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强烈呼吁建立清晰、可靠的“可重复使用符号”丨欧盟PPWR法规下的包装标识变革

作者: 废塑料新观察
发布于: 2025-10-09 10:42
图片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

随着欧盟(EU)对包装废弃物管理的日益重视,可重复使用包装成为了推动循环经济和减少塑料污染的关键要素之一。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约80家来自各行业的公司、非政府组织(NGO)和贸易协会,在“新欧洲可重复使用联盟(New ERA)”和“可重复使用包装欧洲(RPE)”的领导下,向欧盟当局发出了联合声明,呼吁在即将实施的《包装及包装废弃物管理条例》(PPWR)框架下,引入一个清晰、具强制性的可重复使用标识符号。此举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明确的信息,同时防止包装上出现“漂绿”的现象。

— 1 

标准化标签:避免误用与绿色洗白

根据PPWR第12条6款的要求,欧盟委员会将在2026年8月前制定相关标签标准,这一规定适用于所有符合要求的包装。此次倡议的核心在于通过引入统一且受保护的符号,帮助消费者识别真正符合循环利用要求的可重复使用包装。为了确保符号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倡议文件提出了多个关键要求:

  • 包装必须是可重复使用系统的一部分,包括回收、清洗、修复和重新分配等步骤,确保包装能够在多次使用后依然安全可靠。

  • 设计必须支持多次循环使用,并能承受反复的清洁与重复使用。

  • 必须符合特定的最小循环次数,并能证明其具有高回收率。

  • 高回收率:确保包装能够被高效回收,并且大多数包装能够重新进入系统中,形成闭环。

  • 负责任的生命周期结束处理:即使包装最终无法再使用,也应具备良好的回收性,以尽量减少环境影响。


此外,为避免标签滥用,倡议方建议采取强有力的监管与惩罚机制,例如对错误使用符号的企业实施罚款,并建议由国家或欧盟监管机构进行市场监督,以确保符号的使用不被滥用。

— 2 

强化信任:从法律到市场的全面保障

为加强该符号的可信度,倡议文献提议,欧盟委员会应推动相关的行业自律机制,如通过质量认证标志来保证符号的独特性和有效性。这样的质量标志不仅能够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还能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到可重复使用包装的推广中来。

特别是在B2B(企业对企业)领域,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输包装(RTP)的特殊需求,倡议方呼吁欧盟考虑到这些系统的实际情况,不要求在每个单独的包装上贴上符号。运输包装通常在封闭的循环系统中运作,已经通过标识、图标和色码等方式进行有效的识别,这些系统已经能确保高回收率和系统的顺利运作。

— 3 

设计简洁:符号的视觉标准与跨文化适应

为了确保该符号在各个国家和文化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倡议方特别强调了符号的视觉设计标准。符号的设计应简洁且易于辨识,能够直接传达“可重复使用”的信息,而不是与现有的“回收”符号混淆。设计要求包括:

  • 形状应具有辨识度,能够立即让消费者意识到这是可重复使用的包装。

  • 视觉吸引力:符号需在不同大小和应用环境下都能保持清晰、易懂,便于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使用。

  • 跨文化适应性:符号应能跨越语言和文化差异,确保各个地区的消费者都能理解其含义。

— 4 

新观察结语:促进真正的循环经济

总的来说,欧盟PPWR下的可重复使用标识符号将是推动真正的循环经济和减少包装废弃物的重要一步。通过明确的标签标准严格的执行机制以及对行业的引导,欧盟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包装废弃物管理的全面升级,推动塑料循环回收行业朝着更加可持续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图片

信息咨询,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新朋友请扫码,电话:18901309935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10-10
    废塑料新观察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联合国推动的全球塑料条约谈判正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在多年协商未果后,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国际协定如今似乎陷入了“原本被视为希望之光的全球塑料条约,如今却显现出愈发不确定的前景”的尴尬境地。 — 1 —主席离任引发外界担忧 据《卫报》10月7日报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负责主持塑料条约谈判的官员路易斯·瓦亚斯·瓦尔迪维索(Luis Vayas Valdivieso)确认将因“个人与职业原因”离职。他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塑料条约谈判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挑战”。 这次离任发生在8月日内瓦特别会议未能达成共识之后。此次会议原被视为推动条约迈向最终框架的重要节点,但分歧依旧严重,使得条约未来前景更加黯淡。 — 2 —分歧焦点:治理范围与优先方向 目前,国际社会在条约的方向上分成两派: 一方认为应聚焦于清理现有塑料污染和完善全球回收基础设施,以推动资源循环与技术合作; 另一方则主张对塑料生产总量设定上限,从源头限制塑料消费增长。 这场分歧反映出各国在经济利益与环保承诺之间的权衡。许多发展中国家担心严格的生产...
  • 2025-10-10
    废塑料新观察
    2025年9月,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CPRRA)陈俊青,在ChinaReplas2025第32届中国国际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介绍了CPRRA推出的DfR(Design for Recycling)可回收再生设计与PCR(Post-Consumer Recycled plastic)消费后再生塑料追溯的标准认证体系。陈俊青(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 1 —CPRRA-DfR:中国首个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CPRRA-DfR是中国目前唯一系统化的塑料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涵盖以不同塑料材料类别而制定的设计指南、测试方法、实验室检测、技术委员会、评价/认证,以及国际化对标。该体系已形成:国家标准:《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PET、HDPE);团体标准:PET、HDPE容器包装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协会文件:PP容器包装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有色、无色及白色)、PE薄膜。可回收再生设计体系“以终为始”,从回收再生角度,引导上游生产企业优化塑料产品设计,避免使用难回收材料(如PVC、PETG等),控制颜色、标签、胶黏剂、附件等设计元素,提升塑...
  • 2025-10-10
    废塑料新观察
    扫描上方二维码,提交建议2025年10月8日,惠城环保子公司广东东粤化学科技有限公司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顺利复产并实现稳定生产。 — 1 —项目复产告捷,稳定运行与产品交付 项目团队通过多轮优化改造,成功推动复产进程。复产后,装置迅速进入平稳运行状态,所产出的塑料裂解轻油产品经第三方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并已成功发往泉州交付客户。此次交付标志着20万吨/年项目迈入产品市场化应用的新阶段,为废塑料资源化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奠定了实践基础。 项目产出的塑料裂解轻油作为绿色化工原料,可替代传统化石资源,广泛应用于化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制备等领域。该产品不仅契合“双碳”目标下石化行业对低碳、循环原料的迫切需求,也为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源头解决方案。 客户接收产品后,将用于进一步深加工,生产循环聚烯烃等高附加值材料,形成“废塑料-高附加值化工原料-循环化学材料”的完整产业链。这一模式从根源上解决了低值废塑料“处理难、污染大”的行业痛点,实现了废塑料的高效资源化与高质量循环利用。 — 2 —技术支撑...
  • toolbar
    联系电话:010-62665052
  • toolbar
    联系邮箱:huyang@gjjy55.wecom.work
  • toolbar
    toolbar
  • toolb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