境部肯定还会继续扩大调研的范围,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凝聚共识。(信息来源:环保圈)

信息咨询,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新朋友请扫码咨询:



图片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08-09
    废塑料新观察
    2025年7月23日,中国合成树脂塑料循环利用分会(CPRRA)常务副会长 王旺在广东省肇庆市举办的“首届塑料回收再生经营管理座谈会暨工信部《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宣贯会(肇庆日杂电子电器塑料专场)”上,以“PCR企业经营管理思考”为主题发表演讲。42家头部企业聚首肇庆,塑料回收再生经营峰会暨工信部规范企业宣贯会圆满落幕— 1 —跨界企业秀回收-再生-应用,跨界发展成主流王会长指出,不同企业各有其独特之处。通过深入研究企业案例,我们能够汲取诸多有益经验。基于此,王会长率先分享了众多跨界企业的创新实践案例。这些企业通过在回收、再生以及应用等环节的跨界探索与发展,都在各自的细分领域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塑料循环利用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例如: 日本GET公司打造了电子电器废塑料全自动化连锁工厂,极大的节省了人工成本。 广东丽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全品类的从回收到终端产品的废塑料循环利用体系。 浙江宝塑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则凭借其在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废旧塑料回收、再生和高端塑料改性...
  • 2025-08-09
    废塑料新观察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倒计时24 天瑞纽宝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坐落于素有“尧帝故里”、“荷花之乡”美誉的淮安金湖经济开发区,占地180亩,厂房面积78000平方米。公司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来源于消费后的塑料制品、消费后的纺织品等,年产再生特种高分子新材料30万吨,产品广泛应用于包装行业、汽车工业和家用纺织品等领域,是再生塑料行业“新质生产力”的标杆企业。 RNB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is located in the Jinh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of Huai'an City, which is renowned as the "Hometown of Yao Emperor" and the "Hometown of Lotus". The company covers an area of 180 mu, with a factory space of 78,000 square meters.The main raw materials for its production come from post-consumer plastic products and post-consumer textiles, etc. It has an annual output of 300,000 tons of recycled special high molecular new materia...
  • 2025-08-09
    废塑料新观察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倒计时 24 天2025 年 8 月 8 日,嘉禾聚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潍坊低碳循环新材料项目正式投产。作为嘉禾聚能首个建成投运的产业化项目,其顺利落地意义重大。它标志着我国废塑料化学循环利用产业化实践迈出关键一步,为推动资源高效利用与绿色制造提供重要示范,也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贡献了产业化落地的中国方案 。 项目投运推杆启动仪式— 1—项目投产,开启废塑料循环产业化新征程潍坊项目位于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 89 亩,总投资 4.5 亿元,由嘉禾聚能与中材节能共同投资建设。项目总设计产能为 6 万吨 / 年塑料油,分两期实施,一期 3 万吨装置于 2024 年 11 月启动建设,并于 2025 年 8 月进入试运投产阶段。 全面达产后,项目预计年资源化利用废旧塑料可达 10 余万吨,有效提升区域再生资源利用能力;协同减少碳排放超过 10 万吨,有力支撑 “双碳” 目标战略推进和 “无废城市” 建设;年产值将超过 4 亿元,为区域绿色产业集群建设注入新动能。 厂...
  • 联系电话:010-62665052
  • 联系邮箱:huyang@gjjy55.wecom.work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