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推出面向报废汽车塑料的“化学分选”新工艺:去杂率>99%、规划350 吨/年试点

作者: 废塑料新观察
发布于: 2025-09-18 14:25

本田汽车公司报废车辆回收流程图

本田(Honda)宣布开发出一种用于报废汽车(ELV)塑料的新型“化学分选”技术:通过溶剂选择性溶解树脂、配合粗网过滤+离心去除金属嵌件、橡胶碎片与玻纤等固体杂质,实现高纯度树脂回收。官方给出的指标显示,固体杂质的分离效率由约80%提升至>99%;公司在日本规划建设350 吨/年能力的试点设施,2026 年底完成验证、约 2029 年导入实际应用。

— 
技术要点与工艺位置
  • 核心机理:先将目标塑料在配方溶剂中溶解,使非塑料固体杂质保持不溶,随后通过粗孔径过滤拦截毫米级污染物,并以离心去除微米级细颗粒,避免了细网滤材易堵的问题;流程支持连续化运行与放大。

  • 材料品质:该法在树脂降解温度以下操作,可抑制降解;回收物可以颗粒(pellet)形式排出,利于在汽车零部件中再利用,并契合闭环回收目标。

  • 在回收版图中的定位:从工艺学角度,它更接近溶剂选择性溶解/溶剂净化(dissolution/purification)——改变的是聚合物的物理状态而非化学键,不同于解聚(如尼龙单体化)热裂解/油化这类“化学回收”路线。

— 
本田的多路径闭环策略
  • 本次发布:化学分选去杂,面向含玻纤、金属嵌件、橡胶附件的复杂汽车塑料,强调规模化与经济性

  • 既有合作

    • 出光兴产开展 ELV 塑料闭环回收示范,其中关于化学回收为油品再利用的路线已启动联合验证。

    • 东丽(Toray)联合,以亚临界水更高效、更低影响地将回收尼龙单体化,服务工程塑料闭环。

由此可见,本田正并行推进溶剂净化→材料级再生解聚/转化→原料级再生两条通道,以覆盖不同树脂体系与污染谱系。

— 
与行业痛点的对接
  • 复杂性与堵塞:传统“物理分拣”常需针对不同尺寸污染物优化过滤规格,细网滤材易堵、维护频繁、放大困难;本田以粗网+离心跨尺寸去杂,降低维护频次,强化连续化处理能力

  • 回收供给与纯度门槛:欧洲每年处理 600–700 万辆报废车,按~175 kg/车塑料计,年塑料产生超 100 万吨,但 2020 年仅 19% 得到再利用或回收,高纯度料源短缺。

  • 整车用塑料基数:行业统计显示,整车平均塑料用量约 170–200 kg/车(地区与车型差异较大),为闭环创造了显著减排与降本空间

— 
政策与市场驱动
  • 欧盟 ELV 新规进展:2025 年 9 月,欧洲议会就汽车循环新规则通过立场文件,提出新车型在 6 年内塑料含量至少 20% 为再生塑料的目标;欧盟理事会此前形成的“一般立场”建议分三阶段推进15%→20%→25%。相关条款仍待三方会谈敲定细节。

  • 日本端的动向:日本正推动按塑料种类的高纯度分离技术、标准化拆解工时与流程,以提升材料回收效率,与本田此类高纯度回收技术方向一致。

— 

新观察:经济性与可持续性考量

  • 成本侧:最新行业研究与市场报道指出,溶剂净化往往是资本和生产成本最高的路线之一,商业化需通过溶剂闭路回收、能效提升规模效应摊薄成本。本田强调流程简化与维护减少,有望缓解部分成本压力,但仍需试点数据验证。

