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推出面向报废汽车塑料的“化学分选”新工艺:去杂率>99%、规划350 吨/年试点

本田汽车公司报废车辆回收流程图
本田(Honda)宣布开发出一种用于报废汽车(ELV)塑料的新型“化学分选”技术:通过溶剂选择性溶解树脂、配合粗网过滤+离心去除金属嵌件、橡胶碎片与玻纤等固体杂质,实现高纯度树脂回收。官方给出的指标显示,固体杂质的分离效率由约80%提升至>99%;公司在日本规划建设350 吨/年能力的试点设施,2026 年底完成验证、约 2029 年导入实际应用。
核心机理:先将目标塑料在配方溶剂中溶解,使非塑料固体杂质保持不溶,随后通过粗孔径过滤拦截毫米级污染物,并以离心去除微米级细颗粒,避免了细网滤材易堵的问题;流程支持连续化运行与放大。
材料品质:该法在树脂降解温度以下操作,可抑制降解;回收物可以颗粒(pellet)形式排出,利于在汽车零部件中再利用,并契合闭环回收目标。
在回收版图中的定位:从工艺学角度,它更接近溶剂选择性溶解/溶剂净化(dissolution/purification)——改变的是聚合物的物理状态而非化学键,不同于解聚(如尼龙单体化)或热裂解/油化这类“化学回收”路线。
本次发布:化学分选去杂,面向含玻纤、金属嵌件、橡胶附件的复杂汽车塑料,强调规模化与经济性。
既有合作:
与出光兴产开展 ELV 塑料闭环回收示范,其中关于化学回收为油品再利用的路线已启动联合验证。
与东丽(Toray)联合,以亚临界水更高效、更低影响地将回收尼龙单体化,服务工程塑料闭环。
由此可见,本田正并行推进溶剂净化→材料级再生与解聚/转化→原料级再生两条通道,以覆盖不同树脂体系与污染谱系。
复杂性与堵塞:传统“物理分拣”常需针对不同尺寸污染物优化过滤规格,细网滤材易堵、维护频繁、放大困难;本田以粗网+离心跨尺寸去杂,降低维护频次,强化连续化处理能力。
回收供给与纯度门槛:欧洲每年处理 600–700 万辆报废车,按~175 kg/车塑料计,年塑料产生超 100 万吨,但 2020 年仅 19% 得到再利用或回收,高纯度料源短缺。
整车用塑料基数:行业统计显示,整车平均塑料用量约 170–200 kg/车(地区与车型差异较大),为闭环创造了显著减排与降本空间。
欧盟 ELV 新规进展:2025 年 9 月,欧洲议会就汽车循环新规则通过立场文件,提出新车型在 6 年内塑料含量至少 20% 为再生塑料的目标;欧盟理事会此前形成的“一般立场”建议分三阶段推进15%→20%→25%。相关条款仍待三方会谈敲定细节。
日本端的动向:日本正推动按塑料种类的高纯度分离技术、标准化拆解工时与流程,以提升材料回收效率,与本田此类高纯度回收技术方向一致。
新观察:经济性与可持续性考量
成本侧:最新行业研究与市场报道指出,溶剂净化往往是资本和生产成本最高的路线之一,商业化需通过溶剂闭路回收、能效提升与规模效应摊薄成本。本田强调流程简化与维护减少,有望缓解部分成本压力,但仍需试点数据验证。
合规与环境:溶剂的回收率、排放控制与残液处置是 LCA 的关键;美国方面近期围绕“化学回收”原料中污染物监管有所摇摆,显示全球监管仍在动态完善。
本田此次化学分选为报废汽车塑料回收的“高纯去杂+连续化”提供了可验证的新路径:去杂率>99%、颗粒化输出与设施维护降低是其亮点,但成本与溶剂环保闭环仍是产业化成败的关键。结合欧盟与日本政策催化、车用塑料基数扩大与高纯度料源短缺,该技术若按计划2026–2029完成验证与导入,有望与解聚/油化等路线形成互补,为汽车塑料闭环回收提供更具工程落地性的选项。

信息咨询,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新朋友请扫码,电话:18901309935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推荐文章
-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10月17日,加州总检察长罗布·邦塔宣布,对三家塑料袋制造商提起诉讼。由于该州回收系统实际上无法处理塑料袋,这些公司将其产品标注为“可回收”的行为构成了虚假宣传。与此同时,另有四家公司就类似指控达成和解,此类误导性营销直接加剧了塑料污染。图:加州总检察长罗布·邦塔 (Rob Bonta)— 1 —加州起诉3家,和解4家塑料袋制造商 邦塔17日正式起诉 Novolex Holdings LLC(全球最大食品包装生产商之一)、Inteplast Group Corp 与 Mettler Packaging LLC,这些公司在袋子上贴上“追箭头”符号和其他误导性可回收性声明,指控其违反《环境营销声明法》、《虚假广告法》和《不正当竞争法》。检方指出,这些公司无法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其在加州贩售的塑料袋有被实际回收。与此同时,加州与 Revolution、Metro Poly、PreZero 以及 API 四家公司达成和解。根据协议,这四家公司将停止在加州贩售塑料袋,并支付总计超过170万美元,其中包括110万美元罚款与63.6万美元的律师与诉讼费用。邦塔在记者会上表示:"这些公...
-
杨宏训(伟易达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注塑部门 品质总管)个人简介伟易达电子实业有限公司隶属于上市跨国集团伟易达(HKSE:303)。集团成立于1976年,在14个国家及地区设有办事处,于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德国、美国、加拿大设有产品研究及开发中心。伟易达着力投资产品研究及开发,旗下拥有电子学习产品、电讯产品及承包生产服务,40年产品品质坚持,使伟易达获业界和消费者高度认可和信赖。ChinaReplas报告主题PIR材料的精益管理报告精选在制造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高效、环保地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伟易达电子实业有限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子学习产品、电讯产品及承包生产服务供应商,始终秉持“品质与环保并重”的理念,在注塑生产过程中实现了废料的精细化分类与高效回收利用,树立了行业绿色管理的新典范。在注塑生产过程中,伟易达在注塑生产过程中将废料分为三类,并分别采取科学合理的回收方式:1. 机边水口料:即时回收,高效利用通过机械手将产品与水口料一同吸出并自动分离,水口料直接落入水口机进行粉碎。根...
-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传统的回收方法在处理复杂、受污染或多材料混合的塑料流时往往效果有限。随着欧盟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溶解回收作为一种有前景的解决方案,正逐渐受到重视。在欧盟废物管理层级框架下,溶解回收被归类为物理回收,直接助力塑料循环性。物理回收的核心优势是保持聚合物链完整,使这一高价值工程材料可重新制备利用。近日,欧洲塑料回收协会(Plastics Recyclers Europe)发布了溶解回收白皮书,从技术原理、实际应用、效益与考量、政策框架等维度,客观梳理溶解回收技术的核心价值与发展路径。如需全文,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1 —两种工艺类型 溶解回收是一种利用溶剂对塑料废物中的聚合物进行物理分离的回收技术。该技术不涉及化学反应,能够保持聚合物链的完整,并通过溶剂的重复使用实现高效纯化。 (1)聚合物定向溶解提纯(主流工艺) 利用聚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从均质混合物(如相容聚合物共混物)或非均质混合物(如复合材料、多层材料)中选择性溶解目标聚合物,其余成分不溶解,再通过过滤等方式分离,最终得到高纯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