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周报 | 废塑料行业多点开花:项目加速推进,东粤化学张新功获殊荣,多领域协同创新

1、商务部召开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题新闻发布会,家电报废量涨58%



13、PureCycle成功试产由再生PP制成的BOPP薄膜



28、白宫废纸吸管令,恢复塑料吸管采购



31、澳大利亚沿海城市塑料垃圾减少




国
内
热
点
01
商务部召开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题新闻发布会,家电报废量涨58%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介绍,政策实施以来,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品类换新成效显著:汽车以旧换新270.5万辆,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47.2%;家电换新4746.6万台,绿色智能产品占比提升;一季度报废汽车回收195.5万辆,同比增长58.6%;供销系统拆解废旧家电482.5万台,增长58%。
02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子电器公司与万物新生(爱回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3
工行无锡分行落地首笔再生资源回收云项目
04
国恩股份拟赴港IPO,业务布局引关注
05
东粤化学:张新功获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
06
新疆瑞疆:投资3400万回收农膜,年产5000吨再生塑料颗粒
07
科茂助力,山东研控废塑料化学循环利用项目正式开工
08
嘉禾聚能与延吉汇升联手合作共筑废塑料循环经济新标杆
4月29日至30日,嘉禾聚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朝兴一行赴吉林省延吉市、图们市开展考察交流,并与延吉汇升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图们废塑料化学循环利用项目,标志着双方在绿色产业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投资5.98亿!图们市、嘉禾聚能、延吉汇升,合建“废塑料化学循环利用项目”
09
恒誉环保:2024年营收1.55亿元,同比下降5.48%
恒誉环保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同比下降5.48%;归母净利润为1742.16万元,同比下降4.00%。尽管整体营收有所下降,但第四季度表现突出,主营收入达9050.43万元,同比激增411.3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0.89%。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新增国内外授权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2项,累计拥有专利技术115项。
10
常州金涌:以技术创新引领再生PE产业变革,构建循环经济新标杆
2025年1月26日,常州金涌科技材料有限公司与湖北蕲春县人民政府正式签订投资合同,宣布将在当地建设年产能20万吨的高分子循环经济产业园。这一项目标志着常州金涌在再生塑料领域迈上了新的台阶。
11
85家空壳回收站,339.74万税款追缴:东至县再生资源公司偷税案
85家空壳回收站,339.74万税款追缴:东至县再生资源公司偷税案
12
再生塑料的色差:黄色指数、白度以及ΔE


国
际
热
点
13
PureCycle成功试产由再生PP制成的BOPP薄膜
14
德国2024年第四季度塑料产业下滑
2024年第四季度,德国塑料生产量环比下降5.2%,尽管同比仍有3%的增长,但仍未恢复至危机前水平。国内和国外工业需求疲软导致这一下滑。德国GDP连续两年萎缩,汽车和化工等关键行业产量分别下降6.4%和6.3%。同期,聚合物价格下降0.8%,销售额下降3.9%至64亿欧元。出口减少9.4%,尤其是欧洲订单下滑显著。进口下降15.4%,贸易顺差23亿欧元。行业就业人数下降2.4%。预计2025年行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15
LyondellBasell应对贸易动荡
16
亿滋国际再生含量面临挑战
17
汽车塑料回收项目启动
由巴斯夫等七大化工巨头组成的全球影响联盟启动汽车塑料回收计划,4月28日起在荷兰拆解报废汽车塑料部件,经分类、粉碎后由各成员公司利用专有技术回收利用。该项目旨在优化报废汽车塑料回收流程,提升回收率,推动塑料循环经济。欧洲每年有超600万辆汽车报废,目前只有不到20%的塑料得到回收。此项目有望为行业提供宝贵数据,促进大规模闭环回收系统发展。
18
Coupang开发塑料回收新系统
19
维多利亚州设立专项基金应对难回收塑料
回收企业可申请25万至100万澳元的拨款,以增强维多利亚州处理难回收塑料的能力,包括电子垃圾和软塑料。该基金由维多利亚州和联邦政府共同资助,旨在提供新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新或改进的回收和制造解决方案,提高材料循环性,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该项目将与维多利亚州政府的循环经济政策共同资助,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5月12日。
20
欧洲押金制度的困境与经验
21
三菱化学集团与ALBION携手共建化妆品容器资源循环模式
三菱化学集团与ALBION携手,构建化妆品容器资源循环体系。三菱化学将回收ALBION的废弃缓冲材料,经茨城事业所新增的化学回收设备转化为再生聚丙烯树脂,用于制造新容器,预计2025年推出相关新产品。该设备采用英国Mura技术,年处理能力达2万吨。此合作旨在实现闭环应用与扩展,助力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美妆界的环保风暴:三菱化学与ALBION合作,化学回收化妆品容器
22
全球首座尼龙66酶促回收工厂启动
23
欧洲在塑料废物管理AI创新方面领先全球
24
挪威首个塑料分拣厂启动调试
挪威首个塑料分拣厂Områ于4月28日开始调试运行。该厂是Tomra和Plastretur的合资企业,位于奥斯陆附近的Holtskogen工业园区,设计年处理量为9万吨。Områ采用Tomra的先进分拣技术,将塑料废弃物精细分类为七种类型,生产出高品质可回收原料。目前,工厂已进入“热调试”阶段,预计2025年11月正式投产,将显著提升挪威塑料回收能力,减少对欧洲中部地区的依赖,推动塑料循环经济发展。
25
Cyclyx休斯顿循环中心完成主体建
Cyclyx International在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的首个Cyclyx Circularity Centre (CCC) 已完成所有主要土木和结构工程。该合资企业由Agilyx、埃克森美孚和LyondellBasell共同组建,预计该中心将于2025年中期开始运营,每年生产约13.6万吨塑料原料,用于化学和机械回收,产品将由埃克森美孚和LyondellBasell承购。
26
SK 化学推进汽车塑料闭环回收
27
陶氏化学收购 Circulus 助力满足 PCR 需求
陶氏化学收购机械回收商 Circulus,获其每年 5 万吨加工产能。Circulus 专注于消费后和工业后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回收。收购后,陶氏整合其管理团队和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一致性,满足客户对消费后树脂(PCR)的需求。同时,陶氏将利用自身挤出和造粒技术,以及 Circulus 的材料科学和收集分选专长,开发高端 Revoloop 产品,用于消费包装等领域,推动塑料循环经济,助力实现 2030 年生产 300 万吨循环和可再生产品的目标。


