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商务局答复人大建议:以化学循环"破局"废塑料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的来临
“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提出,积极推动塑料生产和使用源头减量,加大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提升塑料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鼓励塑料废弃物同级化、高附加值利用。通过实现高质化的塑料再生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原生化石能源的使用:实现节能减碳。近年来商务领域积极推动电商、外卖、零售等重点行业减量替代,推广可降解包装;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促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开展绿色商场创建,将减塑纳入评价指标;组织绿色消费宣传活动,培育公众环保意识,通过政策引导行业规范、回收创新和消费倡导等多措并举,推动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


潍坊市商务局对王晓光代表的建议给予了明确答复,通过答复,明确了在废旧塑料化学循环利用方面的政策导向和具体措施,为相关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了行动指南,有助于推动政策的有效落实。
在答复中提到的多项措施,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设、一次性塑料替代产品的推广、商务流通领域“减塑”行动等,都是针对塑料污染治理的关键环节。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减少塑料废弃物的产生,提高塑料的回收利用率,从而有效缓解塑料污染问题,保护生态环境。

下步,将根据代表建议,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思路举措和工作重点,加大引导扶持力度,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旧塑料化学循环利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建立推进机制,明确重点任务。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凝聚相关部门工作合力,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市发改委和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印发(潍坊市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潍发改环资[2020]467号)、《关于印发(潍坊市塑料污染治理 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潍发改环资〔2021〕169号)、《关于印发潍坊市塑料污染治理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潍发改环资〔2022]232号),转发了《关于印发(山东省塑料污染治理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潍发改环资〔2023]175号)等文件。
建立推进机制,发挥统筹作用。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塑料污染治理的部署和要求,科学抓好各项塑料污染治理日常和专项工作,印发了《关于公布潍坊市塑料污染治理专项工作机制成员及联络员名单的通知》(潍发改环资〔2021]35号),涉及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 19 个成员单位。环保局强化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的环境监管,将其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执法检查,从严从快查处涉塑料加工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广泛宣传“无废理念”,依托“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废旧塑料资源化利用。
二是健全回收体系,创新回收方式。市商务局、市城管局、市供销合作社共同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环卫清运网络“两网融合”,稳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整合,不断拓宽回收渠道,构建以乡村回收站点为基础,县域或乡镇分拣中心为支撑的回收处理网络。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回收”和“环卫+回收’模式,鼓励更多主体参与创新,优化线上线下服务,加强人员培训。
同时,依据潍坊城市发展和人口分布,优化回收网点、分拣中心、集散中心布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升级设备,提升物流转运能力,持续推动废旧塑料回收体系向更高效、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潍坊市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9座分布于潍城、寿光、青州等不同县市区。目前大部分填埋场已启动填埋场开采项目,开采后的废旧塑料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置,实现废旧塑料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由于填埋场垃圾成分复杂、含有危险废物,若要实现筛分后的塑料进行重复利用,需要技术的革新,避免产生二次污染。下步,潍坊市城管局与环保局将强化垃圾填埋场开采,通过科学分选和资源化处理,重点提升塑料回收再循环利用率,同步推进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有效改善填埋场及周边环境质量,实现“变废为宝、还绿于民”的综合治理目标。
三是开展商务流通领域“减塑”行动。注重政策引导,制定行业减塑标准,限制过度包装,督促重点县市区、开发区商务主管部门指导本地区商场、超市、餐饮企业认真学习塑料污染治理和简约适度包装相关政策,加大“禁限”塑料制品的业务指导,督促重点商超执行有关法律法规。
推广一次性塑料替代产品应用支持循环包装研发与应用,推动电商、商贸物流、零售企业使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塑料替代产品,推进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可降解餐具在餐饮外卖行业的使用,共建共享包装回收体系,鼓励“绿色购物”,推广简约包装和可重复使用配送容器加强塑料制品使用监管,完善回收处理设施建设。鼓励商品零售企业、电商企业加强宣传引导,督促市场主体严格落实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制度,并及时进行注册报告。通过大型商场超市电子屏、LED 屏对禁限一次性塑料进行宣传。督促大型商超不得违规销售使用“禁限”塑料制品,在电商企业逐年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胶带、一次性编织袋使用,控制会展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通过多措并举,促进流通环节塑料减量替代实现绿色发展。
信息咨询,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新朋友请扫码
咨询电话:18901309935

周报/月刊,即刻订阅
✅ 周报:“废塑料新观察”每周日发布,“再生PET新视界”每周一发布,一周聚焦,深度剖析行业热点与趋势!



2025年1月刊

2025年2月刊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推荐文章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为缓解企业ESG合规压力,欧盟于2025年发布“一揽子(Omnibus Packages)”简化法案与“时钟暂停(Stop-the-clock)”指令,释放出监管减负、聚焦实效的新导向。本文以其政策调整要点为切入点,梳理了欧盟在ESG议题下的基本合规(法规)要求,以及中国出海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国内合规政策支持,提出出海企业在供应链治理、信息披露、碳管理等方面的提升建议,旨在帮助企业把握窗口期,实现从被动应对到战略布局的可持续转型。作者:梁玥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科研助理金蕾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研究员— 1—欧盟ESG“减负”政策修订及影响(一)欧盟ESG“减负”政策背景为了减轻企业ESG合规高成本、披露负担重等问题,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2月26日正式发布“一揽子”简化法案(Omnibus Packages I 和 Ⅱ),随后在2025年4月5日,欧盟议会投票通过了 “时钟暂停”(Stop-the-clock)指令...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近日,华盛顿州生态部对23家塑料生产商开出多张罚款单,总金额达27.7万美元,原因是这些企业未能遵守该州再生材料含量法规。此次受罚的23家企业中,罚款金额最低为194美元,最高则接近5.5万美元。这一举措与2021年颁布的一项州法律密切相关。— 1 —法规背景及罚款详情 2021年,华盛顿州出台一项法律,要求塑料饮料容器中至少含有15%的再生材料,同时该法规还涵盖了垃圾袋中的再生材料含量。自2022年起,生产塑料垃圾袋的公司必须至少包含10%的再生材料,而饮料容器生产商则需至少包含15%的再生材料。今年,垃圾袋的最低要求提高到了15%,并且更多种类的塑料瓶被纳入监管范围。 本次罚款金额基于每家公司在2024年于华盛顿的销售额以及其与法规要求的差距。生态部通过审查受监管产品生产商提交的年度报告来识别未达标的企业。例如,亚利桑那饮料美国公司和奥cean斯普雷蔓越莓公司因容器中没有任何再生塑料而面临较大的罚款。 以下是被罚款的公司名单: 艾伯森公司,2,9...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2025年6月4日,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和循环再生利用产业创新协作组工作会在山东荣成顺利召开。协作组由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与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CPRRA)联合发起,由多个单位共同组成,成员涵盖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以及公益组织等。本次会议旨在汇聚行业力量,共同探讨海洋废弃塑料和废旧渔网具的回收处理与循环利用,促进海洋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院士、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李杰人会长、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陈俊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张勋等协作组成员代表参与本次会议。在本次会议上,CPRRA陈俊青副会长发表了重要演讲,为推动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与循环再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方向。— 1 —洞察现状,剖析挑战 陈俊青副会长深入剖析了我国塑料回收循环利用产业的现状。他指出,截至 2024 年底,已公告 8 批次 129 家符合废塑料规范条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