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投产!从实验室到20万吨/年产业化示范,惠城环保重构废塑料绿色循环产业链

作者: 废塑料新观察
发布于: 2025-07-22 18:26
分类: 行业资讯

第三届化学循环论坛·9月2日宁波

点击上方海报,报名化学循环论坛

已邀请惠城环保、惠州立拓带来精彩分享

惠州立拓作为采用惠城环保裂解油进行化学循环再生聚丙烯的生产与服务供应商,即将亮相ChinaReplas2025第8届中国国际塑料循环展,展位号:A11
2025年7月11日,废塑料循环利用史册必将铭刻的里程碑之日!惠城环保子公司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试生产成功,产品收率超92%。
7月19日,该项目实现首批产品交付,标志着全球首套采用“一步法”工艺的规模化混合废塑料化学循环项目,打通了低值废塑料实现高值化利用的“最后一公里”,全面完成了从原料到产品的全链条贯通。为解决全球塑料污染问题、构建资源循环体系提供了极具示范价值的“惠城方案 中国智慧”
在此之前,“废塑料新观察”第4期月刊(主题:化学循环-热解)发布了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CPDCC):十年磨一剑,从实验室到20万吨/年产业化示范重构废塑料绿色循环产业链文章,详细介绍了惠城环保的亮剑破局之路。
2025年第4期,识别二维码,订阅月刊


全文如下:

全球每年产生超4亿吨塑料废弃物,中国2023年废塑料产量达6200万吨,回收利用率却低于30%。传统物理回收因“单一材质依赖”和“产品降级”瓶颈,难以破解混合废塑料污染困局。惠城环保CPDCC“技术颠覆 + 成本重构 + 生态革新”三重冲击波,打破了环保产业“高投入低回报” 的固有认知,不仅实现废塑料高值循环利用,更带动绿色化工品等发展,为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技术突破到商业落地的完整解决方案。

裂解单元一角,图为废塑料裂解气体产品分离塔,稳定产出液化塑料裂解气和塑料裂解轻油。

— 1 
铸剑需知铁性:
扎根污染困局,淬炼循环之基

(一)污染治理的“托底模式”

针对物理回收难以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如农用地膜、生活垃圾塑料),CPDCC技术以“全材料兼容”为核心,突破“分拣成本高于原料价值”的行业死结。通过“回收 - 预处理-一步法裂解-聚合造粒- 塑料制品”全链条技术,实现废塑料无差别利用,彻底摒弃焚烧、填埋等污染路径。

(二)突破产业瓶颈,实现高值循环

传统物理回收中塑料性能逐次降级,而CPDCC通过催化裂解将废塑料转化为乙烯、丙烯等基础化学品,其聚合产物性能与原生塑料一致,实现“膜到膜”、“瓶到瓶”的原级循环。混合废塑料从“环境毒瘤”变为高附加值资源,破解了“低端循环”的恶性循环。

— 
铸剑需磨剑锋:
十年攻坚,化学循环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惠城环保历经近十年,突破核心技术,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收率、品质、价值等核心优势,完成了从实验室到20万吨/年产业化示范项目的跨越。CPDCC技术工业化后,将彻底颠覆低值废塑料资源利用行业形态,从根本上解决塑料污染的问题。该技术属于国际领先水平,将填补废塑料化学循环产业的空白,破解全球废塑料治理的难题。

