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十五五”塑料综合利用行业发展规划建议

作者: 废塑料新观察
发布于: 2025-11-28 15:02
分类: 展会动态
“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十五五”(2026-2030年)新篇章即将开启。在这一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我国塑料综合利用行业正面临技术升级突破、产业链协同完善、绿色低碳转型、政策标准优化等多重战略任务。科学擘画“十五五”发展蓝图,对推进行业规范发展、支撑“双碳”目标实现、服务国家循环经济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在此重要节点,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CPRRA)、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与四川大学共同筹划组建“十五五”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划编制专家团队。为进一步汇聚行业智慧、广泛吸收各方真知灼见、准确反映企业诉求与行业愿景,现正式启动“‘十五五’塑料综合利用行业发展建议征集活动”。您的宝贵意见,将成为编制《“十五五”塑料综合利用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与坚实基础。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

01

征集重点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技术创新与升级突破

1、塑料回收的工艺技术模式的研发与应用推广
2、物理再生的工艺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
3、化学再生的工艺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
4、生物法再生的工艺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
5、高质应用(原级、平级应用)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再生塑料在包装、汽车、建材等领域的替代应用推广策略,提升循环利用率)
6、塑料回收再生环境保护的技术实践与优化方案
7、提升塑料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开发
8、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2、产业链协同与供应链韧性

1、优化回收体系,打通“回收-分拣-运输-处理-再利用”全链条堵点
2、上下游协同发展(塑料产品为了回收再生的设计(Design for Recycling)、回收环节、再生环节、应用环节基于再生的设计(Design from Recycling))的重点领域与合作模式
3、应对国际再生塑料贸易规则变化(如进口管控、再生料出口标准)的策略建议
4、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与产业集群建设路径,提升区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竞争力
5、针对海洋塑料、农地膜、软包装难回收、难再生的塑料产品的体系性创新

3、绿色低碳与循环发展

1、废塑料处理全流程碳足迹核算方法学与标准制定,推动行业低碳转型
2、废塑料循环利用进入CCER的路径研究
3、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在废塑料行业的实施路径与实践案例分享
4、减少废塑料二次污染(如清洗废水处理、焚烧废气净化)的管理建议

4、标准、法规与政策环境

1、对塑料产品前端可回收再生设计、塑料回收、再生、产品基于再生的设计等标准体系的建议
2、消费者参与循环的制度建设和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制度建设、按比例使用再生材料的制度建设
3、对“十五五”期间行业亟需的政策支持,如财税补贴、研发资助、金融扶持、土地保障等方面的具体诉求
4、如何参与国际废塑料综合利用标准制定,提升中国在全球循环经济领域的话语权
5、促进行业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秩序的监管建议(营造良性行业生态,推动企业间合作共赢、共同抵制恶性竞争的综合建议)
6、提升塑料资源利用效率的政策工具建议

5、国内国际市场开拓与标准、技术装备输出

1、消费升级与绿色消费背景下,推广再生塑料产品的品牌化、市场化路径
2、拓展国际再生塑料市场,提升中国再生塑料产品国际认可度与竞争力的建议
3、搭建全球再生材料与装备供需对接平台,促进再生材料高效流通的实践方案
4、中国再生塑料标准体系全球推广路径研究

6、人才培养与行业生态

1、行业高端技术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一线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建议
2、行业社会责任建设重点,如环保公益、员工权益保障、社区协同发展等领域的实践方向
3、加强行业宣传与科普,提升公众对塑料综合利用价值认知的传播方案

02

提交方式

请将您的宝贵建议整理成文字材料,尽量条理清晰、观点明确,通过邮件形式提交至:
图片

电话:18901309935

邮箱:15321370232@replas.org.cn

chenying@replas.org.cn

截止时间:2025年10月19日(周日)

