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旺:定义3大本质,明确治理塑料污染道路选择时间:2021-03-29 塑料污染现在己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如何解决塑料污染问题? 工业界倾向于回收再生,而学术界更推崇生物降解。 回收再生的核心是资源再利用,把使用后的废塑料收集、分选、清洗去除杂质,再重新做成塑料粒子加工成塑料制品。这一部分工作一般是以回收再生企业利益为前提自愿开展,其产业链也为国内众多的拾荒者提供了收入来源。但是,由于塑料的回收再生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行业并没有完整的统筹规划,因此目前的塑料再生行业并没有全部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废塑料中价值高、易回收的被回收,低价值、难回收的被抛弃,此外,废塑料的加工生产也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于是人们开始考虑另一种解决方案:生物降解塑料。 生物降解材料真的能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吗? 塑料的不可降解真的是塑料污染的本质吗?塑料污染的本质是大规模大范围的泄露! 自然界天然材料自然降解的3大特性: 食源性:自然界的天然产物——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是如何降解?降解的本质是什么?这些天然材料由糖、氨基酸等聚合而成,自然界经过亿万年的进化,演变出以这些天然产物为食的动物和微生物,这些动物和微生物分解出降解天然材料需要的酶来食用消化这些材料,再通过新陈代谢将它们转化为水、二氧化碳及排泄物,被植物再吸收利用,从而实现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这是天然材料的食源性。正是因为食源性,天然材料对环境无害。 普遍性:以天然材料为食的动物/微生物群无处不在,它们在任何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都可以消化天然材料,例如树叶不管在赤道还是南极,不管在陆地还是海洋,它都会降解, 所以天然材料的生物降解具有普遍性。 开关性:天然材料的生物降解具有“开关”机制,在它作为材料需要满足功能时——如树木中的纤维素/木质素作为支撑的机械功能,树叶实施光合作用的化学功能等,这些天然材料的可生物降解不会发生或发生的程度不会影响材料性能的发挥; 但当树木死亡或树叶掉落后,它们的生物降解机关就被打开,经过一定的时间,这些死亡的物质就会被降解消失。 现在的“可生物降解”塑料就是一个非常不成熟的东西,或者说绝大多数时候是一个伪概念。 降解塑料存在的问题:
目前,治理塑料污染有2条道路: 塑料循环再生的本质是:人类自己解决自己制造的问题 生物降解塑料的本质是:把人类制造的问题,交给环境去处理 获取PPT全文,请扫描二维码 按【姓名+公司名+职务】格式,发送备注 生物降解塑料有3个难题: 1、需要建立收集处理设施,与建立塑料闭环是一样的(成本) 2、国内推广的生物降解材料大部分来自国外,但国外并没有大规模使用,为什么? 3、不合理的处理方式,不管是不可降解的还是可生物降解的,最终都会泄漏到环境中,造成危害。 我们要理性看待生物降解材料,塑料的回收再生和生物降解塑料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生物降解塑料的使用场景: 1、 常见的:传统塑料消耗购物袋400万吨、农膜246万吨、外卖包装260万吨,这些容易泄露的塑料产品,可能都不适合用降解塑料。 2、 国家还没有实施主动构建闭环,强制回收、回收目标责任、押金制度等这样的管理制度,实施了管理制度,之后,那些塑料回收率还是很低,才能真正识别清楚。 3、 在实施主动构建闭环,强制回收、回收目标责任、押金制度等这样的管理制度后,采取材料替代的策略或许比较合理。 4、 即便采取了材料替代的策略,可能天然的降解材料,比如纸、植物材质的材料更合适,而不是人为的降解塑料。 塑料循环的5个层次: 1、资源减量(Reduce)和重复(Reuse)使用 2、材料的循环(Recycle) 3、碳循环 4、能源的再利用 5、填埋 如何解决塑料污染问题?不管是塑料循环再生,还是可降解塑料,我们都需要明确的是,国家治理塑料污染的政策是动态的,不会一成不变,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是一个重大改革,政策会随着改革进程不断升级完善,不会停留在某一阶段。现在的可降解塑料只是试错阶段的一个尝试和选择,国家的重点在治理塑料污染,而不是推广可降解塑料。随着可降解塑料使用量的增加,由塑料污染是否得到治理来判断可降解塑料是否有效。 人类如何解决塑料污染问题?企业如何在国家政策迭出,历史大变局下做好战略抉择,谋求更长远的发展,抓住塑料循环行业历史性机遇: ChinaReplas2021第二十四届中国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资料来源:《汪军:降解 or 再生?深度思考,结果大不同》 |