东粤化学裂解单元装置夜景

(一)核心技术突破
(1)全量废塑料分选技术:大量低值混合废塑料以生活垃圾形式存在,污染严重,成分复杂,惠城开发了混合生活垃圾和废地膜集中式、机械式分选工艺及模式,低成本高效分选回收低值废塑料,保障原料来源稳定。
(2)连续进料系统:开发气力固相输送装置,解决废塑料高温进料不连续的缺点,保障进料的稳定性,从而保证长周期运转。
(3)多产烯烃催化剂:开发专用高效催化剂,构筑微-介孔结合的催化剂,较高杂质耐受性,以及更低的制备成本,在保证反应转化率的同时提高目标产物选择性及高稳定性。
(4)逆流反应器设计:专用逆流反应器设计保障废塑料不同分子裂解需要的能量,有利于低碳烯烃的高转化,还节约能源消耗。
(5)高效杂质脱除技术:由于以混合废塑料为原料,其中含PVC、铝塑复合塑料等,在工艺过程中通过HCl捕集技术和金属去除技术,确保装置运行稳定。
(二)成本重构的产业化逻辑
原料成本优势:混合进料省去精细分选投入,原料成本降低40%以上;
工艺效率提升:反应温度控制在600℃以下,反应速度快,产品转化率高达85%以上,生产能耗低、污染物排放极少。
投资低产值高:单套装置规模为20万吨/年示范项目,投资15亿元,与同规模装置相比,投资成本低,产品为低碳烯烃,与热裂解油相比,价值更高。
20万吨/年示范项目建成后,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增值超50亿元,形成 “回收 - 处理 - 高值化应用” 的完整生态。
(三)重塑全球塑料治理生态环境
通过热裂解、催化解聚等技术,混合废塑料被转化为单体等基础化工原料,实现了从"线性经济"向"闭环循环"的产业转型。将成为塑料污染治理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路径之一,推动生活垃圾治理和绿色化工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全球塑料治理体系的革新。
— 
铸剑当亮锋芒
20万吨级项目出鞘,震撼行业格局
(一)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
2025年5月20日,全球首个20万吨/年CPDCC项目召开投产誓师大会,标志着项目距全面建成,投产进入倒计时。项目投产后,可生产经ISCC PLUS认证的液化塑料裂解气(LPCG)和塑料裂解轻油(PCLO),突破现有塑料热裂解制油中的进料、产品收率低、焦炭产率高等系列难题。
(二)绿色rPP和rPE的稳定供应链
废塑料裂解生产的LPCG和PCLO进入石化装置,可生产与原生级性能一致的rPP和rPE约19万吨,满足食品、药品级产品包装的质量要求,将为全球品牌商等提供绿色、高品质rPP和rPE原料。
PP颗粒
(三)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
减碳效益:若全国20%废塑料采用CPDCC技术,年减排CO₂超5000万吨,节约石油3000万吨;
产业增值:项目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增值超万亿级,形成“白色污染→白色油田”的价值转换。
— 
铸剑终论江湖
从技术标杆到全国产业链布局
(一)原料革命:从“挑挑拣拣”到“照单全收”
1、废地膜循环链:在新疆建立了“农膜生产-残膜回收-膜渣分离-残膜干洗净化-二次造粒/废塑料裂解制化工原材料”的“白色污染”治理循环产业链,致力于农业残膜的回收、废塑料污染治理及高值化利用。

打杆搂膜机(左):通过旋转的搂膜杆将地面散落的残膜、秸秆等杂物搂集起来,利用机具前进的动力和搂膜杆的转动,将残膜聚集成堆状,方便后续收集。残膜打包机(右):将搂集后的残膜进行收集和运输,实现残膜的高效处理。

2、生活垃圾资源循环中心:依托现有环卫体系中的生活垃圾处置交投点、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采用“破碎-筛分-风选-清洗除杂-脱水”等工艺,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机械化分选,实现低值塑料等再生资源回收。

膜渣分离系统,主要对筛分去除土等无机物,开发立式膜渣分离专用设备,利用地膜、秸秆、棉花等不同的尺寸、重量等差异,通过风力和重力实现地膜和秸秆棉花的分离。

(二)产业跃升:从”低质贱卖“到“高端智造”
通过分子级重构技术,产物性能与原生料一致,突破物理回收产品性能降级,产品低质低价的困境,再生PE/PP达到食品接触材料标准,助力实现100%再生塑料替代。
(三)生态协同:从“技术孤岛”到“产业协同”
以创新驱动产业链价值重构,实现 “上游回收 - 中游裂解与化工 - 下游新材料” 的产业协同发展:
  • 上游:革新环卫体系,推动生活垃圾产业升级,构建起以资源利用为主导、能源利用为辅助的梯级利用体系,实现垃圾减量、减污降碳和资源循环利用;
  • 中游:与石化企业等共建“废塑料 - 烯烃 - 新材料”链条,实现资源闭环利用;
  • 下游:再生塑料凭借与原生塑料相同的质量与安全性,在食品、日化品、汽车等领域替代原生塑料,降低产品碳足迹将赢得市场的认可,推动消费端的绿色转型。

    农业地膜产业链中的高强耐候膜生产车间。

    为降低地膜使用后的碎片化程度,采用专用料生产高强耐候膜,不仅具有更好的保熵保湿作用,还降低破碎率,提升地膜回收率至90%以上。

    — 
    论剑需破迷障:
    产业化挑战与破局路径

    从产业化示范到产业化推广的过程中,仍将面临诸多复杂且严峻的挑战。

    技术层面,尽管CPDCC技术取得众多突破性成果,但在更大规模工业化实施和产业链协同发展方面,仍需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资源进行研发迭代和产业升级。