03

联系我们

“十五五”蓝图已铺展,每一笔都期待您的落墨。无论您是企业家、技术专家还是一线从业者,您的洞察与经验,都是推动中国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安全”未来的关键力量。
我们郑重承诺:
  • 所有建议将被系统梳理、逐条分析,并作为《“十五五”塑料综合利用行业发展规划报告》的核心依据;
  • 对具备前瞻性、创新性且可落地的建议,将在规划报告及后续系列研究、政策专报中直接引用,并注明来源或建议者姓名/单位;
  • 突出贡献者将获邀参加闭门研讨会、专题座谈会及编制组内部评审,与院士、部委专家、龙头企业共同打磨政策建议。
请您即刻提笔,把思考写成未来!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联系:
联系人:陈颖 17310829490
刘丛丛 15321370232
王旺 18901360033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11-28
    废塑料新观察
    第16次北美(美国、墨西哥) 塑料回收再生行业考察    开始报名了!!! 随着塑料废弃物问题日益引起公众关注,物理与化学回收技术逐渐成为循环经济讨论的焦点。美国塑料公约(U.S. Plastics Pact)于2025年11月发布立场文件,明确表示支持在严格的管理框架下,将物理与化学回收作为塑料包装循环经济的补充性解决方案,而非替代减量、重复使用或机械回收的手段。 美国塑料公约(U.S. Plastics Pact)是一项旨在推动美国塑料包装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倡议,于2020年正式启动,是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全球塑料公约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文件表示,这些技术不应被神化为“万能解药”,也不应被全盘否定,而应基于科学与系统思维,负责任地整合到更广泛的废物管理体系中。以下内容摘自该立场文件,如需阅读立场文件原文,可识别二维码: — 1 —什么是物理回收与化学回收?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在制定的术语框架 ISO/CD 15270-1.3,回收技术可分为以下四类: 机械回收:传统方式,通过清洗、破碎、挤出等物理过程处理塑料,不改变聚合物结构。 物理...
  • 2025-11-28
    废塑料新观察
    塑料可回收再生设计(Design for Recycling, DfR)作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标准与实践路径。然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专业研究人员稀缺,部分探索甚至陷入误区。 本文以双易设计(Double E Design)标准为例,结合国际主流体系(如APR、RecyClass等)进行对比,剖析其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并呼吁行业回归科学、透明的技术路径。个体陷入误区,仅仅是个体成长过程,但是作为标准编制的专业机构,拿自己错误的认知去影响行业,尤其是给中国刚刚还在发展期初的DfR体系,造成混乱和混淆,这个就不对了,这是本文发布的初衷。 以下从13个可回收再生设计关键维度对比双易与APR、RecyClass、CPRRA-DfR的差异,系统分析其内在技术缺陷与认知错误: 注:该领域过于细分,加上有意无意的混淆和模糊,非长期研究DfR的研究者很难发现其内在缺陷和错误。 由以上技术细节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了3个被忽视的事实: — 1 — 宣称“国际对标”,实为自我否定 双易设计在宣传中存在显著的前后矛盾。...
  • 2025-11-28
    废塑料新观察
    随着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加速发展,“以设计为导向”正成为塑料包装治理的主流趋势。欧盟已明确要求到 2030 年,所有上市包装必须具备“设计可回收”的能力。联合国塑料公约谈判也将“优化塑料产品设计”列为塑料污染的核心治理手段之一。在中国,“十四五” 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明确提出 “积极推行塑料制品绿色设计”,塑料包装相关设计标准的制定也在持续提速。— 1 —全球趋势:设计正在成为塑料包装管理的“硬规定”越来越多国家将“设计可回收”纳入法律体系。以欧盟为例,2024 年通过的《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规定,到 2030 年,所有上市包装必须具备“设计可回收”能力;2035 年起,包装是否能在现实条件下实现“规模化回收”也将纳入强制评估。这一机制首次将设计与回收体系协同纳入监管框架。随着塑料污染治理和循环经济进程的加快,绿色设计正逐渐成为中国“双碳”战略与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在中国国家标准体系优化过程中,绿色、低碳与资源高效利用被明确为核心方向。目前绿色产品标准体系以资源、能源、环境、产品品质与低碳五大维...
  • toolbar
    联系电话:010-62665052
  • toolbar
    联系邮箱:huyang@gjjy55.wecom.work
  • toolbar
    toolbar
  • toolb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