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 | 原生再生鉴别:紫外可见分光法让PE料「验明正身」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紫外光谱+机器学习,打造高效鉴别利器
本标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结合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一套针对消费后物理再生PE塑料的鉴别方法。其核心原理在于:消费后塑料在生命周期(特别是回收阶段)可能引入或失去特定的有机化合物,导致原生料与再生料在可提取小分子物质的紫外光谱特征上存在差异,从而实现对两类材料的精准判别。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物理法回收,经筛选、分类、破碎、熔融挤出造粒制成的颗粒状再生聚乙烯(PE)塑料材料(简称粒料或切片)。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再生塑料可参考使用。
不适用于由边角料回收再生的塑料材料,也不适用于通过化学或半化学法生产的再生塑料。
诚邀业界同仁携手共进:征集样品与参编单位
为了确保标准的科学性、代表性和广泛适用性,标准工作组现面向全国塑料化工企业、科研院所、检测机构、回收再生企业及相关单位,公开征集样品以及参编单位:

1、样品征集:
征集对象:原生聚乙烯(PE)粒料/切片、消费后物理再生聚乙烯(PE)粒料/切片。明确标注样品类型(原生/再生)及来源信息(如可能)。不接收边角料回收料或化学/半化学法再生料。样品形态为颗粒状(粒料或切片)。样品数量需满足实验需求(具体数量可与工作组联系确认)。
意义:您提供的真实、多样化的样品是构建稳健、可靠鉴别模型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标准的准确性和适用范围。您的贡献将使标准更贴近产业实际,惠及整个行业。
2、参编单位邀请:
欢迎从事塑料生产、回收、检测、科研的企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参与,包括但不限于:PE 生产企业(原生料供应商)、再生塑料加工企业(物理再生工艺)、第三方检测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行业组织与标准化机构等相关单位。
意义:解决原生与再生塑料的鉴别难题,是净化市场、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这不仅是一项标准的制定,更是一场引领行业变革的实践。成为本标准的参编单位,您将不仅仅是参与者,更是行业规则的共同制定者和未来方向的引领者:
深度投身行业关键标准的制定进程,贡献专业智慧,以增强单位在再生塑料领域的影响力与话语权。通过积极参与标准技术内容的研讨、优化及完善工作,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建议和专业化意见,助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行业标准体系。同时,凭借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深度参与,可率先接触并掌握先进的鉴别技术,为单位在技术研发和质量管控方面赢得先机。此外,致力于促进行业内技术经验与研究成果的共享,与行业同仁协同推进再生塑料行业朝着规范化、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共同打造健康有序的产业生态。
《原生与再生聚乙烯(PE)鉴别试验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标准的制定,是规范再生PE市场、打击假冒伪劣、增强市场信心、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步。我们诚挚邀请业界同仁积极参与,无论是提供宝贵的样品资源,还是作为参编单位贡献专业力量,您的支持都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废塑料新观察
推荐文章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为缓解企业ESG合规压力,欧盟于2025年发布“一揽子(Omnibus Packages)”简化法案与“时钟暂停(Stop-the-clock)”指令,释放出监管减负、聚焦实效的新导向。本文以其政策调整要点为切入点,梳理了欧盟在ESG议题下的基本合规(法规)要求,以及中国出海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国内合规政策支持,提出出海企业在供应链治理、信息披露、碳管理等方面的提升建议,旨在帮助企业把握窗口期,实现从被动应对到战略布局的可持续转型。作者:梁玥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科研助理金蕾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研究员— 1—欧盟ESG“减负”政策修订及影响(一)欧盟ESG“减负”政策背景为了减轻企业ESG合规高成本、披露负担重等问题,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2月26日正式发布“一揽子”简化法案(Omnibus Packages I 和 Ⅱ),随后在2025年4月5日,欧盟议会投票通过了 “时钟暂停”(Stop-the-clock)指令...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近日,华盛顿州生态部对23家塑料生产商开出多张罚款单,总金额达27.7万美元,原因是这些企业未能遵守该州再生材料含量法规。此次受罚的23家企业中,罚款金额最低为194美元,最高则接近5.5万美元。这一举措与2021年颁布的一项州法律密切相关。— 1 —法规背景及罚款详情 2021年,华盛顿州出台一项法律,要求塑料饮料容器中至少含有15%的再生材料,同时该法规还涵盖了垃圾袋中的再生材料含量。自2022年起,生产塑料垃圾袋的公司必须至少包含10%的再生材料,而饮料容器生产商则需至少包含15%的再生材料。今年,垃圾袋的最低要求提高到了15%,并且更多种类的塑料瓶被纳入监管范围。 本次罚款金额基于每家公司在2024年于华盛顿的销售额以及其与法规要求的差距。生态部通过审查受监管产品生产商提交的年度报告来识别未达标的企业。例如,亚利桑那饮料美国公司和奥cean斯普雷蔓越莓公司因容器中没有任何再生塑料而面临较大的罚款。 以下是被罚款的公司名单: 艾伯森公司,2,9...
-
中国“强制使用再生塑料”时代第1展 2025年9月3-5日·浙江宁波点击上图,提前注册观众,限时免门票2025年6月4日,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和循环再生利用产业创新协作组工作会在山东荣成顺利召开。协作组由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与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CPRRA)联合发起,由多个单位共同组成,成员涵盖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以及公益组织等。本次会议旨在汇聚行业力量,共同探讨海洋废弃塑料和废旧渔网具的回收处理与循环利用,促进海洋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院士、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李杰人会长、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陈俊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张勋等协作组成员代表参与本次会议。在本次会议上,CPRRA陈俊青副会长发表了重要演讲,为推动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与循环再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方向。— 1 —洞察现状,剖析挑战 陈俊青副会长深入剖析了我国塑料回收循环利用产业的现状。他指出,截至 2024 年底,已公告 8 批次 129 家符合废塑料规范条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