最
新
政
策
28
白宫废纸吸管令,恢复塑料吸管采购
29
印度批准再生PET用于食品接触应用
30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亮相


研
究
报
告
31
澳大利亚沿海城市塑料垃圾减少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研究发现,澳大利亚沿海城市附近的塑料垃圾比十年前减少了39%。研究团队在2022年至2024年间进行了1907次调查,发现平均垃圾密度为每平方米0.15件,其中烟头和聚苯乙烯碎片最为常见。研究显示,容器押金立法有效减少了沿海环境中40%的饮料容器数量。
32
美国PCR增长仍面临挑战
0
利用甲烷和二氧化碳应对塑料污染
信息咨询,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新朋友请扫码咨询

周报/月刊,即刻订阅
✅ 周报:“废塑料新观察”每周日发布,“再生PET新视界”每周一发布,一周聚焦,深度剖析行业热点与趋势!
2025年1月刊
2025年2月刊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推荐文章
-
EDITOR编者按PPWR的实施标志着饮料行业迈向循环经济的重要一步。以可重复使用PET瓶、押金返还体系和“可重复使用设计”为核心的法规条款,将为减少塑料废弃物和提升可持续性提供强有力支持。尽管2030年仍显遥远,但再利用体系所带来的机遇已经开始显现。李 编 博士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 进入废塑料化学循环领域4年,专注PET、PE、UPR等化学回收在全球致力于塑料污染治理和循环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欧盟于近期正式发布了《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这一法规对饮料包装行业提出了明确的再利用与回收目标。特别是对于可重复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的重视,将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节点。 — 1 — 欧洲法规加速饮料包装变革 PPWR为欧洲饮料行业开启了一条全新的绿色路径。该法规不仅明确要求,到2030年饮料产品中10%必须采用可重复使用包装,到2040年这一比例目标提升至40%,而且通过立法手段,推动企业和零售商共同构建更高效的再利用系统。这其中,可重复使用的PET瓶成为制度设计和实践执行中的“核心角色”...
-
EDITOR编者按PPWR的实施标志着饮料行业迈向循环经济的重要一步。以可重复使用PET瓶、押金返还体系和“可重复使用设计”为核心的法规条款,将为减少塑料废弃物和提升可持续性提供强有力支持。尽管2030年仍显遥远,但再利用体系所带来的机遇已经开始显现。李 编 博士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 进入废塑料化学循环领域4年,专注PET、PE、UPR等化学回收在全球致力于塑料污染治理和循环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欧盟于近期正式发布了《包装与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这一法规对饮料包装行业提出了明确的再利用与回收目标。特别是对于可重复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的重视,将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节点。 — 1 — 欧洲法规加速饮料包装变革 PPWR为欧洲饮料行业开启了一条全新的绿色路径。该法规不仅明确要求,到2030年饮料产品中10%必须采用可重复使用包装,到2040年这一比例目标提升至40%,而且通过立法手段,推动企业和零售商共同构建更高效的再利用系统。这其中,可重复使用的PET瓶成为制度设计和实践执行中的“核心角色”...
-
EDITOR编者按可口可乐此次对回收宣传的调整,折射出全球品牌在环保话语权下正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监管环境。消费者对“绿色”标签的信任正在被重新塑造,企业若想在环保议题上树立口碑,必须以诚实、透明为前提。此次事件也为其他跨国企业敲响警钟:环保宣传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必须对所有产品成分和回收路径如实披露。 李 编 博士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专业 进入废塑料化学循环领域4年,专注PET、PE、UPR等化学回收在塑料包装中添加再生材料(PCR)的努力,正在经历从“理想蓝图”到“现实落地”的艰难转变。尽管众多品牌已经公开承诺提高回收材料使用比例,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政策支持、产业链配套、技术创新和消费者认知等多个环节都面临不小的挑战。近期在马里兰州举办的塑料回收大会上,与会者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政策、包装创新与更有效的公众沟通,缓解行业难题。面对欧盟监管压力和“漂绿”质疑,全球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近日宣布将对其塑料瓶回收宣传做出重大调整。欧盟委员会于本周二表示,可口可乐将停止使用“100%回收塑料”这一说法,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