    政策方面,一是废塑料循环利用政策保障。二是废塑料化学循环再生材料,在产业定位、产品标准、税收及在食品包装等高标准领域应用等行业/国家标准等系列政策保障,推动废塑料化学循环产业有序、规范发展。

    — 
    以剑为笔,书写塑料循环新江湖

    惠城以“铸剑的执着、磨剑的坚韧、亮剑的魄力、论剑的格局”,在废塑料循环领域构建新范式。CPDCC这把“倚天剑”,劈开的不仅是污染困局,更是人类与塑料和谐共生的新未来。未来,惠城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完善CPDCC技术,加速全国产业布局。废塑料化学循环将逐步减少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真正实现“全循环、低排放”的绿色愿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未来,随着技术的迭代与产业的扩张,这场始于粤东的绿色变革,或将重塑人类与塑料共存的未来图景。


    《废塑料新观察》


    2013年9月成立以来,《废塑料新观察》公众号凭借其专业、深度的内容,积累了大量忠实粉丝,成为行业内极具影响力的信息平台。如今,在积累了12年的粉丝基础后,2025年,《废塑料新观察》正式推出月刊,这不仅是对传统媒体价值的回归,更是对行业深度需求的精准把握。
    《废塑料新观察》已推出4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纸质版和电子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信息咨询,老朋友请联系工作人员,新朋友请扫码咨询

    咨询电话:18901309935

    (以上文字及图片资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部分摘取)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07-24
      废塑料新观察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2025年7月22日,吉林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分局发布吉林胜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年处理10万吨再生塑料综合利用项目(一期4万吨)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受理公示。— 1 —项目概况 吉林胜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吉林胜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公司,主要从事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原料来自胜亚集团旗下的吉林市金再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股份有限公司拆解产生的废家电塑料及吉林市胜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拆解产生的废汽车塑料。该项目不回收其他来源塑料。项目名称:吉林胜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年处理 10 万吨再生塑料综合利用项目(一期 4 万吨)建设单位:吉林胜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0000 万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内容:租用吉林市高新北区创业五街中德工业园 10#、9#厂房建设 2 条废塑料破碎清洗生产线(设计破碎清洗废塑料 4 万吨/年)、2 条废塑料造粒生产线(年造粒为 2.6 万吨)。— 2 —产品方案 项目回收废塑料,经破碎、清洗后生产再生塑料片,成分为 PP、PE 的...
    • 2025-07-24
      废塑料新观察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本文系深圳市社科规划课题《双碳目标下深圳无废城市建设的碳减排潜力及成本综合评估研究》(编号:SZ2022B01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秦全德、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张珺婷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阶段,固体废弃物(下称“固废”)年产量已突破百亿吨规模,而传统填埋处置方式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占用土地资源,更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圳等11个城市入选首批试点。随着《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固废资源化已成为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突破口。我国“无废城市”建设重点聚焦工业固废、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四大领域,其中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尤为关键。深圳作为管理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型城市,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等挑战。据统计,深圳年均...
    • 2025-07-24
      废塑料新观察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2025年10月8日至15日,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塑料橡胶展(K展)上,Coperion、Herbold Meckesheim,将全面展示其在塑料循环回收领域的前沿技术与系统集成能力,彰显“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强大实力。 在K 2025的9号展馆的9B34展位,Herbold Meckesheim将重点展示其在塑料废料机械处理方面的创新技术。展品包括全新的 T 150-300型机械干燥机 以及 SMS 80-200型破碎机。在户外展区Pavilion FG/CE07,观众将能够直观感受Coperion各项回收技术间的高效协同。展示设备包括Herbold Meckesheim的水力旋流分离系统、ZSK FilCo过滤造粒一体机、ZS-B MEGAfeed侧喂料器、Coperion K-Tron的K3-V200振动式喂料机、S60单螺杆喂料机以及MechaTron®平底喂料器。同时还将展出一台移动除味装置,用于可靠去除再生塑料中的异味。除塑料回收外,Coperion在塑料混炼技术领域也具有丰富经验,这一核心优势将在14号展馆的14B19展位中体现。 — 1 —...
    • 联系电话:010-62665052
    • 联系邮箱:huyang@gjjy55.wecom.work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