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院农食所 李强:回收料≠再生料,73号文不构成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行业准入障碍

作者: 废塑料新观察
发布于: 2025-10-09 10:41
2025年9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标准化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 李强,在ChinaReplas2025第32届中国国际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以“食品用再生塑料的思考——从监管角度”为主题发表演讲,系统阐述了对食品用再生塑料全链条监管的见解。他重点介绍了我国食品相关产品的风险管理措施,并就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的管理提出了建议,为再生塑料合规应用夯实了监管技术基础。


李强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标准化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


— 1 
我国食品相关产品的监管框架与法律依据
我国食品相关产品的范围主要包括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洗涤剂、消毒剂,以及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涉及13类材质、500多种产品,有8万多家生产企业,食品相关产品“种类多、企业多、应用广”,而材质更是种类复杂、安全属性多和产业链多样。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七条、第四十一条、第五十二条)和《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生产者、销售者对其生产、销售的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负责。
对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等具有较高风险的食品相关产品,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规定实施生产许可(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一条)。
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在2024年10月发布的《关于推进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实施意见》
  • 到2025年底,对所有实施生产许可证、强制性认证管理的产品开展质量安全追溯。

  • 到2027年底,对生产许可证、强制性认证管理以外,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并有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的重点工业产品开展质量安全追溯。

李强,完整演讲视频回放

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动态管理机制、主要管理手段、生产许可、企业生产条件(如关键生产工艺和设备、检验设备等)、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等更多相关内容,可观看现场演讲视频回放。

点击下方二维码,观看

李强,视频回放

ChinaReplas2025第32届中国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暨第8届中国国际塑料循环展在宁波圆满落幕,为了将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废塑料新观察将连续更新嘉宾的精彩演讲内容,欢迎读者们持续关注。

— 2 
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的管理
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是一种新的产品品种,在中国要落地相关法规,最核心的是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七条、第九十三条、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要求进行安全性评估,审批之后才能进行生产。

欧盟对EREMA MPR技术评估标准

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是技术趋势,中国最终也会落地相关法规:
— 3 
回收料≠再生料
73号文不构成再生塑料行业准入障碍
再生塑料为什么不能用于食品接触?
根据2018年发布的《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实行告知承诺有关事项的通知》(市监质监〔2018〕73号),行政审批机关的告知内容包括“不应使用回收料进行生产”
这一要求体现了国家对食品接触材料中禁止使用回收塑料的一贯监管立场。该政策最早可追溯至原卫生部发布的《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8号,已于2010年12月废止),其中第七条规定:“凡加工塑料食具、容器、食品包装材料,不得使用回收塑料。”该办法的废止并非放松对回收料的监管,而是由于2009年《食品安全法》的实施,监管职责有调整。尽管如此,国家对于食品接触材料中使用回收料的态度始终未变,即不应使用。

相关文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回收料≠再生料!“回收料”与“再生料”在定义、来源及加工工艺上存在本质区别。因此,73号文中“不应使用回收料进行生产”的表述,并不构成对再生塑料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的行业准入障碍。
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是一种新的产品品种,其合规应用需依托科学的技术支撑与完善的制度保障。当前,我国已建立相应的审批机制,应依据《食品安全法》及相关配套法规,按程序开展安全性评估与行政许可。
因此,推动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的合规应用,关键在于为其确立合法、清晰且可执行的身份定位,并实现标准、评估与监管的制度化衔接。
— 4 
推动再生塑料落地应用
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回收料的可靠回收是重要前提,建议实行“一企一工艺一审批”制度重点审查生产过程、控制参数、终产品质量要求、标签标识等。
再生塑料全过程控制是持续合规的前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进货查验的重要依据。从技术层面希望尽快实现食品塑料实现原级回收利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标准化研究所在积极推动再生塑料落地应用,包括:
(1)开展国外再生塑料监管研究
(2)开展再生塑料生产过程检查方法研究
(3)开展使用再生塑料生产塑料制品生产过程检查研究
(4)开展再生塑料生产使用全程追溯研究

图片

信息咨询,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新朋友请扫码

电话:18901309935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10-10
    废塑料新观察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联合国推动的全球塑料条约谈判正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在多年协商未果后,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国际协定如今似乎陷入了“原本被视为希望之光的全球塑料条约,如今却显现出愈发不确定的前景”的尴尬境地。 — 1 —主席离任引发外界担忧 据《卫报》10月7日报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负责主持塑料条约谈判的官员路易斯·瓦亚斯·瓦尔迪维索(Luis Vayas Valdivieso)确认将因“个人与职业原因”离职。他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塑料条约谈判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挑战”。 这次离任发生在8月日内瓦特别会议未能达成共识之后。此次会议原被视为推动条约迈向最终框架的重要节点,但分歧依旧严重,使得条约未来前景更加黯淡。 — 2 —分歧焦点:治理范围与优先方向 目前,国际社会在条约的方向上分成两派: 一方认为应聚焦于清理现有塑料污染和完善全球回收基础设施,以推动资源循环与技术合作; 另一方则主张对塑料生产总量设定上限,从源头限制塑料消费增长。 这场分歧反映出各国在经济利益与环保承诺之间的权衡。许多发展中国家担心严格的生产...
  • 2025-10-10
    废塑料新观察
    2025年9月,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CPRRA)陈俊青,在ChinaReplas2025第32届中国国际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介绍了CPRRA推出的DfR(Design for Recycling)可回收再生设计与PCR(Post-Consumer Recycled plastic)消费后再生塑料追溯的标准认证体系。陈俊青(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 1 —CPRRA-DfR:中国首个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CPRRA-DfR是中国目前唯一系统化的塑料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涵盖以不同塑料材料类别而制定的设计指南、测试方法、实验室检测、技术委员会、评价/认证,以及国际化对标。该体系已形成:国家标准:《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PET、HDPE);团体标准:PET、HDPE容器包装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协会文件:PP容器包装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有色、无色及白色)、PE薄膜。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以终为始”,从回收再生角度,引导上游生产企业优化塑料产品设计,避免使用难回收材料(如PVC、PETG等),控制颜色、标签、胶黏剂、附件等设计元素,提升塑...
  • 2025-10-10
    废塑料新观察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2025年10月8日,惠城环保子公司广东东粤化学科技有限公司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顺利复产并实现稳定生产。 — 1 —项目复产告捷,稳定运行与产品交付 项目团队通过多轮优化改造,成功推动复产进程。复产后,装置迅速进入平稳运行状态,所产出的塑料裂解轻油产品经第三方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并已成功发往泉州交付客户。此次交付标志着20万吨/年项目迈入产品市场化应用的新阶段,为废塑料资源化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奠定了实践基础。 项目产出的塑料裂解轻油作为绿色化工原料,可替代传统化石资源,广泛应用于化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制备等领域。该产品不仅契合“双碳”目标下石化行业对低碳、循环原料的迫切需求,也为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源头解决方案。 客户接收产品后,将用于进一步深加工,生产循环聚烯烃等高附加值材料,形成“废塑料-高附加值化工原料-循环化学材料”的完整产业链。这一模式从根源上解决了低值废塑料“处理难、污染大”的行业痛点,实现了废塑料的高效资源化与高质量循环利用。 — 2 —技术支撑...
  • toolbar
    联系电话:010-62665052
  • toolbar
    联系邮箱:huyang@gjjy55.wecom.work
  • toolbar
    toolbar
  • toolb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