  • 合规与环境:溶剂的回收率、排放控制残液处置是 LCA 的关键;美国方面近期围绕“化学回收”原料中污染物监管有所摇摆,显示全球监管仍在动态完善

本田此次化学分选为报废汽车塑料回收的“高纯去杂+连续化”提供了可验证的新路径:去杂率>99%颗粒化输出设施维护降低是其亮点,但成本与溶剂环保闭环仍是产业化成败的关键。结合欧盟与日本政策催化、车用塑料基数扩大与高纯度料源短缺,该技术若按计划2026–2029完成验证与导入,有望与解聚/油化等路线形成互补,为汽车塑料闭环回收提供更具工程落地性的选项。

图片

信息咨询,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新朋友请扫码,电话:18901309935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09-18
    废塑料新观察
    2025年9月11日,江苏贝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得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签发的美国再生塑料无异议函(NOL)。本次认证由杭州瑞欧科技有限公司协助办理。 此次申报的为rPET物理再生工艺,所生产的rPET可以用于制造100%再生含量的制品,使用条件为E-G (在室温——冷冻温度范围内接触干性食品)。 NOL的成功申报充分验证了经贝尔机械设备物理再生的rPET产品,符合FDA对于食品级再生塑料的要求,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品牌竞争力,标志着其在市场拓展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江苏贝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塑料机械专业制造商,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贝尔产品线丰富且聚焦核心领域。主要涵盖PET瓶清洗生产线、PP/PE软料清洗生产线、 ABS/PS/家电/电瓶壳等工程塑料清洗生产线以及各类撕碎/造粒/切粒等设备,助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公司不断引进海内外行业内高端技术与管理人才,解决产量低、能耗高、寿命短等关键技术难题,加大力度攻克核心技术及工艺的“卡脖...
  • 2025-09-18
    废塑料新观察
    叶知秋个人简介阿普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美妆市场部 市场副总监 阿普塔集团是全球领先的药物递送、消费品包装配出以及活性包装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分为医药、美妆和盖类三大事业部。我们的使命“创行不止 美好生活“充分体现了阿普塔集团将创新刻在了发展的基因里,通过提供创新的产品解决方案,帮助提升全球消费者的使用体验,甚至挽救生命。 ChinaReplas报告主题Aptar创新包装,共塑“可持续”产品力 报告精选阿普塔(Aptar)作为全球领先的药物递送、消费品包装及活性包装解决方案供应商,始终将可持续发展置于企业战略的核心。公司凭借超过80年的创新积累和32年的纽交所上市经验,在全球20个国家拥有49个生产基地,2024年销售额达36亿美元,研发投入超1亿美元,拥有5500多个活跃专利家族,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底蕴和市场竞争力。 阿普塔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生产运营与社会协作三大维度。在产品层面,公司倡导“从源头设计减碳”,优先使用可回收材料、推动轻量化与单一材质应用,提升产品的可回收性与可重复使用性。例如,其全塑泵平台、miXess...
  • 2025-09-17
    废塑料新观察
    2025年9月3日,《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等11项再生塑料国家标准新闻发布会及宣贯会在ChinaReplas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塑料循环展上圆满举办。不同于以往聚焦行业端的解读,此次活动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网、新浪财经、北京卫视、浙江卫视等50余家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的联动传播,覆盖受众预估超300万人,显著推动塑料可回收再生设计标准从专业领域走向公众视野,成为一次全民性的塑料环保认知普及行动。 — 1 —权威媒体矩阵发力,让标准 “走进寻常百姓家”此次国标宣传打破了行业传播的局限,国家级媒体与地方平台形成合力,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大众科普网络。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网发布通稿被多家大众媒体转发。北京卫视、浙江卫视等电视媒体在黄金时段进行深入报道,进一步扩大了传播覆盖面,让“可回收再生设计”这一专业概念,成功进入千家万户的日常认知。 这种广泛的大众触达,不仅让 “塑料设计要考虑回收” 的理念深入人心,更推动公众从 “被动接受环保倡议” 转向 “主动选择环保产品”,为标准落地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超50家大众媒体和...
  • 联系电话:010-62665052
  • 联系邮箱:huyang@gjjy55.wecom.work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